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黑太子> 第515章 移驾之策

第515章 移驾之策

如果甩锅爹仍旧执迷不悟的话,那么即便到了南都,也还能享受到顶级奢华的上吊待遇的,岂能因为煤山上这一棵歪脖树而失去天下一片歪脖树?

俗话说在哪上吊不是死?对从未离开过京城的甩锅爹来说,看一看没看过的风景,吊一吊没吊过的歪脖树,何其快哉!

这话要是说出口,非得把甩锅爹气得翻白眼不可,由于已经被封为摄政王,某太子决定暂时还是慈悲为怀,偃旗息鼓。

“……此事皆为刘军师推算?”

崇祯被吓得呆滞了半晌,才悻悻地问道,照这么一说,他就是确定无疑的亡国之君了,这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是年端午,张逆、罗逆在湖广复叛,官军措手不及,导致湖广全境告急。随后李逆乘机窜入河楠,中原叛乱便如星火燎原,不可遏制了。从明年开始,东虏大军围攻锦州,至十五年夏,父皇派十三万王师给锦州解围,却被东虏聚歼在锦州至宁远一线,朝廷在北方地区已经无力抵御东虏,连进剿流寇的兵力都丧失殆尽了。直至十七年四月,京城被四十万流寇攻陷。在此之前,父皇有意移驾南都,遭到朝臣的激烈反对,结果逗留在京城,皇室被流寇一网打尽。在流寇攻陷京城之前,父皇命母后上吊,杀死长平等女儿,儿臣与弟弟们出逃,后背东虏所擒,皆被处决,父皇在煤山上上吊自尽。之后,东虏击败流寇,占领北方,随即南下进攻江南。由于大明皇帝、太子皆没,导致群龙无首,诸王争位,最后由福王长子朱由崧登基,年号弘光。因傥争不断,导致内耗严重,不到一年,弘光朝廷便被东虏所灭。随后福健郑氏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又被东虏所灭。直至四十年后,明军最后的据点东番被攻陷,至此大明万里江山皆归东虏所有!”

既然甩锅爹想听,某太子就给他念叨一遍,保证可以说得他“终身难忘”,这就是他和他的大明帝国的最终下场。

崇祯闻言旋即再次陷入呆滞状态,他没想到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大明帝国便被流寇侵占,十三万王师精锐更是被聚歼在关外。

最惨痛的是自家阖门尽没,心爱的皇后也被迫上吊自尽,自己更是手刃长平,搞得国破家亡。

这可是要被前朝“暴元”的下场还要凄惨数倍不止,同被女真入侵,赵宋起码还通过南渡,苟延残喘了一百余年,而大明却仅仅支撑了四十年便覆灭了。

比较起来,赵宋的迁移之策虽然被世人所不屑,可终究是个能够保住半壁江山社稷的权宜之计,远远好过坚守汴梁,最后被金军聚歼于此地。

后来的事情,崇祯也没顾得上多想,主要就是在为自己一家为国尽忠而悲痛,此事若是真的,那自己受制于朝臣而未能移驾南都,便是愚不可及之举了。

“东虏在闻讯父皇昏迷,儿臣建国之后,必定会在入秋之后卷土重来,即便父皇苏醒,得知父皇移驾南都,儿臣在山栋大规模开矿,东虏亦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父皇,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皇室正统血脉健在,哪怕只有一人,也能号令天下,组织军队,进行有效抵抗,顺势重整河山。儿臣请父皇移驾南都也是如此原因,若是京城真就无法坚守,起码父皇可以在南都确保大明无恙。”

有这么一个随时会自行激活坑货技能的猪队友在身边,某太子都不知道自己会面临多大威胁,所以要尽快将其赶到南都去,这样自己才能在京城大展拳脚。

崇祯没说话,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逆子所言之内容,当下局势风云变幻,捉摸不定,仿效赵宋南渡也不失为一计良策。

如此一来,有了富庶的江南作为依托,自己决计可以保住半壁江山了,至少不会在百年之后,沦为被列祖列宗所怒斥的亡国之君了。

首先要确保自己不能突然驾崩,不论如何都要坚持主政三十年以上方可,不然龙椅就要落到这个逆子手里了,其他皇子加起来都没有这逆子的手段。

退一步说,若是自己与逆子先后驾崩,其他皇子尚且年幼,只怕朝政便要被权臣所把持,还会出现傥争不断的惨状。

“母后勿忧,有儿臣在,定然会确保母后安康!”

某太子看到漂亮亲妈听了适才的一番话,也被吓得花容失色,秀眉紧蹙,便好言安抚了一下。

“嗯~!烺哥儿有心了!”

谁都不想最后落得上吊自尽的下场,但国破家亡,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周皇后在得知自己的死因之后,心里也是极为的难受。

不过有了从仙界归来的长子,又掌握了诸多先进武器,眼下太仓尚且充裕,大明便有了希望,更何况夫君依然苏醒,恢复如初,这下又要移驾南都,算是两全其美之策了。

“……你在京城好自为之!南都自有朕做主!”

崇祯也不想再提皇室因为自己失策而被灭门的惨事,只能委婉的叮嘱这个野心勃勃的逆子一下,然后盘算着自己到了南都该当如何行事。

“父皇,儿臣草拟了一份日程表,作为参考依据,敬请父皇圣揽!”

某太子可是为这只甩锅爹襙碎了心,碎得跟饺子馅一样,担心这二货皇帝到了南都还玩不过勋贵与东林,便写了一份工作日程,这要他能照着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皇帝日程表、臣子评价表以及蛀虫抄没表,这算得上是“神圣三位一体”了,有了这三张表,至少能帮助二货皇帝少犯低级错误,多让大明帝国苟延几年。

首先便是重用厂卫,厂卫就是皇帝必不可少的爪牙,没了厂卫,老虎就等于没了爪子和牙齿,就是一只没有杀伤力的大肥猫而已。

南都的厂卫都控制在守备太监韩赞周手里,他们的职责就是确保南都皇城的安全,在没有皇室入住这座七星级酒店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打扫卫生……

韩赞周本人不说有多忠心,起码在皇帝健在的时候会表现得非常听话,就是一条好狗,更何况甩锅爹本身就会从京城抽调大量厂卫南下,不会贸然重用太多南都的内侍。

虽然大怼朝是一南一北两个朝廷,但南都只有六部,没有内阁,平时以三巨头为核心来进行运作。

三巨头便是兵部尚书、守备太监、中军都督府事,这三个最重要的职务分别由文官、宦官、勋贵来担任。

最出名的南都兵部尚书便是史可法,不过这货的军事能力几乎为零,否则偌大的扬州城也不至于在一天之内便被辫子攻克。

在诸多同僚之中,最有能力的一位无疑是王在晋,不过老王头已经身在山海关了。现在由李邦华担任,这货姑且算是有些能力,不过不在于知兵,担任兵部尚书只能算是个充数的。

守备勋贵是忻城伯赵之龙,掌握着三万守军以及两万水师,貌似兵力不少,但手下都是混吃等死之徒,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而且刨去吃空饷的部分,根本就没有五万人。

更可怕的是就是这个赵之龙,带头向多铎投降,一声“大清兵到”,这货便被吓破胆了,真是丢人现眼至极。

崇祯看到赵之龙名字后面括号里的注释,不禁顿时开始上火起来,这哪还有大明勋贵的勇武,完全成为了恬不知耻的贰臣。

按照某太子的那排,甩锅爹移驾南都之后,立刻褫夺了赵之龙的兵权,交给黄得功掌握并加以整顿。

然后让王承恩接管韩赞周手里的厂卫,确保皇城安全。改由袁继咸来担任兵部尚书,这样一来,有了这三人作为依托,南都的防御就不会像以前那般弱不禁风了。

接管了南都城防之后,再开朝会,收拾那些一毛不拔的臣子就容易多了,等搞定了南都城里的这些事,就可以腾出手来,“好好照顾”两淮的那些盐商了。

总的来说就是三件事——掌兵、换人、收拾奸商!

只要掌握了诸多文臣武将的弱点,行事起来其实是很容易的,没有日程表和评价表的话,估计甩锅爹即便到了南都,也得被一群臣子给活活玩傻。

现在就大为不同了,二货皇帝不但内帑有了一千万两银子,手里还拿着两份不那么白的机密资料,有黄得功的两万兵马做后盾,除非南都的那群废物真的敢发动叛乱。

他们五万乌合之众一起上都打不过勇卫营,一旦有事,甩锅爹还可以调集两淮的兵马,只要甩锅爹不落水,拍死那群雑碎基本上没啥问题。

“父皇无需为选拔内阁成员之事而忧虑,钱谦益犹如薛国观,皆为追求虚名却贪生怕死之辈,父皇只要掌握四字箴言,必定为己所用。”

估计要是没自己这叮嘱,果断时日,甩锅爹就得被钱谦益忽悠地欲死欲仙了,那货的嘴炮放起来,可是不得了。

“……哦?是何内容?”

崇祯听了眼睛忽然一亮,还有这等好事?莫非也是从仙界学来的?居然可以襙控首辅,自己必须听来才行。

“是!对!好!高!”

这可是某太

铅笔小说 23qb.net

<=03目录+书签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