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不让江山>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已经足够多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已经足够多了

攻城的时候,宁军斥巨资打造的骑兵当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可是城破之后,后边的十几二十里峡谷,就是骑兵展现统治力的地方。

退出虎壁关的蜀州军一路往回跑,可是步兵又怎么可能跑得赢骑兵。

大批的蜀州军被追上,其中的大部分人选择了投降。

最先出城的那批人就是老帅高广效他们,不管他都想做到公平,也不可能真的公平。

因为他们有马,他们也不可能把马让给那些寻常士兵。

将军韩载等人,带着队伍护送高广效撤离,然而他们也没能跑出去多远就被追上。

如果他们一直往前跑,出峡谷后便是一马平川,他们可能会死的更快。

他们的骑兵数量不如宁军多,到了平原上,他们又不是专业的骑兵,所以一定会被宁军骑兵黏上然后困住。

所以在这紧要关头,高广效下令,分派一支十几个人的小队往眉城去求援,而他则留下来,带着剩下的队伍进山。

他下令所有的步兵也都跟上他,仓促之间,大概只有七八千人跟着他往高处爬了上去。

峡谷里到处都是投降的人,只有跑的最远的那些艰难的上了山。

老帅高广效登上山坡高处,回望虎壁关那边,城墙上已经飘扬起来宁军的烈红色战旗,显得格外刺眼。

而此时在峡谷中,宁军的骑兵往来纵横,像是无数的渔夫,把被他们逼到角落处的鱼虾全都捞了起来。

高广效重重的吐出一口气,往四周看了看,手下人也都在看着他。

“我们不能再退一次了。”

高广效语气有些低沉的说了一句。

韩载道:“老帅说的对,我们现在出峡谷也撤不走,不如在此处固守待援,这里比山关还要难攻,上来的地方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我们带着的弓箭器械省着些用,应该也够。”

高广效想说,我说的不能再退一次不是这个意思,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没办法去责备一个拼了命救他的人,韩载是贪生怕死吗?

并不是,如果这一战没有他高广效在城墙上的话,韩载也会拼死一战。

他在韩载心中,既是恩师也是父亲,所以韩载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保护他。

高广效就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朝着更高处走过去,他要检查一下地形。

山峡两侧本就很险峻,绝大部分地方连爬都爬不上去。

他们运气不错,正合适有个高坡可以上来,上边怪石嶙峋,又可以为他们做天然屏障。

“韩载。”

高广效朝着韩载吩咐道:“带人用石头把那小路堵上,然后分派队伍在合适的地方藏身防御。”

韩载应了一声,招手带着人去办。

在高处坐下来,高广效再次叹了口气。

戎马一生,最后这一战却被后生晚辈打的如此狼狈,传扬出去的话,他怕是一生英名尽毁,被人嘲笑。

可他此时回想起来宁军对虎壁关的攻势,他依然没有破解之法。

因为宁军打出了势。

那种势是不可阻挡的,别说是他,就算是把宁王李叱和他换一个位置,他用宁军的方式攻城,宁王李叱来守虎壁关,也一样守不住。

可是再转念一想,宁王李叱的攻城的战术,都在他的预判之外。

蜀州军士兵们在峭壁上选择地方容身,七八千人,好多人都不得不挤在一起。

说实话,这地方别说敌人不容易攻上来,就算是他们自己一个不小心,都可能滚下去摔伤摔死。

到了夜里,他们想睡觉的话,都不够地方。

好在是士兵们身上都

有干粮,这唯一的好消息,还是因为高广效的命令。

在之前准备守城的时候,高广效下令,所有士兵身上必须携带足够三日所需的干粮。

这样一来,如果宁军攻城的压力太大,守城的士兵就不需要等待城下的人把饭送上来。

而且高广效也确实考虑了撤退的事,士兵们身上常备三日干粮,撤退的时候也不用那么狼狈。

他能想到的确实都想到了,只是没想到战败居然会来的这么快。

远处,可以看到宁军的步兵已经从虎壁关里往外走,说明宁军已经要对他们展开封锁了。

“老帅。”

韩载分派完了之后回到高广效身边,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道:“眉山大营的兵马,距离我们只有三天路程,我们的干粮省着些吃,山上还有树皮还有野果,撑到援兵到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去杀马吧。”

高广效轻轻说了一句。

他们的战马都在山坡下边上不来,不出意外的话,也都会落入宁军之手。

其中就有高广效的坐骑,是他赋闲在家的时候亲手饲养长大的战马。

还是一匹小马驹的时候,就是高广效亲自照看。

“老帅,把孤鸿留下吧,我亲自带人下去,把它想办法抬上来。”

韩载起身要下去。

“杀了吧......”

高广效微微摇头:“不要浪费力气了,杀了它,还能让士兵们多一些口粮。”

“老帅,孤鸿不能杀啊!”

韩载脸色都有些变了。

高广效道:“只因为他是我的坐骑便不能杀吗?你们的坐骑都杀了,唯独留下我的,士兵们会怎么想?”

高广效看向韩载:“杀了吧。”

韩载一声长叹,然后带着人下去了。

等韩载走了之后,高广效脸上才出现了一种浓烈的担忧。

眉城在眉山后边,眉山大营的驻军,就是守护眉城的第一道防线。

高广效在来之前,裴旗曾经不止一次告诉过他,一旦战事吃紧,他会立刻调集眉山大营的兵马驰援。

可是他派去报信的人,就算昼夜不休的跑到眉山求援,眉山大营的主将也不敢私自派兵,会派人往眉城请示裴旗。

这又要耽搁两天左右,裴旗同意之后,眉山大营的兵马出发,大军走到这和轻骑赶到这的速度自然不一样。

所以韩载说六天左右援兵会到,其实根本不可能,最快也要十天。

不杀马......他们坚持不了十天。

而且以宁军的攻势来看,就算是他们粮草充沛的情况下,再借助地势,也未必能守十天。

虎壁关险要不险要?

从一开始宁军以抛石车攻击算起,到最后破城,也只是不到五天时间。

可是这些担忧,高广效不能对士兵们说,因为他们心中本就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他不能再把这希望变得微乎其微,甚至一句话就可能把这希望掐灭。

高坡下边,传来一阵阵的战马哀鸣之声,那是可以称之为伙伴的东西,现在却不得不死在他们自己人的屠刀之下。

大概两个时辰之后,宁军的步兵就从虎壁关赶到此处,然后开始在另外一侧的峡谷口布置防御。

他们是要阻断蜀州军的援兵,虽然可能援兵没有到之前,他们就没准把山坡打下来了,可他们的准备还是一样不少。

山坡下边大概二三里处,李叱从马背上跳下来,找另外一侧可以上去的高坡往上爬,然后观察对面蜀州军的情况。

“将旗尚在。”

李叱道:“高广效就在那边。”

宁军俘虏了那么多人,自然也已知道守军主将是谁。

从俘虏的口中得知,高广效是姚之远的恩师,也是蜀州军中很多将来的门师。

此人威望极高,所以李叱想要将其劝降。

这样一个有号召力的人如果投降的话,对于蜀州军的士气打击必然沉重。

且若能说服这个人再劝降其他蜀州军将领,或许会有奇效。

对于李叱来说,不管是打什么地方,能尽量减少伤亡的办法,他都会不遗余力。

“我过去一趟?”

夏侯琢问了一句。

李叱虽然没有明说,可夏侯琢怎么可能猜不到李叱的心思。

李叱摇头道:“我过去。”

夏侯琢道:“你亲自过去,似乎太给他们面子了,而且有些凶险。”

李叱道:“我亲自过去,高广效才会有所考虑。”

他下了高坡,只带了几名亲兵持盾跟着,朝着蜀州军据守的地方过去。

到了山坡下边,李叱高声喊了几句,请高广效见面说话。

不多时,高广效真的出现在李叱视线之内,在一块巨石后走了出来。

“老将军。”

李叱先是抱了抱拳,然后大声说道:“为何不

铅笔小说 23qb.net

<=17目录+书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