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1792富甲美国> 第四十五章 大亨末路

第四十五章 大亨末路

“你们要珍惜自己的机会,只有新大陆才是不靠一个人的出身来决定他的命运的地方。

你们留在大清你们的子孙能够去考科举吗,除了继续做铁匠他们根本没有出头的日子。

去投军博一个出身的想法是很吸引人,可绿营的丘八平日里比工匠还低贱,即使不怕死立下军功,上边的大大小小官儿还分不过来,能轮得到你们?想博出个封妻荫子哪有那么简单,珠江口就有那么多海主,水师是干什么吃的。

只有在新大陆,一个毫无根基的人才能青云直上!一个普通的水手,可能第二天就成为国务部的特使;一个普通的铁匠,因为发明了面粉机械,成为大富翁,能够直接与总统通信。”

虽然铁匠们这段时间表现好了许多,弗里兹还是没忘记把他们集中起来灌一锅鸡汤,大棒他们都见识过了,现在该让他们看到生活还有希望。

“先生大人,我们究竟是雇工还是奴隶呢?”一个铁匠小声的问道。

“上船之后你们都签过文书,从踏上新大陆土地的一刻起就是我的雇工,让你们干满五年是为了抵销船费,不光是你们,到这里来的白人也是这样,乘船不是免费的!”

“那先生大人,我们一个人的船费有多少呢?”

“船上三个多月的吃喝,都是最贵的,你们打听得到澳门和广州卖给我们的食物是什么价钱,为了安排你们住宿少搭载的一百多磅货物要少赚多少,要你们一百美(银)元不过分。”

铁匠们被这贵的咂舌的船费震住了,一百银元相当于老秤近一百五十两白银,这可怎么还得上!

想得多一些的人想的是回家也需要这么多船费,再要挣些钱带回家,这在新大陆能挣得出来吗?

19世纪下半页拐卖华工的猪仔船就是弗里兹这套手法,他们从中国到旧金山的船费是四十美元,考虑到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后白银的升值,跟这一百银元差相仿佛了,太平洋铁路修建结束后,很多雇佣的华工因为攒不起回乡的旅费而不得不滞留美国。

不过既然是给他们灌鸡汤,当然不会出现这么让人丧气的结果。

“你们知道那天闯进来的黑人工匠他们每个月薪水是多少吗?他们不同岗位挣的不一样,但是最少的一个月也有二十美元!

现在没这么好的薪水给你们,你们现在还是西洋铁匠法的学徒,之前一个月只有五美元,等到转正成初级正式工,一个月十美元,要是谁能在西洋铁匠法的基础上做出革新来,我就给他提级并看贡献大小发给奖金。”

铁匠们听懂弗里兹的话之后顿时开始窃窃私语,现在他们面前终于出现了一条出头的道路,只要有革新,银钱就再也不是问题,有家小的考虑起从海主手里赎人要多少花费。

“先生大人,这西洋铁匠为何只有铁从不做钢,小人在家乡就惯打钢刀、钢制工具,到这里很少看到有钢铁器物,若是我做出革新来……”

“那我就奖你一百美元,把你薪水提到二十美元一个月!”

弗里兹不待这人说完,就直接说出了赏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菲奇的汽缸加工这下会更顺利了,这个工匠既然直接说到钢,对钢铁的了解可能会超出白人铁匠之上,也许他能帮着弄出钢钻头、钢铣刀,这才是自己大费周章引进中国工匠想要获得的效果。

至少在工业革命尚未完全启动,都用畜力和水力、人力的时候,不管是造纸还是炼钢18世纪末中国工匠依然具有一些优势。

弗里兹知道宾州有许多冶金上宝贝的有色金属矿藏,比如钼矿、镍矿,费曼很快又将从欧洲带回来锰矿,这些都可以用来制造工具钢,采用西方现在已经很流行的坩埚法制造一些钢出来,或者进而制造一些特殊的合金钢,这都将为下一步大量生产蒸汽机铺平道路。

“你想的不错,我需要许多好钢,可我要你先从白人铁匠的坩埚法把钢炼出来。”

“谢大人抬举,小人郑阿凡定不负大人所托。”

这个工匠弗里兹有印象,攻螺纹是他那一班人里干得最好的,有技术有头脑。

那工匠跪下就拜,弗里兹赶紧把他拉起来,“来了这里就学这里的规矩,鞠躬就好了,不兴再随便跪,你记着了吗?”

那边信天翁号去瑞典和德意志地区去了好久,估摸着这阵子也该回来了,要是迟迟不回来只怕会被海冰冻在那边的港口里,费曼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

费曼没回来,瓦伦堡却急匆匆地赶了回来,一见面就说,“水手储蓄银行遇到了一个我们没想到的客户,我只好赶回来和你商量。”

“没想到的客户,你不让我猜一猜吗?”弗里兹打趣道。

“那你就猜一猜吧,”瓦伦堡笑着说。

“这一点提示都没有,我猜不中你可不许笑。”

弗里兹先打好预防针,这才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客户,需要瓦伦堡赶回来商量。

首先是可以借贷的对象,费城做实业需要钱的人和组织很多,但有些弗里兹不会同意借钱给他们,比如坦奇.考克斯组织的费城制造业协会股份公司,他们现在几乎快倒闭了,六十五万美元的股份啊,这可不是小数目,借多少钱给他们都不够拿去还债的,他新泽西的那片地靠近纽约,对弗里兹来说太远了,连拣便宜去看一眼的打算都没有。

其次这个客户很重要,打算从瓦伦堡这里借的钱也不少,三五千美元的借款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多,但还不会放在瓦伦堡眼里,只有几万几十万的借款才会使瓦伦堡如此重视的专程回来一趟,算下来自己有交道的几位重要人物都不至于缺钱到这个份上。

最后,这个客户一定有足够有价值的抵押物,否则瓦伦堡是不会考虑的。

如此一来,答案几乎呼之欲出了。

“这么说罗伯特.莫里斯找到了你?”

“您真是睿智,一猜就中!不错,鼎鼎大名的费城大亨邀我去他的豪宅,商谈借款的事情。”

大亨的豪宅啊,真是一段让人不愉快的回忆,大亨竟然还端着架子没有乘着房子还值钱的时候出售多卖几个钱,当然对他这种有钱的名声就是面招牌的人物,要是卖房子的消息传出去,债主恐怕会挤断一条街的!

“瑞奇,你来找我之前心里有拿主意吗?”

“正如您所想的那样,我有一些计划。”

“坐下慢慢说吧,现在要借钱的人比我们更着急。”

“莫里斯打算向我借六十万美元……”

“他疯了吗!水手储蓄银行就算因为背靠奇迹制镜厂现金流再宽裕也不会有这么多,况且借这么多给他不外两种结果,他要么把债务还完,便宜处理掉一些土地,就此缓过气来,再慢慢的还我们钱;要么他直接就拿着这么多钱跑去外国,他走哪一条路都是要我们的命啊!”

“您说的不错,我当时也被惊骇到半天无语,我们之前谋划着想从大亨的骸骨上吃到最肥美的一块肉,可不是想把他救活过来。”

“你这比喻糟透了!不过你说的对,他的死亡才是我们盛宴开场的钟声,等他的危机消除之后这位大亨眼里未必还有我们,他过去也得罪过你?”

瓦伦堡取下帽子,在手里转了转帽沿,又放下。

“谈不上什么得罪,我是小人物,如果不是顶着这个欧洲贵族的姓氏,他可能根本就不会见我。

我那次刚赔了本,打算向他借一点钱翻本,利息也给的很高,可他只是满口答应,说考虑一下怎么帮我,就再没有下文了。”

罗伯特.莫里斯是18世纪末美国社会里的闻人们绕不过的一个人物,在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传记里边都能看到他出场,包括哈里斯也曾经去他的家里住过几天,这种“费城及时雨”的声望才是他生意场上不倒的诀窍。

“过去的不要再提啦,你的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进行到哪一步了?”

“刚才说到大亨找我去谈借钱的事情,他大概已经记不得我了,上来就用自己过去的事迹和在国会里边的老朋友们来压迫我。

可惜他说的这些要是有用的话,就不必向我们这样一家分行在费城营业都不满一年的小银行借贷了。

他一提要借六十万,我就愣在那半天,于是我问他用什么来抵押,大亨还是满不在乎地说他在费城就有多少处房产,在几个州有几百万英亩的土地,总之我们借钱给他是给我们沾光的机会,呵呵,他一定不知道他现在的处境我了解的并不少。”

“我现在倒有些疑惑,他也许是需要这么多现金,可是他怎么知道从我们这里能借到这么多的,我们的生意在巴尔的摩也不是最大的一家吧,正常的情况下,他应该谈借二十万比较合理,因为费城贵格们投了二十万给我们放贷,这个消息他能打听到,可是哪个银行会放着这么多巨款不放出去呢。”

铅笔小说 23qb.net

<=17目录+书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