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二战异闻录> 第二百三十九章 团长的女儿

第二百三十九章 团长的女儿

雅科夫带队回到斯大林格勒后,只遇到了拉季洛夫和米沙宁,古尔特耶夫少校所带领的队伍才回到斯大林格勒就接到了更高一层的命令,现在出去执行任务去了。

他原本打算和这个一点儿也不熟悉的团长沟通沟通,现在也没办法了,剩下的人集中到伏尔加河畔,这里的港口处正在不断的运送着各种物资。

巴克拉诺夫上校的步兵第299师正从对岸乘船过来,他们在8月底就编入了第62集团军,但全师直到前几天才终于得以赶到伏尔加河对岸,此后这几天,他们一直在德军的轰炸下渡河,有的时候还要让位于急需运送的物资,部队断断续续的渡过河,也断断续续的投入战斗,现在这个师还分散在各个前线。

然而比起其他师来说,刚刚加入战斗的第299师实力雄厚,装备齐全,在斯大林格勒,你可以看到只有200名士兵的师或者旅存在,而且这数量还不少。

目前第62集团军有10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1个筑垒地域,2个坦克军,2个摩步旅,1个坦克旅,3个加农炮团,10个反坦克炮团,1个迫击炮团,2个火箭炮团,1个火箭炮营,2个高炮团,2个工兵营以及雅科夫所带领的独立特种工兵团。

看起来整个集团军实力雄厚,下辖部队番号众多,但身在其中的雅科夫却知道,整个集团军只有5万多人和110辆坦克,很多少校现在在当连长使用,很多中尉和上尉甚至能指挥一个名义上的团。

由于巷战条件的限制,除了反坦克炮和迫击炮外,各师属炮兵团、集团军所属炮兵部队都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由波扎里斯基少将统一指挥。这样,在必要时,可以集中全集团军的火炮,集中射击前线任何一个地段。

据守南部城区的第64集团军情况也差不多,不过他们好在不需要面对德军主力,任务要轻松的多。

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的规划很奇特,主城区和南部城区之间有一块叫米尼纳郊区的地区,这个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城市建筑,和其郊区的名字十分相符,苏军士兵在这里找不到任何遮掩物,光是在这个区域行军都必须考虑德国空军的袭击,更别说应对德军的装甲部队了。

这块区域很快就被德国第48装甲军的部队给占领了,这使得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他们必须各自为战了。

好消息在于,伏尔加河区舰队的火炮也会加入战斗,虽然作为内河舰队没有海上舰队要强,但对于此时的苏军来说,火炮能多一门就有利一分,士兵能多一名就能多抵抗几分钟。

此时,从东南河岸的中心渡口和2号渡口运送过来的各种物资都被堆积在“一月九日”广场上,大量的伤员也等着往后方运送,还有许多之前未能及时撤离的难民们也挤在这里等待着船舶,外加上正在不断往这边运过来的第299师士兵和近期开始渡河的第399师士兵们,这让整个渡口变的混乱而又拥挤。

负责指挥调度的内务部军官们急的满头大汗,这个时候德国空军一旦过来,造成的损失会大的可怕,他们不断扯着嗓子让平民们待在原位,同时组织工人把物资搬走,看到雅科夫带着的队伍后,其中一个军官大叫,“你们,就是你们,快过来,我需要你们来搬用物资!”

雅科夫和身后的拉季洛夫、米沙宁商议了一下,然后走上前去,“我们是来领取我们的物资的,编号T-128到T-140的箱子,里面是特别为我们部队准备的物资!”雅科夫很担心军需官把这些箱子分给其他部队,因为这些箱子里面有着镀银子弹和手榴弹,是对他们很有用的武器,但普通部队则不需要。

内务部军官翻了翻手上的记录本,随后说,“有你们的物资箱,不过都压在里面,这样,你们先帮我把物资搬走,如果看到了属于你们的箱子,就直接拿走吧!”

雅科夫点点头,转身下令,“都听到了,还不快去搬运!”尼古拉再次抱怨起来,“天哪,我们还要当搬运工!”但他抱怨归抱怨,却跑的比谁都快,显然是有些惧怕雅科夫的。

雅科夫看着士兵们开始搬运,他舒了一口气,转身正想对拉季洛夫说点什么,却看到自己队伍里有一名士兵突然大叫起来,“看哪,是莫斯托文科,那家伙还活着!”听到这喊声后,几个原属第393步兵师第458团的士兵丢下了手中的活,全都围住了一队第399师的士兵们,把他们搞得紧张的不得了。

“哈哈,莫斯托文科同志,你还活着啊!”“莫斯托文科中尉同志,团长一直在担心你啊!”“你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渡过顿河后你就不见了?”“有人看到你中弹了,我们都以为你......”

那个叫莫斯托文科的中尉朝身后摆了摆手,让手下的士兵们安静下来,然后就眼含热泪的看着眼前的前部队战友们,他一个个叫着这些人名字,“卡恰洛夫,穆济琴科,伊万诺夫....”但很显然,他所认识的人又少了几个,这让他的眼里带上了一丝阴暗。

他在说话时,腿部一直在不住的颤抖着,“我...我在冲锋中负伤了,等....等醒来,塔西娅在拖着我往后撤......德国人...人很多,我们花了两天时间....间才渡过河。”雅科夫注意到,这名军官说话也断断续续的,显然之前所受的伤已经影响到了神经,导致他那如同帕金森症一般的无意识抖动和说话。他制止了准备去维持秩序的士兵,静静的看着这些老兵们相逢的一幕。

“塔...塔西娅,快过来,看看以前的战友们!”一个穿着医护军服的女兵从后面钻了出来,与其说是女兵,不如说是小姑娘,她看起来只有14、5岁,扎着两个麻花辫,脸上还带着稚气,看到这些原第458团的士兵们,她脸上露出了笑容。

几个老兵一看到她就呆了一下,然后才喊着,“这不是洗衣姑娘吗,你什么时候成了救护兵了?”

小姑娘擦了擦鼻子,嗡嗡的问,“古尔特耶夫爸爸呢,没跟你们在一起吗?”雅科夫听到这里就默默的转过身去了,这个小姑娘的状况是目前苏军里比较普遍的情况。

“团长的儿子”或者是“团长的女儿”,这个不知道哪个人开始喊起来的词已经遍布整个苏军部队了,其指代的是那些被红军团长所收养,当做勤务兵、洗衣工和厨师留在部队的孤儿们。

他们数量众多,存在于很多部队里,有的是阵亡士兵的家属,有的是失去亲人的难民,除了斯拉夫人以外,同时还有乌克兰人、波兰人、甚至德国人......有的团长能收养几十名孤儿,士兵们把他们当做弟弟妹妹,他们也会在逐渐长大的某一天正式加入红军部队。

这个小姑娘显然也是一名“团长的女儿”,她看起来很瘦弱,个头甚至还没有旁边的莫斯托文科一半高,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拖着这么一个成年人渡过顿河的。

这些原属第458团的士兵们十分激动,但现在他们已经分属不同的部队了,在寒暄了一会儿后只得互相告别。

铅笔小说 23qb.net

<=02目录+书签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