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八十九章:庐山风云(上)

第八十九章:庐山风云(上)

第八十九章:庐山风云(上)

今夜注定无眠,被惊动的显然也不止冢田攻和松井石根等人,深夜被惊醒的还有国民政府的头头脑脑们。

庐山.委员长官邸。

自从11月20日布置了保卫南京城的作战计划之后,国民党政府随即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随后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以老蒋为首的统帅部也于25日撤到了庐山。

这几日由于心忧前线的战事,老蒋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这对于一向自律的委员长而言可是鲜有的事情。

其实老蒋真的是想睡都睡不着,没办法,前线的局势实在是令人感到揪心。

自11月初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蒋委员长的日子就一日难过一日。

上海近代以来就是中国对外的门户城市,有着东方明珠之称,这里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税收基地,同时也是中国对外最重要的交流通道,上海沦陷对于国民政府的打击不可谓不小。

但是相比于南京而言,上海的重要性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自从上海沦陷之后,南京就成了堵在国民政府所有高级军政官员心头的一块石头。

南京城距离上海只有三百余公里,不但有沪宁铁路相连,而且还有长江黄金水道相通,日军的海陆军完全可以对南京城进行水路围攻。

最重要的是由于战术指挥层出现失误,国军从上海撤出来的部队并不是有序撤退,而是乱作一团,将老蒋原定于依托坚固的国防工事阻击日军的设想彻底破坏了,无奈之下老蒋只好以南京城为依托组织南京保卫战。

但是老蒋自己也清楚,相对于强大到极点的日军而言,十余万溃兵组成的南京卫戍部队实力太弱了,再加上此时参与南京作战的国军部队不管是兵员素质还是士气已与淞沪会战之时不能相提并论,部队战斗力严重下滑。

其实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南京已经没必要死守了,再打下去也是徒增伤亡,仅此而已!

这一点老蒋比谁都清楚的,但南京毕竟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而且国父的陵寝就在南京,如果一枪未发就任由日本人占领的话,老蒋知道自己肯定会被国人戳脊梁骨的,所以他留下十万部队坚守。

正因为这样,南京保卫战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斗,老蒋已经下定决心以十万大军和一员上将为南京陪葬,这样也好让他的颜面有所保留,不至于被人将最后一块遮羞布掀开。

毕竟有了那十多万部队,再加上唐生智这位军中素有威名的老牌将军,即便是败了,民众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再不济国民也不会质疑他们不战而逃。

每每想到自己经营了十年之久的老巢即将被东洋倭奴占领,南京城里上百万老百姓将会在小鬼子的屠刀下瑟瑟发抖,老蒋就夜不能寐。

连续熬了四天之后,老蒋最终还是熬不住了,今晚在夫人服侍的吃了几颗辅助睡眠的药片,终于在十一点前给睡着了。

然而刚刚睡了不到一个小时,军统局长戴笠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进门就要觐见委员长。

卫兵知道眼前这位戴局长的权势,自然不敢拦他,但是夫人之前也曾特意交代过,今晚只要不是天塌下来,谁也不能打扰委员长。

无奈之下,卫兵只得将侍从室主任王世和叫来,让他定夺!

王世和是老蒋的世侄,深受老蒋的信任,而她也对老蒋忠心耿耿,即便是面对权势滔天的军统局长戴雨农也毫不畏惧。齐齐中文网.qiqizw.

“雨农兄,校长的情况你也清楚,已经好几天没有合眼了,好不容易睡着,如果不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还是等明天再汇报吧!”

说话的时候,王世和将“特别特别”这个词咬的非常的重,因为王世和也清楚,能让戴笠大半夜的亲自上山,那肯定是出事儿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事儿。

要是平常的时候王世和肯定不会阻拦戴笠,而且还会主动帮他去将委员长叫醒的。因为王世和很了解老蒋的脾气,知道那是一个非常敬业的领袖,如果被他知道自己阻拦戴笠向他汇报情况,肯定会发火的。

但是今天情况不同以往,以委员长现在的状况真的不能被打扰了,他需要安静的休息!

“王主任,不是雨农不知轻重,而是这件事情太重要了,请务必立即向委座汇报!”戴笠沉声说道。

“真的如此重要吗?”

“是的,来之前我已经分别通知过何部长和陈长官了,他们现在也在赶来的路上,请王主任务必将委座请出来!”戴笠一脸郑重地说道。

听到戴笠的话,王世和也是倍感惊讶,他知道戴笠是一个知道轻重的人,既然他王世和都那样说了,对方依旧坚持要见委座,那显然真的是出大事儿了,而且还是那种天塌下来的大事儿!

尽管王世和很好奇什么事情竟然连戴雨农这样的人都兜不住,但他却没有问,这是作为侍从室主任必备的素质。

随即王世和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雨农兄稍等,我这就去请校长!”

“多谢王主任!”戴笠急忙说道。

别看戴笠这个人管至军统局长,而且还是少将军衔,平时里掌握着绝大多数军政官员的生杀大权,颇有那么一点明朝锦衣卫的架势,除了老蒋外他谁也不放在眼里。

但是侍从室主任王世和却是戴笠为数不多不愿意得罪的人,作为特务头子,戴笠很清楚王世和与委员长之间的关系,那绝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极为亲近的亲属关系。

王世和同委员长一样,都是浙江奉化人,而且从辈分上讲王是委员长的表侄,其祖父与委员长的母亲王采玉系堂姐弟关系。蒋母王采玉嫁到蒋家后,她的堂弟曾在蒋家“玉泰盐铺”当店员。若干年后,堂弟之孙王世和年方弱冠,一直待业在家。

王采玉受堂弟请托,代觅营生职业。世和虽仅私塾文化水平,但秉性忠厚纯朴,反应机灵,手脚勤快,遂被安排在“玉泰盐铺”当学徒,顺便在蒋家听候差遣。委员长元配妻子毛福梅既要侍候婆婆,又要帮忙照管盐铺生意,忙进忙出,遇有杂务,即吩咐王世和代为操办。

王世和年纪虽轻,但总能把事办得妥贴,甚得蒋家上下欢心。

后王世和经委员长需要一支信得过的护卫队,因而打算挑选忠贞可靠的家乡壮丁,他见表侄王世和长得精干结实,反应灵活,便命其广招体格健壮、吃苦耐劳的家乡青年,又挑选蒋恒祥、蒋瑞昌、蒋甫元三名蒋姓宗亲侄辈,担任近身侍卫,组成四名成员的侍卫小组。王世和是年22岁,较其他蒋姓侄辈年长,委员长遂命王世和为首。

而从1922年开始,王世和就一直在委员长身边鞍前马后效力,多次救委员长于危难之中,深得委员长的信任。

后改组警卫,成立侍卫班,任命王世和为侍卫长,一直到现在。

他戴雨农虽然也深得委员长的信任,但是比起王世和来还是要差一点,因为委员长对他的信任是有限的,用的时候也比较慎重,只给权却在官职地位方面却有极大的限制,就拿他现在的职务还仅仅只是一个上校,而王世和已经是少将军衔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

PS:第一章送到!

铅笔小说 23qb.net

<=28目录+书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