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圈套

正月十三,年过完了,家家户户的“门松”※已经撒掉,城里早就看不到节日气氛了。但是今天,在市川的乡间土路上,人们却穿着过年时的新衣服,三五成群地朝着同一千方向走去,看上去有点儿像东京的老城区。人群里还夹杂着三三两两浓妆艳抹的艺妓。(※门松是为了庆祝新年在家门口装饰的松枝,是一个招神的记号,一般是一月七日撤除,表示过年告一段落。)

人们是前往有名的山喜贮木场老板的市川别墅参加葬礼的。既然是去参加葬礼的,怎么看不见穿葬礼服的呢?不但没有穿葬礼服的,女人们还穿得非常艳丽,跟出门游玩似的。原来呀,说是葬礼,其实是山喜贮木场老板用葬礼的形式给自己办六十大寿。

东京的深川一带有很多贮木场,其中山喜是最有名贮木场之一。山喜贮木场的老板叫不破喜兵卫,正月十三是他的六十大寿。用葬礼的形式祝寿,意思是死后重生。

还有一层意思是祛除不祥。不破喜兵卫的晚年是很孤独的。人们常说,中年丧妻是晚年不幸的预兆,而不破喜兵卫恰恰就是中年丧妻,他本人倒是身强体健,不知生病为何物,身体好得令人羡慕,可是他死去的夫人天生病弱身子。夫人给他生了三个孩子,上边一儿一女已经不在人世,剩下一个儿子清作也是病病歪歪,骨瘦如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看起来也不是长命的面相。十年前,喜兵卫心想:“得赶快给儿子找个媳妇传宗接代,否则山喜贮木场就得断了香火。都说美人薄命,可是我只重姿色,结果落了个中年丧妻,老年孤独。咳,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啊,光顾了当时看着心里痛快,完全没有考虑老了以后怎么办,死了以后怎么办。要想让山喜香火不断,就得给儿子找一个身体健康聪明伶俐的媳妇。长得瀑亮当然也根重要,不过应该放在第二位。”

清作二十岁就结婚了。那时,清作的媳妇千代才十六岁。

让人高兴的是,身体健康的千代给喜兵卫生的两个孙子也都没病没灾,非常健康。喜兵卫放心了,心说这回不用担心传宗接代的问题了。谁知去年秋天,两个孙子误食毒蘑菇,一夜之间双双丧命。

性格豪放的不破喜兵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魂落魄,茶饭不思,一无到晚长吁短叹。后来冷静下来一想,两个孙子死了,也不是就完全没有希望了。一直被人们认为活不长的清作三十岁了还活得好好的,再活上若干年看来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两个孙子刚死不久就发现儿媳妇千代怀孕了,再给山喜家生两个孙子也绝对不是痴人说梦。

于是喜兵卫灵机一动,要在自己六十大寿的时候,跟自己办一个活人葬礼,借此祛除不祥,保佑山喜日日好运。

活人葬礼的事情决定下来以后,喜兵卫脸上的愁容立刻无影无踪了。且不问喜兵卫突发菩提心的缘由,反正活人葬礼的计划是在快乐、豪放、热闹、勇壮的气氛中进行的。准备工作从去年年底开始就伴随着抬木头的劳动号子稳步而顺利地进行着。

据说中国的某些地方有一种习俗:在病危者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摆放一口上好的棺材,以此安慰病人。似乎是在对病危的人说:“您看,给您准备了这么好的棺材,您就放心地走吧!”那些人真是胸怀宽广,这要是在日本,病人还不得气死:你们盼着我早死呀?你们就那么恨我?说不定会跳起来踹倒棺材,当场气绝身亡。所以日本人直到死都避讳谈论死亡,只知道平时精心保养,努力延长生命。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过人一死可就抓瞎了。您想啊,人死了才开始准备葬礼,那得有多紧张啊。买寿衣,做棺材,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谁的葬礼也得忙活十天八天的。而且不管费了多大劲,也会有很多漏洞,不是参加葬礼的人数跟送的钱数对不上号,就是临时搭的棚子忘了拆。

喜兵卫的活人葬礼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和着贮木场里抬木头时的劳动号子,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扎扎实实,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着。棺材的质量不输给中国人给病危的人准备的上好棺材。不过,张罗一回活人葬礼,需要忙活的事情多着呢。

给亲戚朋友寄送的死亡通知里边,有一份关于这次活人葬礼的葬礼进程说明书。喜兵卫的活人葬礼的进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和尚诵经,老禅师给喜兵卫套上法衣,然后,穿着法衣的喜兵卫自己走到棺材边,自己躺进棺材里去。

接下来是本地救火队的头儿小间五郎指挥手下一群年轻的救火队员,身穿防火服,抬着棺材喊着劳动号子走在前面,引导着参加葬礼的人们在别墅的庭院里转一圈之后,把棺材放在庭院中央火葬台上。这个火葬台是小间五郎指挥着一群木匠于去年年底开始搭建的。棺材在火葬台上放好以后,点火烧棺。火烧得最旺的时候,火葬台的门一开。有一个头上围着娃娃围的红头巾、身上穿着娃娃穿的长长的棉坎肩的人,大摇大摆地从火葬台里走出来的,这个人就是死后重生的喜兵卫。最后当然是参加活人葬礼的人们纷纷上前恭喜他死后重生。

这就是用葬礼的形式举办的喜兵卫的六十大寿。

所以,今天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没有一个穿葬礼服的。

人群里,有两个与众不周的人,一个是身穿洋服、蓄着胡须的西洋绅士模样的花乃屋,一个是身穿江户时代的纹服的虎之介。这两个人好像有什么目的似的混在人群里,朝着不破喜兵卫的市川别墅走去。

花乃屋左右闻了闻原野里吹拂的风:“嘿,离得越近,怪味儿越浓啊。正如我这个神佛混合花乃屋所说,今天真得出点儿事不成?闻这味道好像是不用怀疑了。今天谁会被杀死呢?是死一个呢?嘿嘿,还是死两个呢?嘿嘿!”

以前,不管花乃屋说什么,虎之介总是跟他唱反调。可是今天不同,不但没有唱反调,似乎还有同感。虎之介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打破沉闷的气氛,说道:“嗯,摘不好是三个吧……不对,应该是四个,包括千代肚子里的孩子……”

虎之介的话听来有些耸人听闻,其实这是有缘由的。

※  ※  ※

在乡下长大的万事通花乃屋喜欢都市风情有一个特别的理由,那就是他特别喜欢为永春水※的戏剧。深川贮木场一带是为永春水的剧本《春色梅儿誉美》的舞台,花乃屋视之为圣地。而那些身穿和服的女艺人,则是花乃屋心中的圣女。他经常来这一带闲逛,认识了不少贮木场的掌柜。不破喜兵卫也喜欢为永春水的戏剧,花乃屋因此跟他很有些交情。(※为永春水(1790-1844),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剧作家,写过不少爱情剧,最著名的是《春色梅儿誊美》,后被收进《日本古典文学大系》。)

于是花乃屋非常了解山喜贮木场的内情,以及山喜贮木场在深川一带诸多贮木场中的地位。特别是喜兵卫的两个孙子误食毒蘑菇死去以后,与生俱来的侦探天性使花乃屋对自己心中的圣地更加注目。只见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注视着那里发生的一切。

在花乃屋看来,喜兵卫的两个孙子肯定是他杀,而且是计划周密的他杀。

清作身子骨弱,如果让他参与管理贮木场的事业,等于叫他早点死。于是喜兵卫就让他从深川宅邸搬出去,在离深川较远的向岛单过。向岛附近也有胜海舟的房子,住在那里的是海舟的女儿,因此海舟对这一带的风土人情也很关心。向岛一带的三围样,牛之御前,白须神社,百花园等等,自古以来都是风雅之地,只有一个叫出水的地方不太好,可以说是向岛的白璧之瑕。

两个儿子中毒死去的那天,清作偶然回父亲喜兵卫的深川宅邸那边去了。本来清作很少回深川宅邸去,那天也许是所谓的鬼使神差吧。如果那天他在向岛的家里的话,一家四口就全死光了。

因为他回家晚了,没有像平时那样一家四口一起吃晚饭。孩子们饿了,等不到爸爸回家,千代就安排两个孩子先吃了。那天正好有人从京都带回来一些松茸,千代就用松茸做了一顿鲷鱼什锦饭,两个孩子吃了都被毒死了,千代和清作各自捡了一条命。

在那些松茸里,有跟松茸长得一模一样的毒蘑菇。

松茸是去京都出差的年轻的领班二助带回来的。喜兵卫是个美食家,只要有人出差去外地,肯定要带回一些当地特产来,这已经成了山喜贮木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秋天正是京都名产松茸上市的季节,不用说得买一些带回来给老板全家享用。

二助本着能背多少背多少的原则,背着一大包松茸回来了。喜兵卫留着自己吃一些,分给近邻一些,也给了住在向岛的儿子清作一些。

奇怪的是,喜兵卫留给自己的和送给近邻的都没有毒蘑菇,只有给儿子的那些混入了毒蘑菇,这就不能说是京都卖松茸的商店和买松茸的二助有问题了。打开包以后,送往向岛的儿子家的过程中,经过好几个人转手,要想查出是在转到谁的手里的时候出了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山喜贮木场是喜兵卫的上一代从秋田的山沟里出来以后打下根基的,从上一代开始,山喜的大总管和领班就只用秋田人。

先说大总管,

铅笔小说 23qb.net

<=01目录+书签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