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炫耀,殊不知心有算计
因为刘小雨的事情,大队上议论纷纷的。
有些人觉得黑大傻的,自己的婆娘就该捆绑在身旁,把录取通知书一撕,人就被留下了,想跑都跑不了。
可有些人又觉得黑大应该知足了,年纪那么大,女知青能给他生两闺女就不错了,那还敢痴心妄想,阻拦人家前进的道路。
说着说着,话题扯到陈淮阳身上,说他也是傻的,那么聪明的人居然没去参加高考,反而带小孩,把机会让给媳妇了。
媳妇考上了,有机会回城,他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了,这般做法还是让男人挺唾弃的。
“小陈同志平时不是挺聪明的人吗?怎么关键时刻犯糊涂?”
“媳妇考中了,自己带娃在大队上,这是咋想的,万一以后媳妇有出息,心思不在身上那不就白忙活一场了?”
“换成是我,绝对不这么干,就应该让婆娘照顾娃儿,哪能自己亲力亲为的。”
话题绕来绕去,都围绕在陈淮阳身上,觉得他关键时刻做了错误的决定,为他诸多的感慨着。
眼镜男继续画板报,没离开前,这就是他的活,听着大家议论纷纷,没忍住说句公道话。
“你们不用担忧他的,他给自己安排好了后路,因为他的能力卓绝,报社破格录取他,12月份就过去报道。”
“换言之,就算我们没考上,他也不会有后顾之忧,要不是等他媳妇,怕是更早就能过去呢!”
“他的脑子不是我们不能比拟的,所以你们不用担心。”
队员们听完后惊愕的瞪大眼睛,语气中带着不敢置信,“他这么厉害的吗?人家报社都录取他,这是直接捧到铁饭碗了?”
“这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呢?”
眼镜男叹息,“人比人能气死人,我们能考的那么顺畅,其中也有他的功劳,他给我们选题了,不然哪能那么简单。”
“他要是想去考,分分钟就能考上的,只是他不想把时间耽搁在上面,说是以后有机会再自学。”
“不讨论他了,在离开前把这故事给讲完,争取不给大家留下遗憾,不然就丢在这里了,我怕被你们骂我呢!”
队员们一听就露出不舍的想法了,想到以后没有好看的故事了,顿时就一脸沮丧的。
“伱们一走就没人给我们画板报了,以后少个乐趣,日子又变得枯燥无味了。”
眼镜男看着大家带着不舍的目光,心里都笑翻了,原来他也是被需要的,这种感觉让他得到大大的满足。
这就是坚持的意义,再大的困境都能闯过。
这时候的心情澎湃,也给他带上一条文学道路,以后跟着陈淮阳也赚下了一桶金,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队里还是有知青的,刘阳同志也挺不错的,他今年没考上,明年肯定会继续考,你们可以去说服他。”
这边是眼镜男被人围绕着,听着夸赞的话,心都飘飘然了。
另一边,陈淮阳依旧伺候着两个越养越白胖的儿子,乖巧可爱,吃饱就睡,完全不用担忧。
杨小琳则在收拾物品,把东西打包完整,还得请大队长一家吃顿饭,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人家的。
为此。
陈淮阳把亲近的人都叫来了,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一顿,相遇既是缘分,再分开想再见面就不知猴年马月了。
好在都不是矫情的人,场面也很欢乐。
这顿饭过后,考中的知青陆陆续续离开了。
田东夫妇是最先离开的,没有后顾之忧,离开的步伐也没有受到阻碍。
多年没回家,归家心切,早就憋不住了。
眼镜男等待着陈淮阳,他们都是一个地方的,互相也能照应,最主要的他也不想让队员们失望,把这个故事给收尾了。
至于另外一个考中的阿秀,让她婆婆扬眉吐气了,一个劲的在外面炫耀着,今天这家溜达一圈,明天那家溜达一圈的,那叫一个得意。
特别是跑去小江家里炫耀了,小江婆婆性格柔软,又不会反驳人,到她面前去,能让她得到一种很畅快的感觉。
小江看着阿秀婆婆的这副嘴脸,翻个白眼,却不打算忍着了。
“婶子,你有功夫在这儿炫耀,还是想办法让阿秀带他男人一块儿去吧!”
“天高皇帝远的,她男人不跟着她,阿秀以后未必愿意回来呢!”
“你没见过世面是不懂的,有学问的人穿着笔挺,见识又足,是咱们这地方的男人比不上的。”
“有学问的男同志,身上会带着一种儒雅的气息,阿秀去到外面看花了眼,心未必收的回来。”
“别偷鸡不成蚀把米,媳妇没了,你可有的哭呢!”
“到时候不仅是你儿子没婆娘,你儿子也成一个没人要的小可怜了。”
阿秀婆婆不痛快了,把这里的训斥道,“你少在这胡说八道,我家阿秀就不是这样的人。”
小江翻个白眼,都是一块来的老知青,谁对谁不了解啊?
“那可未必,她要不想回城,至于那么勤奋的学习吗?肯定是厌恶现在的生活,想远离了。”
小江的话,说的阿秀婆婆心里乱糟糟的,也不待着了,转身灰溜溜跑了。
阿秀为什么能考上呢?
原因也很简单。
她看出了刘小雨并不傻,还偷偷的在家里学习,谁不想回城呢?
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搓磨自己的一生,哪里比得上回城痛快?
所以为了能学习,阿秀拿着粮食去哄人,她能屈能伸,愿意降低身份,才能得到一起学习的机会。
不然她一个过来多年的老知青,又没书本,想高考,简直就是难如登天的。
书本做了笔记,按照上面的去学习,谁知道就这么凑巧的考上了。
这段时间也让她重新体会到了高高在上的滋味,婆婆不敢得罪她,一个劲的捧她,就连吃的都改善了。
不用睁眼就是一堆干不完的活,不用伺候一大家子,这种感觉让她浑身通畅的。
她知道婆婆想什么,无非就是让她男人也跟着去城里享受,人都是会为自己考虑的,婆婆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至于能不能跟着去,谁知道呢,现在先安抚住人就是了。
等到她离开了,安稳下来了。
展开一段新的生活,谁又知道她在乡下结婚生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