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黑太子> 第800章 驻欧特使

第800章 驻欧特使

要是皇太鸡在跑路的时候得了天花,那就太感人肺腑了。

实在不行,得个头疼脑热的安慰奖也好呀!

皇太鸡要是能早点挂掉,那可真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呢!

届时,某太子一定会遣人施放一个小时的礼花,以表示衷心的致哀!

全城就像当下一样,朝廷即将放假三天,之前殚精竭虑的官吏们正眼巴巴盼着呢。

如果皇太鸡死了,多尔衮又要上位的话,辫子那边打得不可开交。

顺鸡的抚养权完全可以由某太子来承担,而且无须这小崽子被凌迟掉。

某太子可以拍胸脯保证,会一把屎一把尿,将其喂养大!

辫子的其他宗室小孩,也可以过来,这边吃喝都管。

这个方法估计除了粪阀们不太高兴之外,文臣武将听了都会拍手称快的。

此番皇太鸡是主动撤退,大明王师根本就抓不住,或者说自身的实力没法去抓人家。

皇太鸡自身不出现意外的话,某太子还真是瞪眼没辙。

但比起被辫子大军破城或者围城打援,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城内守军损失轻微,杨文岳所部只是折了一成左右的人马,孙传庭的数万大军毫发无损。

眼下还处于战略防御时期,所以保存实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一旦主力部队都打光了,要么便宜辫子,要么便宜流寇。

这种情况是某太子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宁可苟且龟缩,也不能主动出去送人头。

皇太鸡这次在京城这里损兵折将,败退出关,开春之前八成是不会再次派兵入关了。

也就是说,是役起码为北廷争取到了大概三到四个月的喘息时间。

开春之后,从惨败和天花的双重打击中恢复过来的辫子大军还会蠢蠢欲动。

要么卷土重来,再次入关,以报是役之仇。

要么发兵锦州,围点打援,消耗明军实力。

某太子已经看穿了皇太鸡的发力点,就这两个套路。

你要是能让辫子大军瞬移到江南去,那才叫厉害呢!

某太子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再也不敢有收复辽东故土的念头了。

开春之后的事情,那还得由德川二货大将军顶上去!

通过是役来看,调动大明王师实在是太贵了,朝廷差点被打破产了。

还是倭军便宜,只给大米就行了,月俸的银子完全可以省下。

最重的是,不损失王师主力,让倭军去消耗辫子,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应该说德川二货大将军也有此意,毕竟各地的大名实力雄厚之人也有不少。

不管关系远近,他都要加以提防,还是用派兵援明的法子可以名正言顺地消耗大名的实力。

自己既赚了大把的钱,又能够打击潜在竞争对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某太子有信心在开春之后,再让倭军前来赚钱。

这次要来得早一些,兵力比上次多一些。

没了饷银与马匹的压力,即便二十万以步兵为主的倭军的消耗,也就跟十万明军差不太多。

到时候还可以组成“明倭联军”,明军这边出骑兵、炮兵、装甲兵、航空兵,倭军单出步兵就足够了。

辫子实际上是属于两掺的“清檬联军”,那么己方自然也不能单打独斗,拉上倭军当挡箭牌再好不过了。

这样“二打二”的话,起码不会输得太惨。

只要郑老屁的舰队稍微给力一点,后勤供给没啥问题的话,至少能够打成平手,说不定还能取得小胜。

明年开春,皇太鸡不进攻关内或者锦州的话,某太子就让倭军再次登陆旅顺!

只要锦州那边的情况不吃紧,那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不干扰。

或许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郑氏舰队支援的倭军肯定会赶在辫子前头再次攻陷旅顺!

旅顺就是一座滨海城池,大部分城池都处于舰炮的射程之内,在陆海军的围攻之下,根本不可能守住。

相比之下,锦州虽然距离海边不算太远,可明军从海上驰援过去也很是费劲,半路会遭到辫子骑兵的疯狂阻击。

不过锦州城比旅顺城造得更为坚固一些,而且皇太鸡炮队的火力远远逊于郑氏舰队。

在锦州城里不缺粮的前提下,想让“又臭又硬”的祖大寿投降,貌似还不太容易……

某太子现在还不清楚皇太鸡是否会放弃旅顺,但不论如何,倭军都会再次登陆。

有了上次的作战经验,这次倭军便可以轻车熟路了。

即便皇太鸡真的下令放弃旅顺,总不至于放弃半个辽东半岛吧?

从金州卫、复州卫,一直到盖州卫,全都放弃???

或者知道无法立即驰援守军,将该地区的部队与百姓迁入内陆也说不定。

退一步说,如果倭军在辽东半岛西岸捞不到什么油水。

那至少会有十万倭军将会乘船横渡辽东湾,扑向锦州方向……

皇太鸡想要围城打援,那正好可以随了他的心愿!

倭军可不是见到八旗兵就心里发慌的“辽西废柴”,肯定会与辫子们“再续前缘”!

“不好意思,冯爱卿,适才本宫出神了。对了,礼部学习西夷语言的官吏,现在情况如何?”

某太子已经让武装术士老汤组织一些同行们去礼部教学,主要就是教授外语,同时介绍一下欧洲的风土人情,不至于让初代外交官们出门跟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样。

从开始到现在应该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按理说,不至于脑子空白一片,真要是那样,就可以提前将其中的一些人给除名了。

“回殿下,臣业已组织礼部大小官吏三十五人,又从翰林院调来四十二人,合计七十七人,分学英吉利语、法兰西语、德意志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语此六种语言。臣也时常前去听课,不过容臣进言,西夷之语与我大明之语,从发音到文字,相差极大,学员们进步甚微,臣也未能想出易学之良策,臣委实愧对殿下!”

冯铨知道太子爷的用意,也从礼部及翰林院调来了不少学识与脑子都还可以的家伙。

无奈学这西夷语言,堪比登天一般,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驾轻就熟的。

汤老师曾说,太子殿下可说流利的英吉利语以及简单的德意志语。

这已经让礼部上下惊诧不已了,但总不能指望太子殿下以后为礼部办差出国吧?

大家也知道出国当差待遇丰厚,可怎奈差距太大,全都是零基础学起,磕磕巴巴,日学夜想,都没记住多少个单词。

冯铨自认为脑子还算灵光,可学了一季,也就会简单的打招呼而已。

眼下被太子爷问及此事,除了谢罪,也就无言以对了。

“爱卿无需如此,本宫自然知晓东西方语言上的差距,故而才会让众人尽早学起。想来也是本宫考虑不周,此事非爱卿之过。从现在开始,礼部需要进行大面积的人才培养,重点就是会说西夷话的外交人才。荷兰人都能不远万里,从欧洲打到东番,可想而知其国力如何。我大明若是不派人前去摸查,早晚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殊不知国外的发展情况如何。本宫委托爱卿全权负责此事,只要有外交及语言天赋之人,不分功名,不分官职,哪怕是一介布衣,只要通过考核,亦可破格提拔!不论任何外语,通过考核之人,只要听说读写会一个单词,便奖励一两银子!可简单对话奖励三百两,可流利作答便奖励一千两!要让大明的才子们知道,条条大路通仕途,八股文考不过去也不要紧,只要学会了外语,照样可以当官,而且还能享受到丰厚待遇!对了,只要六种语言的双译教科书印好了,便可以成本价对外出售。从来年三月份开始,礼部便设置外语月考、季考、年考。月考过关者,奖励其一百两银子。季考过关者,奖励其三百两银子。年考过关者,奖励其一千两银子,即便是百姓,亦可直接就任九品官员。往后历年过关,便可自动升一级,至正五品为上限。”

某太子也看出来了,由于给大伙涨了工资,所以很多人对学外语的积极性不是很大,自己不下猛药是不行了。

为今之计,只能从外面弄些“鲶鱼”,好好刺激刺激这些玩意。

尤其是那些脑子聪明,但对八股文一窍不通的学子,学外语当官可是千年不遇的大好事。

至于能不能当上,那就得看个人的天赋以及努力的程度了。

“殿下英明……”

冯铨也意识到太子爷是真着急了,不然不会下这么大的财力来激励官吏与学子们学外语。

“还有,倘若考试出现徇私舞弊的行

铅笔小说 23qb.net

<=12目录+书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