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货运,被嫉妒了

正文卷

第174章 货运,被嫉妒了

陈淮阳说了当甩手掌柜,就不掺和其中,不论杨小涛怎么折腾都一声不吭的,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搭把手。

杨小涛也是真敢,有条不紊的安排的,并不会因为年轻稚嫩就有任何的慌乱。

第一个晚上就是试水的,播放的收音机,很快吸引人的目光,不仅仅给陈父招揽的顾客,也间接的把他的东西给推销出去。

一举两得的事情,陈父陈母也乐意他过去,而且还是儿子的生意,肯定是多多支持的。

毕竟能多招揽客人,就代表着能赚钱,谁会跟钱过不去,肯定是多多益善啊!

人多,杨小涛也不胆怯,大胆的推荐,他考虑过了,就打价格战,只要价格比市面上卖的便宜,有赚头就能放手。

第一批折腾的不求赚钱,只要能保本就足够,所以只要价格合适,他不会压在手里。

杨小涛特意了解,对这些东西了解的很透彻,就能够说的头头是道的,听的人头昏脑热的时候,的确卖出去了几台。

这也让他多了更多的信心,更有干劲了。

陈淮阳看了片刻就能知道他心中所想了,能够有这样的意识,并且通过语言去发动对方,就已经往前跨进一步了。

毕竟谁不想要与众不同呢!

这时候,家里添上一个电器都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挨家挨户都想着过去捧场,凑个热闹,谁又不想要这显摆的机会呢?

加上杨小涛说的振奋人心的,卖出去时必然的趋势。

与此同时,也让他得到了提示。

他可以做运输。

这时候很多东西往里引进,正是需要大批物品充斥市场的。

各种生活用品,或者电器都受到小地方的吹捧,扩建一个好的运输渠道肯定能赚钱。

短期内做运输,等到以后繁华昌盛了,就搞成物流,这一块赚钱的空间还是很可观的。

这半年多来,杂志赚了不少钱。

加上早前的存款,完全可以闯的。

而且他有空间在手,可以安排两辆货车,再合理的运用这个便利,在还没有监控的时期,简直就是无往不利的。

陈淮阳是个行动很迅速的人,有想法立刻就实施了。

全新货车价格昂贵,二手的现阶段又找不着,被价格给打退堂鼓,陈淮阳咬咬牙先买一辆。

接着就是找客源了。

陈淮阳以为会碰上难题,谁知道一切都顺顺利利的,找上门去,对方了解一番,就答应让他进货了。

毕竟这时候运输还是很有难度的,自己又没有车子,只能跟车大老远的跑去进货,辗转反侧的,得吃不少的苦头。

找到货源的同时,也碰上难题,不是每个货品都是同个地方的,这就造成不能统一运输了。

陈淮阳咬咬牙,过去报社买了一面板报,接连一星期的宣传,好在效果是显着的。

居然有人自主的找上门了。

陈淮阳把位置定在繁华的地方,想来订单会比较充足的。

在这样的状态中,拉到一车半的货,有半车是多出来的,正好趁着空间把这钱给吃下了。

短期内也没考虑过请人开车,他得先把这条道路打开,赚钱了,在考虑后面一步的事情。

他做事情从来都是如此的,不急不躁,有规划的来,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只有一小口一小口细嚼慢咽的,才能慢慢吞下。

所以,在杨小涛卖的火热的时候,陈淮阳又打开他赚钱的销路,这一口崭新的蛋糕,又给他吞下了。

运输是疲惫的,特别是拿货,还要按照对方的要求拿对货品,这其中也得花费不少的心血。

好在他很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的,费了三天的时间就把第一批搞定。

虽然很麻烦,但也了解了货价。

等到家时已经是六天后了。

来回的路程,加上挑货,一星期的时间都算是凑合,毕竟是第一次拿货,所以比较小心谨慎,以后熟悉了肯定能缩短时间的。

当他赚到第一桶金,赚了足足800块,还是挺令人兴奋的。

除去油费还是能赚钱的,唯一就是车子的耗损,人力的消耗,以后能够做成规模,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陈淮阳收钱的这一幕,被杨小菊丈夫曾祥看到了,那崭新的一搭钱就这么收入囊中了,让他看着眼中频频的冒出亮光。

回去游说杨小菊,让他回娘家借钱,两家都是亲戚,有需要的,借一些周转又能如何?

杨小菊一脸不情愿的,她那么高傲的人怎么可能矮下头颅,去跟娘家人借钱呢?不就间接的说明手上没钱吗?肯定给人增添笑料了。

可她不乐意,面对着丈夫板子的脸庞,又不能不答应,这事情给她闹得短短几天就瘦一圈了。

做啥事儿都不起劲,都快憋屈死了。

陈淮阳完全不知道是他引起的灾祸,折腾的很起劲的,刚刚把这一批货卸完,又有人上门找他装货了。

陈淮阳又接连的忙起来,这一批的货更多了,按照给的单子,怕是满满两大车,这要是换成正常人肯定是不行的。

陈淮阳不同,他有空间在,随便囤货,就是堆的满满当当的都无所谓,顶多卸完一车,转个头的功夫又运回一车。

反正没有摄像头,也没人知道他的神出鬼没,借由这个便利,在这时期揽钱,让他越干越起劲。

这一忙,就一月过去了。

天气逐渐的寒冷,要过冬了。

陈淮阳依旧忙个不停的,期间腾出时间回去了一趟,跟杨小琳交代清楚他折腾的事情,拉着媳妇玩闹一趟又出门了。

杨小涛同样的忙不停息,却是越干越投入的,在他卖货卖的起劲的时候被人举报了,原因是他没有商铺,容易造假。

到时候商品出现问题,想找人都找不着。

杨小涛不得不停顿几天,租个商铺。

好在赚得不少,又有姐夫在后方做支援,完全无虚忧虑,这就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了。

店铺搭建以来以后,晚上都是住在店铺里的,毕竟这时候小偷小摸的人猖獗,不守着,给你把门撬开,东西都给搬得一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