第65章

把秦王殿下府中的多谷子道长给处理了。

这人心狠手辣,嗜好制毒,但偏偏医术高明。前世的后来他成了宣文帝亲封的太医,专门负责为他炼制丹药,很得宠信。这人野心勃勃,扰乱朝纲不说,还主管监制了大量的毒烟、□□。不止用在外族的身上,更多的是用来控制那些不服从于他的良臣名将。

前世沈袁相争的局面把皇储之争都掩了过去,诸位皇子皆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倒是让这位多谷子道长抓住了机会。

就冲上一世袁灵修中了他的毒烟,沈杰然这一世就不会放过他。他与傅怀远在商量中提到过这个人,四皇子也不喜欢如此阴邪狡诈之徒,若是放任这人不管,日后定然会更加难以料理。

这一世沈家和袁家的矛盾因为沈家的收敛和沈杰然对袁灵修的态度的改变并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反而是皇储之争逐渐浮出水面。但是多谷子虽然现在是秦王不可或缺的助力,可秦王注定成不了大器,他们既然已经决定全力支撑三皇子,就自然不会再理会秦王,那么多谷子便不得不除。

何况沈杰然用来控制五派掌门的□□可是出于多谷子之手。他当初送给傅怀远做见面礼,虽声称世间只有这五颗□□,解药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多也不少,但谁知道他会不会被五派掌门收买重新炼制解药?为了防止自己一不小心会被反将一军,多谷子对于沈杰然来说也是留不得的。

多谷子目前的身份只是□□上的一个客卿,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武功却不好,解决他对沈杰然来说不是难事。

袁灵修彻底好了以后,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小麒儿了。他想儿子想得厉害,虽然只是短短几天不见,却总觉得小麒儿长大了不少。

“才七天,能长多大?”沈杰然戳了戳那小包子脸。

小麒儿难得的没有睡觉,被沈杰然一戳,口水就流下来了。

袁灵修忙接过绿芽递过来的丝帕给擦了擦。

“这小家伙,口水老多。”沈杰然抱怨,两只手却熟练地夹着孩子腋窝让他站在自己腿上。

小麒儿现在还不会爬,但他就喜欢被这么拎着立起来,顿时高兴的咯咯直笑,两只小肉脚踩在沈杰然的腿上,还试图往前迈着。

“你倒是抱他抱的熟练了。”袁灵修笑着说。犹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沈杰然都不会抱,他也不放心给沈杰然抱着,他就自己抱了一路。

“那是,这小肉墩儿以后越来越沉,当然得由我来抱着。”沈杰然坚决认为袁灵修之所以会病倒就是一路上带着孩子累的。

沈麒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亲扣上了连累爹爹生病的罪名,玩得正欢。

“灵宝还吵着要来见侄子呢。”袁灵修又为沈麒擦口水。

“那明天我便把他接来。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娘前两天还提起,要给麒儿补办个百天宴,也总得把咱儿子拉出来溜溜。”

袁灵修:“……”幸好他早就习惯了沈杰然不着调的说话方式。

昨日鬼眼道人的飞鸽传书也回来了,他在信中把麒儿和于樱的事情都交代了一下。却原来是于樱与沈杰希在一起也遭到了峒山派前掌门的反对。

那时候温明初他们也知道于樱和一个不会武功的公子哥走在了一起,即便是知道他姓沈,在家排行老三,也不知道他原来就是沈杰然的弟弟。何况事发的时候温明初还不认识沈杰然和袁灵修。总之就是于樱遭到她爹的反对,一气之下就跟沈杰希私奔了,一走就是一年来的时间。后来她大概也是听说了江湖人打到了峒山派,她爹战死的消息,才会跑到华山去讨要说法。

至于那张藏宝图是怎么回事,鬼眼道人也并不很清楚,峒山派之前也从未得到过藏宝图。他推测大概是于樱和沈杰希无意中得了藏宝图,又被人知道她是峒山派掌门之女,才使峒山派遭受了无妄之灾。

至于清魔伏子决,那些江湖人可能只是顺道来抢夺,而峒山派人向来都把那本内功心法当成门派至宝,之前便并没有注意别人口中的藏宝图,只一心想保住那本心法。

于樱性格刚烈,知道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连累了师门和她的父亲,必然不会再继续躲藏起来。

知道了事情的详情以后,两人都为于女侠的事情感到惋惜。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照顾好小麒儿。

鬼眼道人之前也不知道于樱已经与人私定终生还有了孩子,因此他也推测不出来麒儿现在是几个月了。

幸好沈夫人她们这些生养过孩子的都比较有经验,判断小麒儿现在大概是四五个月的样子了。虽然已经过了百天之日,但他现在毕竟是沈杰然的儿子,该有的就不能少了。

无论如何,有了儿子以后袁灵修便觉得圆满了,心中的一块大石也总算是落下了。

“三月份春试开始了,文试已经结束过几天就是武试,我准备去参加,考个武状元什么的回来。”

袁灵修的手顿住,歪头看他。

沈杰然将沈麒递给旁边的旻花和绿芽,让她们陪着他玩,对袁灵修解释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沈家既然已经选择掺合进皇储之争当中,就不能不出力。爹他年纪大了,大哥更是让我信不过,况且我不在朝堂之上,如今信息络脉还没有搭成,总觉得有些一叶障目。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得找个理由入仕。”

“可是你从前明明说……不掺合朝堂之事。”他们就是为此才设计把常继泽推了出去。

“那时我一心一意不想当武德侯,也不想再跟那人扯上关系。但是现在京中谁不知道我只喜欢阿俢你一人?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倒也没什么关系了。”

前世他与上官青木不清不楚的关系成了令皇上忌惮的原因,也成了袁世成公然跟沈家开战的原由。但是现在无论是在别人眼里还是在他自己的心中,上官青木于他来说已没有一点关系,那么他此时入仕,进朝为官,哪怕是再被派去驻守边关,也不会有人觉得他会勾结凌国王子,通敌卖国。

袁灵修懂了,点点头便没再说什么。

沈杰然拥住他,问:“阿俢在担心什么吗?”

袁灵修想了想,摇了摇头,缓缓地回抱住沈杰然,“并没有什么,你知道我的,我只是个不善变通又不喜欢改变的人,但是你的决定是对的。”

沈杰然嗅着对方身上类似于草木的香气,“阿俢不必变通也不必改变,你只要永远在我身边就好。”

袁灵修轻轻地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嗯。”

大承近些年来一直都重文轻武,从科举考试中便能看出。

文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和乡试都安排在地方进行,会试则在京城由礼部主持,三年一次规模庞大,一般都在二三月份举行。考生需在封闭的环境中连考三天,主考官多由六部尚书亲自担任,十分严格。

于此相比武试则要敷衍潦草的多。多在四月文试放榜之前举行,第一天为每场百人的混战,每场取前二十名进入下一场考试。第二天考骑射,第三天考武经。前三名也有参加殿试的资格,但并没有文科前三名那般被器重。

说武试敷衍潦草,除了天子和百官对武选人的不重视以外,也表现在其并不甚公平的考试内容上。

就比如说第一场的混战乱斗,每场都是一百人随机被挑选上场,直打到场中还有二十人站立为止。这种制度就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比如说拉帮结伙,以多打少的现象。且这还是第一场考试,若是败了,哪怕骑射和武经能力再高,也再无施展的空间。

且虽说考试规则明确说明是点到即止,但在场上打红了眼的事也时候发生。因此与其说是点到为止,倒不如说是生死不论。

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些年报考武试的人都很少,每三年能有二三百人已是不错。

“你不必担心我。”沈杰然依旧能看出袁灵修的担忧,“那些粗野武夫,有几个是真能打过我的?何况每场取二十人耶,我总不会排在第二十一位吧。”

“比试当中出手无情,敢报名的人不是不怕死就是有把握,若是碰上抱团结伙的可如何是好?”

沈杰然痞笑,“我到底也是伯府的小侯爷,在京城中只有我横着走的份儿,还没见谁敢来惹我呢!他们要真有胆子联手对付我,出了试场哪里还有活路?”

袁灵修虽然知道凭沈杰然的身手确实没有问题,但他总忍不住害怕他受伤、吃苦。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沈杰然虽然可以靠

铅笔小说 23qb.net

<=11目录+书签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