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北颂> 第0582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求月票)

第0582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求月票)

“你跟老夫说这些有什么用?老夫又不在朝堂上。你给官家说去。谁能出任宰相,那是官家说了算的。”

寇准翻了个白眼,略微有些气哼哼的说。

他已经再三表明,自己没有地域歧视。

寇季还非把他当成一个有地域歧视的人,劝说他。

寇季见寇准生气了,就知道他的言语可能有些过激了,可能是因为痛恨国贼,所以下意识的有些激动,才忍住在寇准面前叨叨。

“我会跟官家谏言的……”

寇季说完此话,不再多言。

寇准假装打了一个哈欠,懒散的摆摆手,“老夫乏了,你可以下去了。”

寇季起身拱手,退出了书房。

寇季前脚刚走,寇准的嘟囔声就在书房里响起,“南北之争,岂是那么容易调和的?北方人把持朝政多年,党羽遍布。许多人已经将朝堂当成了北方人的地方,受他们影响,北方的读书人入仕途以后,也刻意的欺压南方读书人。

南北读书人凑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要争斗一番,已经成了一种惯例。

老夫都无法调和,你就更别想。”

寇准的话,出了书房的寇季,自然没办法听到。

如果听到的话,一定会报以苦笑。

因为寇准的话,一点儿也没错。

南北相斗,不仅宋朝有,后继的朝代也有。

比较出名的例子,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

洪武帝为此,可没少举起刀片子砍人。

寇季没听到寇准的后话,自然不会操心南北之争的事情。

他比较关心的是寇准让他韬光养晦的事情。

寇准让他韬光养晦,可他没办法韬光养晦,至少现在不行。

赵祯布下了一个大局,准备请满朝文武入瓮,寇季可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在这个时候若是闭门不出,那赵祯的谋划很有可能就会落败。

赵祯若是落败了,让满朝文武瓜分了一字交子铺,那一字交子铺还不知道被折腾成什么样子。

更重要的是,满朝文武一旦掌控了一字交子铺,就有了抗衡他和赵祯的力量。

到时候他和赵祯向满朝文武下刀子,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寇季可不愿意作茧自缚。

所以他没办法韬光养晦。

“真要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满朝文武容不下我,那就换一批能容下我的就是了……”

“……”

寇季晃了晃头,迈步回到了自己卧房所在的院子。

向嫣已经哄睡了寇天赐,并且吩咐仆人帮寇季烧好了热水。

寇季洗漱了一番,抱着向嫣进了屋。

二人互诉衷肠一夜。

次日,寇季便病了。

风寒入体。

大概是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没穿衣服,所以被冷风吹到了。

寇准在得知了寇季病了以后,十分满意,他觉得寇季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学会避风头了。

他没有再见寇季,所以根本不知道,寇季是真的病了。

寇季病了,是一件大事。

但却没有几个人关注。

汴京城内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运输粮食的队伍所吸引。

运输粮食的队伍,从寇季回到汴京城以后,开始进入汴京城。

运粮队伍往汴京城里运了一夜的粮食,堆积在汴京城外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队伍,依旧望不到头。

王曾、吕夷简二人,带着满朝文武,忙活了一夜,将汴京城里的各处粮仓装满了以后,依然没有装完寇季送回来的粮食。

剩下的粮食,安放在哪儿,成了一个大问题。

文武百官们凑在一起,商量了许久以后,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头绪。

朝廷各处的库房,没有地方放东西了。

国库里堆满了金银珠宝,封桩库内也被塞的满满当当。

粮仓内也被塞满了。

放到各大官员的府邸内?

那不合适。

总不能将剩余的粮食堆到皇宫里吧?

那多难看。

文武百官们思索了许久,最终张知白给出了一个建议。

寇府大宅空着,可以将粮食安放在寇府大宅。

寇府的主人们又不住,只留下了几个老仆看管,里面空荡荡的,刚好方置粮食,还不用怕被私自盗取。

粮食是寇季运回来的。

寇季真要是想盗取,早在河西就动手了,犯不着在汴京城内,众目睽睽之下动手。

有了定计以后。

王曾挎着马,出了汴京城,到了寇府别院。

寇府的管事接待了王曾。

“王公,我家少爷,昨夜偶感风寒,不便见客。”

管事的知道了王曾的来意以后,十分恭敬的对王曾道。

王曾瞪起眼,“昨日还生龙活虎的,今天就病了?骗谁呢?”

管事的脸色一苦,道:“是真的病了。”

王曾皱了皱眉头,略微思量了一下,哼声道:“什么病了,老夫看他是想假借装病,韬光养晦。昨日他在汴京城里大出风头,怕被人惦记上,所以才躲在府上装病。

他那点小心思,瞒不过老夫。”

管事的苦笑了一声,没有搭话。

王曾一个劲的催促着管事去请寇季。

管事拗不过王曾,只能去找寇季出来。

寇季得到了管事的禀告以后,脸色有些苍白的披着大氅,出现在了偏厅。

王曾见寇季的脸色十分不正常,愕然的起身道:“真病了……”

寇季略微拱手一礼,然后哭笑不得的道:“谁没病还能装病不成?”

王曾叹了一口气,“是老夫误会你了……老夫还以为你要韬光养晦,所以在府上装病。”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道:“我为何要装病?又为何要韬光养晦?”

王曾沉吟了一下,低声道:“锋芒露出的太多,太耀眼,容易被人惦记。”

寇季面对王曾,远没有面对寇准那么客气,听到了王曾的话以后,失笑道:“自己无能,就一定要让别人跟自己一样无能,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

比他们强一点,他们还能对付我。

比他们强太多,强到他们难以直视,他们还能奈何我?”

王曾闻言,皱了皱眉头,“你凭什么认定自己比别人强太多?大宋朝聪明人很多,不止你一个。”

寇季愣了一下,皱起了眉头道:“难道大宋朝就不允许人出头?若是不允许人出头,又何来的锐气?何谈威震天下,威慑四夷?

靠割地求和,还是靠重利引诱?

面子工夫做的再好,终究有被戳破的一天。”

王曾眉头皱的更紧,“寇公跟你聊过了?让你韬光养晦?你不愿意?”

寇季的话里,多少有些怨气,王曾能够听得出来。

怨气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

必有缘由。

朝野上下,能够压着寇季,让寇季无法抒发怨气的,只有寇准一人。

所以王曾很容易猜到寇准找寇季聊过韬光养晦的事情。

寇季见王曾猜到了,也没有隐瞒,点头道:“不错,我祖父找我谈过,让我韬光养晦,但是我不愿意。”

王曾沉声问道:“为何?”

寇季有些唏嘘的道:“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了。”

王曾一愣。

寇季继续道:“我大宋朝需要一股子锐气,需要用锐气支撑起宋人的膝盖。我们不能跪着,更不能被人打的跪下了,还要舔着脸说自己喜欢跪着。

如此自欺欺人的话,总有一天会被人打死。”

王曾闻言,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寇季的话,跟许许多多宋臣的为官之道相违背。

王曾就是其中之一。

王曾很想喝斥寇季一句,说寇季说的是谬论。

可他却张不开嘴。

因为他很清楚,寇季所说的锐气,远比他们提倡的韬光养晦更有用。

寇季见王曾眉头紧锁,就继续道:“你们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我大宋境内,一直盯着我大宋的一亩三分地。却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更广阔。

你们眼里只有内部争斗,只有内部争权。

所以你们只能固守着大宋的一亩三分地。

我跟你们不一样,我的眼里不止有大宋,还有青塘、倭国、大理、西夏、辽国、以及西方遥远之地的庞大帝国。

我在西域碰到了一个从西方遥远之地过来的商人

铅笔小说 23qb.net

<=20目录+书签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