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轻小说の>YAKITORI> 第一卷 轻如鸿毛的轨道登陆 后记

第一卷 轻如鸿毛的轨道登陆 后记

各位喜爱早川文库JA书籍的读者,初次见面,我是カルロ・ゼン。对某些读者而言或许算是再度打招呼,不过我衷心期盼不是看作者,而是看上《YAKITORI》这个书名或so-bin老师的封面插画拿起书,又或者视本书为早川文库JA系列而拿起的读者占多数。接下来,请容我自我介绍。

在早川书房用片假名出书的话,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外国人,但我是日本人。

并非德高望重也非有始有终,或者该说是才疏学浅之辈,总之是个怕麻烦,成天只想好吃懒做的小人物。也不知是不是阴错阳差,凭兴趣写出的小说有幸被伯乐相中,一回过神来已荣获早川书房的责任编辑邀约。总而言之,不怎么有趣的个人状况就说到这吧。

抱歉听起来像在闲话家常,但每当开始新系列时,总让我既紧张又期待。更别提这次来到了自己从小就爱读的《早川》。老实说,本书出版一案很早便讨论过,然碍于责任编辑身体情况欠佳,自己也因另一方面的动画忙得焦头烂额,才会拖到这么晚。

虽然是事后诸葛,这也导致我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大幅更改起初的构想,将故事的轴心写得更为明确。或许像在自卖自夸,但我确有如此感受。

第一次的讨论会议后,便将YAKITORI定调为「用过即丢的免洗士兵」。这点是通篇一贯的主题。然而现在回头来看,做为一篇「不幸边缘人」的故事,实在太不完整。

去怀疑大环境,说起来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实际上,相信有许多人在学校学到所谓的「批判性思考」吧。通常即便「头脑理解事实」,一旦真要付诸实行,仍会有大多数人选择在既定大环境下尽善尽美,到最后确实常演变成跳脱不出典范框架。

在撰写《YAKITORI》时,也发生了同样的状况。

拟出大纲,于嗳昧模糊中摸索方向时,脑海中无意掠过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随用即丢的招募士兵」这种印象。最后就凑合出了「在志愿体制下」不得不「志愿参加」「用来当成弃子的佣兵部队」,如此奇妙的「不幸边缘人」故事。

我在把既有概念摆一旁,想创造出「不幸边缘人」的主角时可说费了一番苦功。感觉怎么添加创意都像在耍小手段,越修越四不像,直到发现直接砍掉重练比较快为止,可真是花了不少时间。

尽管不能说像煮咖哩或酿酒那般大费周章,从准备材料的阶段重新来过,稍微搁置并思考,在东摸西试下终于勉强挤出了《YAKITORI》1。接著拿给年纪大的老绅士试读,获得「讲话太粗鄙/太没礼貌」的意见时,我才有了「太棒了!成功啦!」的手感。

虽然可能是我妄自菲薄,《YAKITORI》的主角明看在很多读者眼中,相信应是名拥有极度异质的背景・思考的角色才对。假如能够让各位萌生如此念头,正是我的本意。

又或者,若有读者于阅读后反倒产生「我懂你」或「怎么说哩,感觉还太嫩啦」等等感想,希望能够高抬贵手,海量包容。

那么,请问各位对《YAKITORI》这个书名・故事内容做何感想呢?尽管前面开场白冗长过头,能够让各位读者享受本系列作,无疑是我最高的喜悦,希望各位能持续关注本作。毕竟若书卖得好,不只我能荷包满满,也能继续出书写下去呢!

另外为了宣传,也带点娱乐性质,我请早川书房创了一个「@YAKIROTI_PR」的Twitter帐号来饰演作中名叫「商联」的主人具备的偏差价值观。其实说穿了就是模仿商联的宣传帐号,会有个鸟头发布讯息。希望这边也能博君一笑。

《YAKIROTI》1的故事就到此结束。

从下一集开始,将会由明的视点呈现出「商联」这群诡异家伙的真相。他们讲好听点是漫不经心的统治者,讲难听点就是傲慢之至的宗主国。然而其实他们也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典范存在,究竟是否会维持各位读者们读完第一集后对他们所抱持的印象呢?

老实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将来有可能会是紫涵或泰隆。

关于这部分,大概只有未来那个在居酒屋里边吃著烤鸡串茫然发呆的自己才会知道吧……若提到最近的喜好,常点的肯定是不出酱烤肉串、葱盐肉串,加上鸡翅这几项啦。

最后,本书能顺利出版,是受到众多贵人协助帮忙。容我于此深深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

总是容忍我交稿慢吞吞的早川书房奥村责任编辑,替本书描绘美丽封面插画的so-bin老师,出版前协助完成修正校稿的校稿人员,将《YAKITORI》的封面设计得魄力十足的设计师世古口敦志(coil)先生,以及一口答应协助本作宣传的《幼女战记》插画家筱月しのぶ老师。多亏了各位,《YAKITORI》才得以问世。

虽然书名标榜《YAKITORI》,却几乎没和各位共同参与制作的人士一起吃过烤鸡,实为一桩憾事。倘若有机会,希望能与各位去烤鸡店同乐。

当然,对于亲手拿起本书,最该感激的各位读者们,在此再度献上感谢。诚心希望往后能和《YAKITORI》系列一同受到各位的喜爱与照顾。

还请各位多多指教了。

2017年7月

カルロ・ゼン敬启(@sonzaix)

铅笔小说 23qb.net

<=10目录+书签15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