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武侠仙侠>不可思议的山海> 第六百章 没有营业执照的南方人

第六百章 没有营业执照的南方人

在火烧高氏山之后的第十九日,妘载他们渡过淮水跑到了淮北,不过在此之前,让鸿超用箭给对面留下了一根竹简。

“想要知道你的财货被带到哪里去了吗?想要知道的话可以全都告诉你,去找吧!去龙涤氏,我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那里了!”

然后第二十六日,龙涤氏就被前来的,各个部族的人们给踏破了门槛!

淮南部族:“听说赤方氏之民在你这里留下了财货?”

龙涤族长:“没有啊!”

淮南部族:“你一定在骗我!我不信!”

淮南部族:“对啊,还有那些牲口,尤其是豚!”

“一定在他的畜牧圈里!”

龙涤族长大怒!

我没偷猪!

于是各个部族要求搜索龙涤氏的部族,包括龙涤祖地,这惹怒了龙涤氏,很快就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流血冲突。

龙涤氏族长被打的满脸是血,斧头都断了把子,差点命丧当场

淮北,石山孜故地。

独山氏之民的故地,炎社他们这些幸存的少年人,把自己分到的牛羊带回了部族,古老的石山下,独山氏的民众,有些警惕和畏惧的,看着来到这里的妘载他们。

经过了缙云氏之乱后,独山氏几乎覆灭了,大巫死去,族长和原来的首领们也都魂归星辰,只剩下一位巫师辅佐,带领大家逃到了淮北的祖地,这片古老的土地,再一次接纳了曾经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以那广阔的胸怀。

而独山氏也再一次回到了旧石器时代,拿起了曾经的骨器与石器,那些蚌刀与蚌镰,骨锥和骨碗这位辅佐巫师找到了,在曾经的时代,他们的先祖埋起来的红陶碗,鸟首祭器以及鹿角靴器

这些老物件,已经在土地中等待了百年。

石山孜人在后世的考古当中,也是一个擅长驯养猪的部落,同时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和谷物代加工工作,过着以农业经济为主,渔猎经济为辅的定居生活。

而谈到猪,这又让妘载感慨万千,从古代到后来的共产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养猪的重要性。

猪才是陪伴了山海人民数千年的老伙计啊!

厘山氏擅长驯养猪,凌家滩人把猪当图腾,罔两老师也在养猪,现在石山孜人也有养猪的绝活。

妘载发现,母猪的产后护理,或许会成为这片山海间的第一畅销书籍!

希望以后的山海经中,会写上这样一段话“半部《猪护》治天下”!

“社!”

部族故地之中,有人出来,抱着炎社痛哭流涕,社也看到自己的兄弟,在了解了妘载诸人以及这些牛羊的来历之后,有人欢喜,却也有人忧愁。

“这些牛羊和豚,我们都得藏起来饲养,缙云氏丢了这么多的牛羊豚,肯定回来寻找的,独山氏就只剩下我们这几百人了,是挡不住缙云氏的攻击的。”

“贤人是好意,但我们却接受的无比艰难啊”

那位巫师辅佐出来,表达了他的担忧,同时对妘载他们道歉。

夜幕之下,篝火升起,独山氏的民众们欢欣于自己部族之人的平安归来,也用上故土这里仅剩不多的好东西,为妘载他们接风洗尘,牛羊自然要烹宰一些的,猪也是一样。

妘载对那位巫师辅佐道:“现在缙云氏席卷淮水,四帝到处收拢同宗系的部族,取得他们的人口,占据他们的祖地,攻克他们的部落。独山氏能被攻破一次,那就会有第二次,除非天下平定,否则只要在中原,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要么臣服于缙云氏,要么就和他对着干到底。”

那位巫师辅佐显得很苦涩,现在他就是部族临时的巫了,但是大巫没有留下很多传承,而且现在他带领着仅剩的几百人,可以说走在部族兴亡的关口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让他十分疲惫。

臣服于缙云氏,那就意味着之前的战斗,独山氏的子民全都白死了。

对着干到底,自己又没有那么大的本领

“贤人是什么意思呢?”

那位巫师辅佐询问,妘载便告诉他道:“一个字,迁。”

“迁诶,终究是还要再迁,可这天地之大,山海之广,又哪里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呢。”

巫师辅佐凄惨一笑:“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候,迁移的部落大多也都死去了,不过,如果不迁移,最后的结果要么沦为奴隶,要么也是灭族吧。”

妘载表示你这个人在这里呻吟叨叨什么呢,我话还没说完,告诉你一个地方,你迁过去就是了,保证你吃好喝好

南方生活好啊,吸纳流民,自古以来都是建立邦国乃至成为地区王者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东次一经的路线,现在已经打点好了,实在不行你可以先想办法和凌家滩那帮人汇合,然后交流一下养猪经验他们那地方是安全的。

“若留在这里,今日献一地,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缙云又至矣!部族之地有限,缙云之欲无限,犹抱薪救火,不可为也!”

在妘载的分析之下,那位巫师也仔细的这么一琢磨。

这事情靠谱,那就迁吧。

独山氏人民的行动效率很高,第二天整个部落就开始收拾东西,他们决定按照妘载规划的路线,跑路到凌家滩人现在居住的位置,然后的事情,到底去不去南方,然后再说。

“谢谢你,载哥。”

炎社背起了行囊,真诚的祝愿妘载的中原之行可以得到圆满结束,能够平安回到妘载口中那个富饶繁荣的南方土地。

是妘载把他们救出来,并且指引他们前去开始新的生活。

炎社愿意为妘载作担保,而巫师也同意了,现在只有赌一把。

妘载也对独山氏做出了祝福,这一次不说骚话,而是很严肃: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炎帝一系,历经两脉一十四帝,以常羊为界,分东西之地,裂南北之土,然魁隗氏不及神农之治,六世而衰,魁隗之后,炎居节并,戏器祝融,至共工而没,为何?”

独山氏诸人也都不解,静静倾听。

妘载道:“神农擅长一种变化,他跟随老龙吉修行,老龙吉不想他入世,而神农却依旧要入世,于是神农舍弃了长生不死而与民众同在,他是一颗极好的种子,却在这片山海间的泥泞中烂掉了。”

“但他虽然烂掉了,可催生出来的,是八百年的耕作之世,是千秋万代的大道天理。”

“神农治世,既不兴兵戈,亦不谈无为,他所擅长的变化,那就是从无到有。”

“自五龙氏崩,人民流离失所,天皇望获带领民众捕猎果腹,地皇岳鉴带领民众到处迁移,直至人皇居方,分九河出汤谷,民众才安定下来,这个时候的民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手里只有一杆破烂的石矛。”

“于是燧人钻火,有巢构木,知生制衣,天下初复,于是伏羲画卦,太昊制表,神农耕谷,黄帝制车,少昊驱牛,到了这时候,人民的衣食住行,就全都有了。”

独山氏的人们听懂了妘载的话,每个人都深深的向妘载行礼。

妘载道:“去吧,先祖那勇猛开拓,顽强不息的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我们,则正踩踏在他们的肩膀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一句话落下,久久回荡在淮水上,独山氏的人们离开了,而重华他们也愣愣的看着妘载。

“阿载,你啊,总是能给我说出点新金句”

什么叫金句?这个骚话重华已经在南方了解过了。

人民能够获得希望,这才是拥有天子之相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妘载的肚子又开始疼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晚上吃的太好的缘故,在独山氏遗址处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准备继续跑路,而到了这里,再走一些路程,就能够抵达商丘了。

“到了商丘那就是我曾经的治地了,对了阿载,你要不要去寿丘看一看?”

重华很殷切的向妘载介绍自己老家,表示还有雷泽这个巨大的旅游景点,放心,你和我几乎都是兄弟了,既然是兄弟,当然是不会收你钱的。

陶贝因为价格低廉,而且数量庞大,被妘载放弃了一部分,再除去送给独山氏的那一部分,埋下来的这一万陶贝,倒是真成了“黄帝的宝藏”,就埋在独山氏的遗址祭坛下面。

妘载表示等到从中原地区回南方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再带走吧。

娥皇:“不过如果在我们离开之后,这些陶贝被人挖到的话,恐怕也会觉得,原来黄帝真的很穷吧”

“这才五千海贝的价值啊”

修:“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不会吧不会吧,你真以为黄帝很有钱吗?”

鸿超:

铅笔小说 23qb.net

<=09目录+书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