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玄幻奇幻>朝仙道> 第四十章 藏书楼

第四十章 藏书楼

“哼,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就在这个时候,后方两名子张学派的学子忽然开口了,这个陈少君也未免太嚣张了,他小小一个书生,连文气一升都不到,也敢妄议孔圣先师。

就算感觉陈少君这诗句有些名堂,两人也绝对不愿意承认。

“住口!”

然而陈少君还没开口,一旁的裴洋却忍不住出声呵斥。

这两人不知深浅,还想着刻意刁难陈少君,但裴洋在诗词鉴赏上还是有极高的见识,两人这番作为,流传出去,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倒会贻笑大方,有损子张学派的名声。

“嘿,算你有点见识。”

一旁,王小年轻蔑的瞥了那两人一眼,很快扭头望向了陈少君:

“你倒是有点急智,虽然还是比不上本公子,不过也算不错了,有点小小的本事,至少应该还不至于干出那种抄袭他人诗句的事情。”

陈少君听到这番话,心中也是哭笑不得。

这荆越神童小小年纪,为人却是骄傲的很。

“裴洋,你怎么说?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诋毁同窗,可也是不小的过错。”

王小年又望向了裴洋,意有所指道。

裴洋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王小年这番话明显是要偏袒陈少君了。

但文道有文道的规矩,既然陈少君解了夫子的难题,而他却没有,按照规矩,这文庙之中他是不能再待了。

“我们走!”

裴洋怒哼一声,大袖一拂,很快带着身后两人向着文庙外而去。

“多谢了。”

陈少君此时转过头来,望着牛背上的孩童道。

“谢就不必了。”

另一侧,看到陈少君望向自己,王小年高昂着头,摆了摆手,傲然道:

“虽然你才识学问有限,不过加把油,说不定能赶上我的十分之一,有这样的成就,算是不错了。嗯,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王小年说着,一拍牛背:

“小青,我们走!”

陈少君摇头失笑,倒是有些习惯他这种自大了。

那青牛昂着头,晃了晃两个牛角,发出一阵哞哞的叫声,一牛一孩童很快离开了这里。

“这样也好,至少短时间内可以在这里安心修炼了。”

陈少君暗暗道,定了定心神,很快朝着另一个地方走去。

拿了儒籍,换了令牌,在文庙中安顿下来。

没有丝毫的犹豫,陈少君很快进入到了文庙的藏书阁中。

陈少君这次进入文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到藏书楼中借阅其中的典籍。

大商朝印刷术极其发达,各种经史子集印刷无数,早已遍传天下。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印刷的书籍是没有生命和灵性的,而文庙则不同。

藏书阁中的典籍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那些大儒,鸿儒,宗师亲自誊写而成的经书,他们念头灌注,将自己对儒道典籍精义的理解,也灌注到了其中。

如果能够领悟这些先贤的精义,在文道上就能突飞猛进,这是那些普通印刷的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不止如此,这些书籍中还有不少是那些前辈先贤亲自批注的,里面融入了他们对于圣人精义的理解。

这样的经书,对天下的学子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这也是陈少君选择进入文庙的原因。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并行不悖,要想在武道上更进一步,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

陈少君心中暗暗道。

武道一途,想要达到更高的境界,除了强大的内力,还需要磅礴的精神力,而天下万道之中,论到对精神力的修炼,没有比儒家更适合的了。

儒家入门容易,但是精进极难,而且对于悟性有极高的要求,没有那些儒道宗师的指点,很难达到极高的境地,这一方面,同样也是北斗仙门的短板。

陈少君转世重生,投身文道世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极大的机遇。

“我虽然在诗词上有极高的造诣,但文气还是太低了,连一升都不到,必须想办法提升,否则以后会引来很多麻烦,依然免不了受人质疑。”

眼前一暗,陈少君迈开脚步,很快进入到了一间楼阁之中。

和外面朗朗的读书声不同,这里一片寂静,当陈少君走入这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排排次序井然的书架,书架和书架之间摆放着一张张书桌,每张书桌上都有三两名学子正在翻看典籍。

他们或是眉头紧皱,或是若有所思,完全沉浸在眼前先贤宗师们留下的典籍中。

藏书阁中典籍虽多,但陈少君目光所及,大部分学子拿的都是底层的经史典籍,至于高处的典籍,整整齐齐,绝大部分都没有动过。

“学问有深浅,量力而行。”

就在大门不远的地方,陈少君看到一张朱漆的牌子,上面写着寥寥几个大字。

所有这些经籍从低到高全部都是有品级的,贪多嚼不烂,必受其害。

陈少君早就知道这一点,目光扫过一排排书架,就在几步开外,最底层的一排书架上,陈少君挑了一本书。

《弟子规》!

这是文道一脉最底层的启蒙书籍之一。

陈少君并不求大求全,以他现在的程度,只要能够达到文气一升就足够了,而一本《弟子规》绰绰有余。

陈少君找了一张桌子,很快坐下。

整本《弟子规》只有薄薄一册,但当陈少君捧在手心,却重逾千钧。

这是圣人留下的书信,每一字都有千钧之重,文气修为不到,根本无法打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陈少君打开书册,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前。

这些文字都不是普通的印刷体,而是由人抄写下来的,上面的文字苍劲有力,曲折之中自有一种风骨。

陈少君手指放在书页上,能明显感觉到一股股文气从字里行间渗透而出。

这就是文庙典籍的特殊之处。

“弟子规表面上说的是孝悌之义,谨信之义,事师以诚,尊师重道,但事实上全部都是有关天地纲常伦理,其精义就是顺从自然,追寻大道,不要有违事物本来的道理。”

陈少君暗暗道。

他的心如明镜,内外剔透,书中的文字精义有如涌泉般,自然而然流淌进他的脑海中,这就是陈少君开窍之后的变化。

以前的他只知道死记硬背,但是恢复记忆后,现在的陈少君七窍玲珑,便会透过文字揣摩其中的精义。只要抓住书中精义,也就等于真正懂了这本书的意思,将它彻底消化吸收。

陈少君很快进入书中的世界,一行行文字自动浮上他的心头,很快物我两忘。

时间缓缓过去,藏书楼中一片寂静,陈少君并没有发现在他翻阅这本弟子规的时候,每翻一页,便有一丝丝文气渗入他的脑海中,微不可察的壮大陈少君体内那点薄弱的文气。

陈少君以前浑浑噩噩,文道上的造诣也微不足道,才气连一升都不到,而现在随着记忆苏醒,灵台不表明,陈少君立即在文道上表现出超凡的领悟力。

一丝丝文气不断的灌输进陈少君脑海,并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而陈少君自身的文气立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增长。

只不过短短时间,就有一丝灰白色的气柱从陈少君头顶渗出。

这就是文气!

一寸、两寸、三寸……

陈少君头顶的文气不断增加。

八寸、九寸、十寸……

如果有外人能看到陈少君的变化,必然会震惊不已,文道人的才气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不断的揣摩中,才有文气提升。

但是陈少君不过读了一遍,竟然就能够直接提升文气,这等资质简直惊人。

然而陈少君身上的变化还远没有停止——

片刻之后,仿佛突破某种瓶颈,文气中那种灰色的杂质骤然剔去,瞬间化为纯白无比,而文气的高度也从十寸坍塌成了一寸,但文字的致密程度却增加了数倍,气柱也增长到了原来的两倍。

文气一升!

这一刻陈少君的文气直接爆涨了一截。

文气一升,这是文道中人跨过学问门槛的标志,也是学问达到“学子”境界的标志。

陈少君以前经常被人耻笑,就是因为文气不足,距离文气一升还差一丝,称不上真正的学子。

虽然属于“学子”境界中最低的级别,但毫无疑问,陈少君已经真正跨入了门墙。

铅笔小说 23qb.net

<=03目录+书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