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二战异闻录>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步兵战术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步兵战术

混着油墨味的报纸上印着“英勇无畏的斯大林格勒保卫者们万岁!”字样,一名士兵把纸张扯成两段,在里面放上烟丝,准备卷起来。

旁边走过来一名上尉,看到这个士兵的动作,露出了笑容,随手丢了一包万宝路,“嘿,马上要进攻了你还在抽这个?诺,美国烟!”士兵诧异额接过烟,待上尉走远后,才小声问着旁边另一名把冲锋枪靠在肩上正开着罐头的同伴,“他是谁?应该不是我们师的吧!”

“哦,那个啊,雅科夫·米扎耶诺夫·萨斯奇上尉同志,他的部队会和我们一起进攻,据说算是司令部对我们的支援!”

“支援?不如给我们几辆坦克.....”士兵嘟囔着把烟抽出来,“来一根,我还没尝过美国烟呢。”

逐渐走远的雅科夫并未注意到这两名士兵的议论,他一路走到罗季姆采夫身边,“罗季姆采夫同志,我还是要建议你留在后面指挥,亲自率队进攻太危险了......”

罗季姆采夫放下了望远镜看着雅科夫,“呵,你又不是第一次和我一起发动进攻,应该知道我的习惯的!”他拎起一支波波沙向后面走去,这里第一批进攻的士兵们已经排练好了队伍。

“好了,大家都了解我的,话也不多说,还是和以前一样,伤员让后续部队救,其他人一直往前冲!”说完他对着旁边布置好电台的士兵点了点头,“让炮兵们开始干活吧!”

在前线士兵的指引下,伏尔加河对岸的苏军炮兵群开始轰击马马耶夫岗,剧烈的爆炸让远离德军阵地的苏军这边也变得地动山摇,。

罗季姆采夫对着两边点了点头,军官们全都清楚的看到了师长的动作,几乎不约而同的往前踏上一步,举起红旗向前方一挥。

苏军士兵们以走路的方式开始向前移动,不断移动还在不断调整间距,雅科夫也带着自己的战斗群一起走向前方正被炮火覆盖的地方。

在前进的路上苏军并未受到攻击,这也很正常,此时正是火炮掩护阶段,不会有哪个不怕死的德军士兵冒出头来朝着苏军射击的。

雅科夫注意到在右侧的西多罗夫正张着嘴说些什么,但火炮轰鸣声让他完全听不清对方的话语,“你说什么?”雅科夫继续走在队列最前面,大声的问了一句。

西多罗夫只得再靠近一些,“我说,这种炮击下,还会有德国人活着吗?”雅科夫这一次听清了,他也用同样的声音大喊着,“谁知道呢!这种炮击,我们也能,活下来!”

德军匆忙构筑的临时阵地上的一切都被爆炸产生的烟雾给笼罩住了,士兵们只觉得自己是在朝一片不断爆炸的浓雾中冲锋。

苏军在战争中一直所采用的都是波浪式冲锋战术,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第一道散兵线后面跟着第二道散兵线,在第一道被击退的同时,第二道也会赶到,继续对敌人施以持续性的压力。

从防御方看起来,苏军的这种进攻就好像无穷无尽的人群在不断冲击防御阵地一样,因此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人海战术......不过这和人海战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冲击的散兵线上每个士兵之间有多大的间隔、散兵线与散兵线之间的间隔又该多大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类似让防御方绝对进攻的人数很多的还有PLA的三三步兵线,每两名老兵和一名新兵组成一个小三角阵,三个三角阵又组成更大的三角阵......这种进攻阵式看起来好像无数士兵在往前冲锋,但其实防御方的每次攻击,机枪啦迫击炮啦之类的都只能杀死小三角阵中一人,这在进攻中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老兵(后来变成保存步兵重火力)。

不过除了某些军盲以外,也有些人认为苏军的波浪式冲锋和PLA的三三步兵线也是人海战术。但这样一来,恐怕只要是步兵进攻其实都算的上是人海战术了.....毕竟哪怕是德军改自一战的突击队战术和美军以机枪进行轮流压制并逐步接近的战术,从防御方那边来看,也是一大堆步兵在往前冲。

但在整个二战中,严格上来说,算得上是人海战术的只有日军的万岁冲锋了,当然,日军的冲锋也是有一定的战术要领的,但因为人员间距密集且常常根本没有火炮或者其他重火力的支援,使得他们的万岁冲锋看起来似乎和日俄战争期间乃木希典的战术没有太大区别。

这种战术在亚洲确实还堪一用,因为哪怕是KMT的精锐部队,也很少能做到机枪能部署到班。因为轻武器火力不够密集重武器又缺乏,日军只要冲进敌军阵地就可以依靠强有力的近战取得胜利。

不过在面对欧战国家时,这种战术就不怎么样了......也就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多数时候都必须打海岛作战,难以使用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再加上地形复杂,才遭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就是一些困难,但算总交换比美军总是占优的。

等到苏军参战后,在广阔的平原上,日军再想依靠这种万岁冲锋取得哪怕一点点战绩都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平原嘛,你有步兵海我有坦克海!到那时,日军只能不断展示其比起进攻战术来说要好的多的防御战术了.....嗯,日军的防御战术还是很厉害的,比如硫磺岛,比如腾冲以及苏军面临的地下堡垒.....

......

当然,虽然苏军的进攻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人海战术,但其缺点还是蛮大的,在一次进攻中他们往往能建立出8、9条的散兵线,进攻起来确实让敌军压力很大,但伤亡往往也比较大。因为敌军的机枪往往可以穿过第一条散兵线,一直杀伤到第二条和第三条......而第二条散兵线和第三条散兵线,则因为前方有第一条散兵线的原因在冲锋时根本无法发挥火力,这样导致苏军的步兵火力被严重浪费了。

这种缺点也已经被苏军中高层军官们发现了,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只能继续采用这种战术,但也有一些厉害的将领们开始学习敌军步兵战术并对己方的步兵战术加以改进。

罗季姆采夫的近卫第13师就是其中之一,这支由空降兵改组成的近卫步兵师有着更多高文化水平的士兵们,因此在进攻时可以更加的主动和细化,士兵们跟随着士官们逐步组合成灵活的小队,这看起来就很像德军的突击队战术了。

铅笔小说 23qb.net

<=02目录+书签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