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二战异闻录> 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推迟的行动

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推迟的行动

整个第一小队被散布在突击第二集团军的最前沿地带,沿着交火线展开,原第26集团军,即第一小队所协助的突击第二集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多次被德国第十八集团军压回了出发阵地,在强渡沃尔霍夫河的战斗中,苏军根本无法展开部队,火炮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损失很大。

现在,雅科夫他们将作为尖兵来发起进攻,力求通过他们超人的战力在德军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

雅科夫拿着望远镜看着河对岸,在一片树林中似乎隐藏着无数德军士兵,偶尔会有零星的枪声从附近传过来,那是苏军侦查兵和德军的小规模交火以及双方狙击手之间的对决。

他安静的待在自己的散兵坑内,在身后,整个第一排的战士们都附在白雪当中,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一阵轻声的呼喊从后面传来,“中尉同志!”

只见第三班的梅尔库洛夫少尉深一脚浅一脚的向他挪动过来,他之前让这位狩魔猎人属下回去联络连部的斯柳萨列夫上尉,以获得准确的进攻时间。

“中尉同志,连部传令,让我们撤出第一线!”梅尔库洛夫少尉终于走到了他身边,传递了让他诧异的命令。

“不是说上面要我们准备随时发动进攻的吗?怎么现在又让我们撤回去了?”雅科夫闷声问了一句,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他对着隐藏着的部属们打了个手势,于是所有人都从已经快被积雪掩埋的散兵坑里钻了出来,猫着腰开始向后方转移。

“听说是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一路上梅尔库洛夫少尉还在解释着,残酷的战争早已把狩魔猎人和血族之间的隔阂给消除的一干二净了,毕竟现在只以战功论职位,优秀的血族战士或者狩魔猎人被提拔超过原来自己的领导的事比比皆是。

“突击第2集团军,第59集团军和第52集团军均有超过半数的部队还在赶来的路上,而第4集团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之前还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所以进攻时间被推迟了!”

看到雅科夫有些好奇他从哪得到了消息,梅尔库洛夫笑了笑,“这都是上尉同志说的,你要知道,他总是能弄到这些小道消息!”

回到营地后,雅科夫看到几位将军正在巡视,那位弗拉索夫中将也在,只见领头的一位将军对弗拉索夫吩咐道:“一定要确保随时能投入战斗,让部队把武器和子弹都备足了,另外随后赶到的部队必须立即安排妥当,虽然他们可能赶不上第一波攻势了,但可以作为第二梯队参与战斗!”

“是,总司令同志!”弗拉索夫恭敬的答应着,原来这位将军就是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麦列茨科夫,麦列茨科夫在战前曾被捕入狱,战争爆发后才被释放出来,因此看起来整个人并不太精神,不过雅科夫知道,就是这位将军指挥苏军在战争初期赢得了罕见的胜利。

“日丹诺夫,你瞧,我的部队还是很缺少兵力,我觉得将第54集团军编入我部统一指挥会对未来的战役产生有利影响!”麦列茨科夫随口对着身后的一名高级政委说,但高级政委显然并不这么认为,

“麦列茨科夫同志,你先说服霍津中将再来说服我吧!”日丹诺夫随口将皮球推到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那边去,麦列茨科夫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这位日丹诺夫政委是来视察情况,以便两支方面军能在未来的战役中更好的进行配合的,但显然,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指挥层都比较倔强,并不愿意把手上的部队交出去。

日丹诺夫作为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政委,长期坚守在列宁格勒城市内,因此他对于解围行动显得更为迫切,他总是急匆匆的,仅仅在这边待了一会儿,就搭上飞机返回列宁格勒了。

到了当天晚些时候,大量的火炮部队开始进驻营地,同时还有其他友军部队,营地不得不继续扩大。

雅科夫注意到,跟他们一起作战的第402步兵团,团长拉季洛夫年轻的让人咂舌,他才堪堪三十岁出头,曾经在远东军区当过班长,后来进入军校,出来后就被任命为团长了。

而这种现象其实在整个苏军中都变得越来越普遍,第402步兵团的政委只有27岁,实在让人无法想象这么年轻的政委该如何领导政工工作。

三个下属的营长,其中两个是毫无战斗经验的军校生,年龄都在25岁以下,另一个是火线提拔的,至于下面的连排长,倒有几个有战斗经验,但士兵们则多数是刚刚从预备役转入进来的,就算有战斗经验,也仅仅是莫斯科反击战所进行的几次顺风战而已。

战争爆发到现在,苏联红军已经损失了几百万军队,战前现役的那一批官兵已经基本上被歼灭,幸存者多数都获得了提拔,这也造成了苏军基层士兵的战斗力极具的下降。

战争爆发时,苏军高级军官们很显然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德军的闪击战,他们对于如何使用装甲力量和空军还在摸索中,因此一开始便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次致命失误后,大批有着西班牙战争、苏芬战争和远东战斗经验的苏军士兵遭到了围歼,但现在这个情况已经逐渐转变过来,整集团军甚至整方面军被包围的现象已经很少出现了,苏军指挥部--不仅仅是集团军和方面军级指挥部,也包括最高统帅部在内--在如何避免有生力量被彻底歼灭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因此从42年初开始,德军更多时候都是在击溃苏军,却很少能像开战前那样搞大包围圈。

一些优秀的高级将领也开始脱颖而出,其中某些人不仅能在劣势下坚守阵地,甚至能搞出局部反击,让德军吃亏。

但讽刺的是,在高级军官逐渐适应战争的现在,由于初期的老兵辛存率很低(毕竟动辄被包围就以为着幸存者很少),新建立的部队却缺乏最早那一批士兵们的战斗素养,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

初期的战斗中,常常出现小股苏军和小股德军能打的有来有回的现象,但拖后腿的战术指挥往往会将这些优秀的士兵们轻易的送进德军包围圈内。

而现在,苏军战术指挥逐渐追上德军的时候,大批有经验的基层军官和老兵的战损却导致往往战术决策没问题,派出去的部队却无法完成计划、无法挡住德军的情况。

雅科夫能清楚的看到,集结过来的士兵们脸上那股稚嫩的气息,他们满是好奇,对德军的战斗力又有些畏惧,他们全都缺乏作战经验,而局势也不允许他们慢慢学习,只能在接下来的交战中积累经验了。

但是,这些年轻的预备役所面对的是目前世界上战争经验最丰富的德军,其火力配比和战术运用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的标杆,为了从这支战斗力极强的敌人手中学习作战经验,这些新兵们大多数都将付出自己的生命,只留下少部分人能存活并成为苏军的中坚力量。

铅笔小说 23qb.net

<=09目录+书签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