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偷书
陈淮阳有儿子了,还是一对双胞胎。
这消息在他们回大队后,瞬间传遍了。
有羡慕的人,自然也有嫉妒的人。
羡慕的人觉得他们有福气。
嫉妒的人则是眼中露出愤怒的火光,盯着他们脸上布满阴翳。
凭什么就她好命的生两儿子。
大家都是人,凭什么就她杨小琳把便宜占尽了?
正是忙碌的季节,地上一堆的活计。
村长媳妇也就搭把手,陈淮阳渐渐上手以后就忙去了。
陈淮阳也不敢做出请工人的大老爷做派,好在也熟能生巧了。
陈淮阳也不上工了,任务就是照顾孩子,杨小琳身体恢复以后就在学习,两人相得益彰的,互相不打搅。
就在这般的状态中,知青点传出书丢了的事情,总共就那么两套书,还是翻来覆去大家互相传阅的。
毕竟是小地方,想要找笼统的一套书,还是挺麻烦的。
可以说,书看的比什么都要来的重要。
结果现在弄丢,找都找不着了。
可以想象这件事情传来的震荡。
陈淮阳足不出户,却有这样的能力,足够人信赖,田东作为代表是最先找来的,在他们的眼中,他能够解决麻烦。
“小陈,书接连丢了几本,你能帮忙分析分析,是谁偷去的吗?”
“可以说翻天覆地,能找的地方全找遍了,就是不见踪影,再三确定以后,大家一致的认为是被人给偷了。”
“大家都很珍惜机会,书都是藏在家里的,会被谁给偷了呢?”
陈淮阳忙着给娃换尿布,无暇顾及他,对于他那一脸疑虑,也没工夫去搭理。
倒是一旁的杨小琳,震惊的站起身来了,满脸疑惑的问着,“既然是被偷的,门锁有被破坏吗?”
田东摇头,“门锁什么都是好的,并没有出现被人破坏的痕迹,正是如此才疑惑呢!”
“难道是有人包藏祸心,故意藏起来吗?”
“真如此做法,对他有何益处呢?”
杨小琳接过话茬,“不是没这可能性,过来时间长的老知青,可以说把知识都忘在脑后了,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捡起来,会很吃力。”
“倘若他们没有考过的机会,会不会从中作梗?”
自己不能考过了,也不希望别人能考过。
陈淮阳给两儿子收拾干净,递给媳妇抱去吃奶,把田东叫一旁去了。
“这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知青点是所有知青都居住过的地方,不能保证手上没钥匙,不能神出鬼没的把东西拿走。”
“另一个就是我媳妇说的,故意把书给藏起来。”
“时间紧凑,你们也没时间去调查结果,不论是谁下的手,紧要关头只能暂且搁置了,还是学习比较重要。”
田东点点头,“大家商议过后,也是这么考虑的,就是手上没书了。”话语声落,就这么盯着他,眼中表明的意思不言而喻。
陈淮阳冷哼着,直接忽略了他眼中的期盼,“你打的什么如意算盘呐?我媳妇还在做月子,可不能打扰到她休息。”
“我儿子需要好的睡眠,打扰到他们休息容易哭闹。”
陈淮阳嫌弃的话说出来,田东就知道他是什么想法了,就是嫌弃他们碍事呗!
可再被嫌弃也没办法啊!
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忍下呗!
为了能够回城,再大的委屈也能忍的。
田东再三保证,“我们不闹出动静,在家里就当个哑巴,而且还能跟伱媳妇讨论讨论,如此能也能学的更加透彻。”
陈淮阳冷哼着,“谁稀罕啊?”
“我媳妇需要人讨论,我可以帮忙,我又不是死的,些许小事都要劳烦你们帮忙,哪里还有我存在的意义?”
田东不放弃,不遗余力的劝说,“可你会疲惫啊,一天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帮你媳妇学习,再大的精力也会精疲力尽的。”
“有人帮你分担责任,这不更好吗?”
陈淮阳不论他怎么劝说都不松口,反正就是不答应,不同意。
他可不想家里来一堆人,闹的鸡犬不宁的。
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呢!
他可不想连一天安稳的日子都没有。
杨小琳把娃递到陈淮阳手上,对着田东道,“关系亲厚的过来,关系不够亲近的就算了吧!”
田东瞬间听明白了,这时候也无暇顾及别人,顾得上自己就不错了。
“就一口锅里吃饭的几人,不会耽搁到你休息的。”
陈淮阳在一旁撇撇嘴,也懒得吭声了,媳妇都答应了,总不能落媳妇的面子吧!
如此家里来了不少人。
好在够识趣,都安安静静的看书,没有打扰到母子三人,不然,陈淮阳怕是忍不住把人撵走呢!
时间眨眼就过了。
一起学习也有益处,讨论过后,感觉吃的更加透彻了。
在这般紧张的状态中,迎来了高考。
队长特意安排拖拉机带他们去考试。
出发前,一惯痴傻的刘小雨也在行列中,而且穿着挺整齐的,瞧着就不像是个傻的人。
倒像是精神抖擞,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她也报考了。
瞧见的知青面面相觑的,眼中都带着疑惑,想不明白她傻了,怎么突然间就好了呢?
只有陈淮阳一脸的不屑一顾,甚至眼中半点惊讶都没有,“这有什么不好了解的?不过是不想干活,装出来的把戏罢了。”
“真要傻了,还能知道去哪里找吃的?”
“刘小雨知道在哪找吃的,不会饿着自己,结婚生子,娃也丢给黑大照顾,这纯属就是懒的。”
“但凡是勤快的,谁会表现出这模样啊?”
“早前我就瞧见她盯着我们看着,眼中带着愤怒的目光,一副恨不得扒我们皮的模样,这可不是一个傻子会有的现象,我早觉得她是装疯卖傻了。”
“她有知青点的钥匙,能够悄无声息的把书本偷走也是正常的,所以她出现在这里还真没什么可稀奇的。”
这一番解释,大家都了解透彻了。
能够回城,谁不稀罕呢?
别说知青点的知青了,就算是已经娶妻生子的,都有过来的。
至于是怎么说服家里人的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