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在下荆轲> 第142章 之前、再之前

第142章 之前、再之前

之前。

濮阳城南,段氏酒坊。

荆轲的马车风尘仆仆从城东赶来,快要赶不上君府的宴会了。

方才在青禾轩耽误了好些时间,送餐车队的其中一匹马在路上拉肚子,那叫一个壮观,简直是稀里哗啦的粪瀑。

还好是来途的空车,不然整车食物沾了臭味都得重做,那就彻底要下卫君的面子了。

就为了换匹马,从太阳开始西斜一直折腾到太阳完全西斜。

中间闹出不少糟心事,如果荆轲不在还真解决不了。

最近马匹紧张,有不少都被征用到朝歌大营去配种生育,嬴政明年还要跟赵国大干一场,城里愣是小半天都没找着一匹多余的马。

后来还是遇到了杨允和陆林,他二人帮忙从哪里给弄来一匹老得要命的老马,终于解了燃眉之急。

就这么折腾到刚才,荆轲亲眼看着一车车的食物送进君府后门,掐指一算,估摸着还有些时间,就掉头来酒坊。

酒坊新酿一批桂花酒,要配合桂花团吃的,金秋双桂是濮阳城的秋季招牌。

宴会上不光是本地达官贵人,还有慕名而来的别国贵客,千万不能出了岔子。

杨陆二人门路多,以防再生变故,荆轲就请他们再陪自己一段。

好在酒坊省心,几人来时,运酒车已经在有条不紊地缓缓驶出,很快就要离开城南。

荆轲下车稍微检查了几眼,没什么问题,便要转身去君府赴宴——

“汪呜……汪汪!”

“嗯?”

他循声低头,一团黑黢黢的小东西正急吼吼地围着他直转,还咬拽他的下摆。

“白条?呃不……”

他定睛一瞧,认出是白条的小野种,比初见时大了好几圈,该有半岁,也知道它在吕若手上养着。

“黑球?你怎么在这里?不是应该在吕家的么?”

黑球不说话,黑球就是咬。

荆轲奇怪地抱起它,左右看看,旁边没人,心想自己应该是认错了。

但又见着小狗脖子上系了根精致的绣锦绳,普通人家哪会给狗系这么好的绳子?

所以这应该就是黑球,不知怎么从吕家跑了出来。

“送你回家好不好?”荆轲笑了笑。

小黑球说不出来的焦急:回什么家?我主人有危险啊你个笨蛋!

人类哪里明白?

荆轲傻呵呵地点点头,托着狗狗的小腋窝捏了捏,开心自答:“好啊好啊,那就请阿轲哥哥送我回家吧。”

黑球:……

他把它抱在怀里就要上车,忽然被陆林喊住:“荆弟,这是什么?”

荆轲顺着他目光,发现自己身上和附近的地面“血迹斑斑”。

“你受伤了?”

他担忧地翻看小狗,沾了一手的红,这才发现它身上都是红红的……

什么东西?

陆林蹲身抹了一指地上的鲜红色,凑到鼻前闻了闻:“红花……应该是染料,染布用的。”

“那边还有!”

杨允也发现了一串狗脚印,越远越清晰,一直延伸到后面的里巷。

荆轲皱了下眉,责问黑球:“你到底是怎么来的?”

黑球要疯了:我不会说话啊啊啊啊!你为什么老是要跟我说话啊啊啊?

他凝眉不语,心底生出一股异样。

这是一个丁字路口,左边通向市中心的,卫君府在那里。

右边通向黑球来的地方,隐隐有穿巷的冷风迎面,带来一些细微的吵闹声。

令人不安。

天空云卷云舒,卷着最后一抹晚霞渐渐消散……

“东家,”何伯轻声提醒,“时候不早了。”

荆轲决定过去看看。

他把黑球交给何伯:“何伯稍等,我去去就来,不会误了时间的。”

说罢就和杨陆二人一起走去,跟着脚印来到一道宅院大门,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荆轲捡了根棍子:“进去看看。”

……

……

何伯刚把车靠边停好,从市中方向呼啦呼啦跑来一堆人。

天还没黑就举着火把,不是兵,看样子像是官府的武吏或者巡逻的游徼。

县尉伍里亲自带队,神情紧张,旁边还跟着一个跑断气的姑娘和几个家仆模样的人。

何伯抱着小狗,愣愣地看着他们经过,摸了摸黑球:“这都什么事儿啊?”

黑球:“嗷呜……”

……

……

再之前。

吕宅,七姑娘院。

吕萌刚离屋不久,就有人来传话,让她去前厅和家人一起用膳。

几个小婢女满面愁容:“姑娘心情不好,不让我们进屋,还说吃饭也别叫她。”

来人是个老资历的中年婢女,在吕老夫人院里做了许多年,对这个七姑娘的脾气很了解,她不吃这套。

当即厉色道:“老夫人的命令还由不得她任性,你们不敢喊,我去!”

话虽狠,可到了门前又是和颜悦色恭恭敬敬的,轻敲两下门:“七姑娘,老夫人来话了,说是让一家人聚聚,全都去前厅用晚膳,姑娘就出来吧。”

里面的“假姑娘”不出声,砰地砸碎一个碗,来表达“我很暴躁”。

荣儿不是第一次扮成吕萌,回回都能蒙混过关,靠得就是吕萌“心情不好,生人勿进”的骇人架势。

但前提是吕萌出去的时间不长,很快就能及时回来救场。

眼下出去得久了,荣儿变得紧张起来。

平时吕萌也不和大家一起吃饭,老夫人不多管,怎么偏就今天心血来潮要聚聚。

不巧不巧太不巧了,这是天要亡人啊。

别说姑娘要受罚,自己这个作奴婢的,包庇主人“助纣为虐”,怕是逃不过一顿毒打。

荣儿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外面每敲一次门,就像在她的心里凿上一颗钉。

几次之后,中年婢女没了耐心:“既然姑娘不肯开门,那奴婢就多有得罪了,请姑娘见谅,是老夫人的意思,奴婢必须带姑娘过去。”

荣儿瞳孔猛地收缩:她想干什么?门是插上的啊。

中年婢女对付反插的房门颇有一套,摘了钗子捅进门缝,从下往上一挑,就把门闩给挑了开。

她满脸得意,两指推开门扇,不紧不慢插回头钗,朝着“假吕萌”的背影欠身道:“七姑娘,请随奴婢走吧,别让老夫人等急了。”

荣儿浑身僵硬,冷汗涔涔渗出,很快就被走近的中年婢女发现了真相。

“你……荣儿?七姑娘呢?你怎么穿着她的衣服?难道……又跑出去了?”

荣儿慢慢吞吞地转过身,张口结舌不知怎么解释。

院外却忽然起了一阵骚动,一个小婢女跑进来喊问:“这院看见六姑娘了么?与七姑娘在一起吗?”

中年婢女皱眉一想:“六姑娘也不见了?宅子里都找过了么?”

“上下都找遍了,不见人啊,连她养的小黑狗也没影了。”

“要说这六姑娘最是温驯乖巧,此时不见……”中年婢女紧张地回头看向荣儿,“是不是跟七姑娘一道出去了?去哪儿了?”

荣儿支支吾吾低下头:“我……我……”

她还想替吕萌掩护,但已经词穷,任何解释都是苍白。

中年婢女重拍她一下:“快说话!你是不是知道她们在哪?天快黑了,两个姑娘家的孤身在外,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这婢子就别想好活!”

“我说我说!我全都说!”

荣儿带着哭腔,一股脑地把吕萌偷偷去城南的事说了出来,还有一个粗略的方位,她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怎么去。

中年婢女立即把她揪到吕老夫人面前,一家人正在等两个丫头来,却听说她们偷溜去城南的什么乱糟糟的地方,全都丢下碗筷没了吃饭的心思。

还没怎么地呢,吕若的生母韩氏就当场掉泪,急急忙忙地要跑出去找人。

她对女儿向来严管,这个吕若更是不曾独自出府半步,这么晚了,要是出了什么事,可真是要剜了她的心尖肉。

吕仅还一个劲儿地问母亲“小姑怎么了?”“六姑哪儿去了?”“三祖母怎么哭了?”

问得他母亲神烦,低呵一声:“别问了!”

家里还有其他几个孩子,也都跟着你一言他一语地七嘴八舌。

厅堂里叽叽喳喳乱成一锅粥。

赵氏事不关己,她两个儿子在倚庐好好地守丧,儿媳和孙子们也都在身边,旁的都与她无关。

铅笔小说 23qb.net

<=11目录+书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