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镜影大世界
就这样, 不久之后,皇帝殡天,大皇子继位, 是为新帝。
而“林道安”也被加封为太子太傅, 显赫一时。
“林道安”和先帝君臣相得,人人都知他们情谊深厚。
先帝去世后,大抵是伤心过度, “林道安”的病也更重了。
他一病不起, 只能奄奄一息地向新帝提上了辞呈,表示自己命不久矣, 就算在这个位子上,只不过是尸位素餐,白吃皇粮,希望能够给其他人才空出位置,好让其他朝臣能够更好地为新帝效劳。
新帝听到这话,当即感动不已,立马拍着自己胸脯冲“林道安”保证道:“林太傅,你放心。”
“父皇驾崩前对朕早有嘱咐,他说了, 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林太傅你待在这个位置上!”
“哪怕您真的不幸病逝,也要让您带着这个官职, 风风光光地大葬!”
林苏:……
“朕才刚刚登基,什么也不懂,还需要您的帮助……”
看开点,才能活得长寿啊。
“林道安”的政敌们每日都在想病恹恹的“林道安”究竟什么时候病死,可惜等这朝堂上的人来来往往、骂他的人死了一个换另一个……这每天都只吊着一口气的“林道安”就是这么顽强地活着。
这十年间,“林道安”的身体好了又坏,坏了又好。
就这样,林苏通过一场风寒摸鱼了十年。
当然,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自然也有一些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事,但是只要林苏摆得足够烂,这些腥风血雨自然就烧不到他头上来。
本来嘛,春天,乍暖还冷,本就是同样得风寒的时候。
林苏脸上的病气不禁更重了,他甚至虚弱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一边咳嗽,一边摇头。
但是人活在世上,总是要看开点嘛。
“朕不求能像父皇一样创下偌大功绩,只求能像父皇一样,知人善用、从谏如流……与林太傅您君臣相得……”
好在新帝也不是那等会让带病功臣强行上班的人。
而这新的皇帝远远比先帝好糊弄,一直都让林苏这么浑水摸鱼的……不过也是,有这么一个活着能压制其他不安分朝臣、又身体虚弱不能对自己指手画脚的辅佐大臣,谁不喜欢啊?
新帝是个实诚人,不知道林苏和先帝之前关于摸鱼和反摸鱼的斗争, 只当他俩一个是真伤心过度, 一个是真体谅贤臣。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林苏现在总一副病恹恹的模样,所以林苏如今写话本都是口述,而记叙者则由话本派友情担任,成功解放双手!
而林苏身体不好的时候,就站在大殿上,站着站着突然昏倒,人事不知,吓得现在的皇帝连忙去叫太医。
太医来了什么也查不出来,然而躺在大殿上的林太傅却不能作假,只能道,林太傅这是旧疾复发,过去的风寒没有好全,伤了根子,因而反反复复、时常复发……只能多加休养,再吃些调理身体的药物。
而手下背叛、名声恶化、君王猜忌、朝臣嫉妒,甚至父母找上门来京城骂林道安不孝……这些会让真正林道安感到绝望的事情,自然也是有的。
于是林苏这一抱恙,就整整抱恙了十年。
而新帝还在病榻前拉着林苏的手, 情真意切地说道:“林太傅, 您和父皇之间深厚的君臣情谊我们都知道,可您万万不能因为父皇殡天,就伤心过度,甚至随父皇而去啊!”
身体好的时候,林苏就捧着个暖炉,坐在牛车上去大街小巷溜达,闻闻人间烟火,偶尔他也会出城踏青,身后跟着一群粉丝团,大家诗兴大发,就举墨挥洒,留下诗画文章无数,传为一时佳话。
显然已经有了新一代资本家的雏形。
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当林苏觉得春天到了,自己的身体也应该好了,可以出门溜达溜达、踏踏青了,就在这个时候,皇帝突然得了一场风寒。病了。
皇帝虽然只有三十多岁,年富力壮,但是偶尔不注意,不小心得了风寒,那也是有的。
然而与普通风寒不同的是,这一场风寒来势汹汹,一来就把皇帝的身体给败坏尽了。
林苏才借着生病几日不上朝,忽然就闻得一个噩耗,皇帝不行了!
一场风寒持续了整整十年都没有病死的林苏:!
来传消息的太监来到林苏府上的时候,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又焦急又悲伤地说:“林太傅,不好了、不好了!”
“圣上身子不好了,马上就要撑不住了,正着急宣你入宫呢!”
“林太傅快快随咱家走!”
好家伙,这是又要给他来一场临终托孤啊。
不过这次托的,却是真的孤了。
吸取了先帝的教训,这一次的皇帝早早就立下了太子,便是中宫嫡子,不给其他皇子生出丝毫野心的机会。
可惜的是,原来的太子运气不好,才长到十岁,就夭折了,幸好皇帝还有一个嫡子,便立了他的嫡二子为储君。
新太子也立了有些年数了,然而现在的新太子,满打满算,也才刚刚九岁。
恰好就是当初先帝临终前,纠结的主少国疑的场景。
这显然又是一件麻烦事。
当年林苏和先帝在寝宫中的一问一答,不知道是怎么泄露了出去……当然,林苏有理由怀疑是先帝主动说的,为的,就是让现在的皇帝能够信任倚重他,让他继续为新王朝做牛做马、无法摸鱼,另外就是让当时的五皇子对他生出罅隙,好让他不能再有反悔之心。
正因如此,这些年来,现在的皇帝虽然偶尔也会在别人的谗言下对他生出猜忌——毕竟皇子耳根子软嘛,但念着先帝的嘱咐和“林道安”过去的支持之恩,再加上“林道安”整天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故而皇帝对“林道安”还是一直多有礼遇。
“咳咳咳……”和十年前一样,林苏还是病恹恹地靠在病榻上,推辞道,“臣久病缠身,实在是难以动弹、有心无力啊……”
连台词都大差不差。
不过这次的公公却性情急了许多——毕竟皇帝的病来得太快了,他怕再耽搁,皇帝就真的咽气了,便连忙道:“林太傅放心,当年先帝驾崩之前,就是奴干爹来接林太傅的。”
“干爹临终之前,也把相应的礼数教给了奴!林太傅您放心,奴也找了侍卫中的好手,您只要躺在塌上就行了,绝不会把您颠了摔了!”
有过去的成例在前,太监一声令下,就哗啦哗啦又涌进来一群年轻力壮的皇宫侍卫,稳稳当当地把林苏连人带榻地给抬了起来,再接着风风火火地朝皇宫里逃去。
林苏躺在床榻上,沉默望天。
果然是一点也不意外呢……
就这样,林苏第二次被这么抬进了宫。
“林太傅,太、太子,就交给你了!”
林苏刚进宫,皇帝就拉着林苏的手,情真意切、气若游丝地说了这一句话,然后就咽气了。
林苏:!
这死得也未免太草率了吧。
“哇哇哇……父皇……”小太子在龙榻前哭得稀里哗啦,皇后和其他妃嫔们也同样开始呜呜哭泣。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皇帝的心腹大臣抱着圣旨走了过来,一边哭一边对林苏说道:“林太傅,陛下临终前说了,这江山和太子,就交由您辅佐了!”
圣旨上是对林苏一系列的任命公告。
这密密麻麻的字,象征着密密麻麻的权力和责任,也象征着日日夜夜个在书房埋头工作、无眠无休、永无止境的未来。
林苏睁大眼睛在这圣旨上看了半晌,这才总算把这圣旨看明白了,原来这满满的圣旨上竟然也就只写了两个字——
加班!
林苏当即看得眼前一黑,只觉未来一片黑暗。
可是,林苏像是会这么认命的人吗?
众人便只见林太傅拿着这圣旨,双手都开始颤唞,面上一片悲色,像是看到了皇帝对他浓浓的信任,又为皇帝的英年早逝而伤痛不已。
最后他伤心过度,两眼一闭,就这么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太傅!”
“林太傅!”
尖叫声再次响起。
林苏用这病遁已经用了整整十年,早就练得驾轻就熟。
他这么一晕倒,自然就只能被抬出了宫回自己家养病。
随行的太医却是一些新面孔。
等林苏终于病恹恹地醒来,疑惑地问以前熟悉的老太医们为何不在了时,年轻太医们是这么答复他的:
“王太医、李太医、张太医说,他们治了您这病治了整整十年,却一直看不出什么,也治不好您的旧疾……”
“他们心中愧疚,又自觉学艺不精,也不好意思再在宫里待着了,便辞官回乡、颐养天年去了……”
林苏:……
跑得还真快啊。
说到这里,其中一个年轻太医也有些羞惭地说道:“说来惭愧,大抵是我学艺不精,把您的脉时,也总是把不准……”
“当初家父还说我可以出师了,现在看来,我果然尚需要精进医术啊!”
见状,林苏安慰道:“不必挂怀,我这旧疾,都也已经犯了十年了,把不准也很正常……”
“你现在还年轻,等你医术渐长,诊治我诊治得多了,你就知道该怎么说……啊不,你就知道该怎么治我的病了……”
受到林苏的鼓舞,这年轻太医有些羞涩,同样有些振奋,当即对林苏握拳说道:“放心吧,林太傅,我一定会继续提高医术,努力治好你的!”
见到年轻太医这么有激情的样子,林苏也不好意思打击他,只好道:“没关系,医术的精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慢慢来,我不着急……”
就这样,林苏又回家躺了两天。
第三天,林苏就得知了一个消息。
小太子伤心过度,又受了凉,晚上发了高热,夭折了。
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