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兴汉> 102.鲁若麟娶妻

102.鲁若麟娶妻

正是因为看到了济州岛的繁华与强盛,李富川等人拜访鲁若麟时心态是很复杂的。

如果说以前鲁若麟屈身为朝鲜官员,再怎么折腾影响力也有限,毕竟朝鲜这个主体混的就很差劲,作为一个底下的势力,再强又能强到哪去?现在鲁若麟脱离了朝鲜自立为兴汉军,其实等于是跳出了牢笼,天地更加广阔了。

和平时期权势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乱世,权势比不过枪杆子,有军权才是王道。大明如今是个什么情况那些世家大族心里都清楚,王朝末世的景象越来越严重,一个有钱有权有兵的一方势力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说了。只要鲁若麟愿意改旗易帜,投靠大明,立马就能够成为诸侯一般的巨头。

李富川和王道成年老成精,不但在考虑家族的生意,还在为家族的长远做打算,如何保证家族血脉富贵能够得以延续,永远都是这些族长们思考的问题。李定成等人毕竟年轻,他们更多的是羡慕鲁若麟事业有成,可以一展胸中抱负,大有一幅好男儿当如是的崇拜感。

李定成等人与鲁若麟年纪相仿,他们还在为举业埋头苦读,学习枯燥的八股文,什么时候能够中举还是未知数。而且即使能够从竞争激烈的江南中举,还有进士这个终极关卡挡在前面,想要做官不但需要时间、文采,也需要运气。否则就只能像很多举人一样,即使中举了,依然没有机会一展所学,只能蹉跎岁月。

而鲁若麟已经是一方之主,方圆千里之地的无冕之王,治下子民众多,生活富足,麾下精兵数万,如使臂膀,大丈夫当如此。所以看向鲁若麟的时候,李定成等人是满满的羡慕与崇拜。

虽然鲁若麟非常热情,但是想要重新找回以前那种轻松自然的感觉已经不可能了,毕竟鲁若麟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后,再怎么假装随意依然带着一些拘束,特别是在参观了济州城之后。反而是柳如是与之前相比态度没有什么改变,一来是大家并没有那么熟,二来她只是来游历的,鲁若麟的身份地位变化并不能影响到她。

因为来客里面有柳如是这个女性,鲁若麟特意将李雪晴叫来陪客。相比大明女眷从不轻易见男性外客,鲁若麟对这些完全没有忌讳。济州岛女人都在外面工作,抛头露面根本就不是个事,见下家里的客人算的了什么。

对于李定成、王学仁和张翰,李雪晴是认识的,故人相见也是格外高兴。

对于这个青楼出身的鲁若麟小妾,大家原以为她会比较忌讳见到熟人,不曾想李雪晴完全没有一点尴尬。反而浑身透着自信与洒脱,与以前那个青楼头牌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柳如是则是非常的好奇,对于这个与自己出身相同的女人,她已经听了太多的故事,其中颇有些传奇色彩,不能全部当真。不过,她如今成为鲁若麟侍妾却是事实,而且并不是花瓶一样的角色,统管着兴汉军的秘书处,是鲁若麟名副其实的大管家,真正有实权的那种。这样的际遇就真的很不一般了,是个女人都会羡慕。

以前很多人把鲁若麟拿女人当老师看成一个笑话,没想到他更进一步,直接拿这些女人当官用了。要知道在大明,有多少读书人穷尽一生都摸不到官的门槛,真的是情何以堪啊。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等着看鲁若麟的笑话,用一群女人来治理百姓,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结果就是现实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兴汉军不仅没有像他们预料的那般大乱,反而越来越好,越来越壮大了,令他们颜面上很是有些挂不住。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些玩物的青楼女子,到了鲁若麟的手里都变成了难得的人才。李雪晴、刘雅婷、张凤仪、梅君兰这些还只是比较出名的,还有更多的女官充斥在兴汉军的中级官员队伍,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些人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比那些女人差,他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鲁若麟会调教人才。没看到罗锐峰、宋怀仁等秀才在松江连中举都困难,到了鲁若麟这里被调教了一两年,如今也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了,他们越想越觉得只有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自认为千里马的角色,他们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现在就有个大大的伯乐出现在自己等人面前,就看愿不愿意抓住机会了。

江南世家大族的底蕴是非常深厚的,在教育上也舍得投入,家族子弟的素质比起平民百姓是高很多的。当然他们的出路一直盯着大明朝堂,鲁若麟这个鸟屎大的地盘还不放在他们眼里,虽然济州岛确实看起来很有前途。

但是大族之所以叫做大族,并不是只有主支一房,还包括大量的旁支外族,这些人数量庞大,是大族盘踞一方的基础势力。这些人里面少不了怀才不遇、际遇艰难的读书人,既然在大明混不出头,何不到兴汉军这里碰碰运气。既然那些女人都做的好,自家这些读书人更应该不在话下。而且这样不但为底层族人找了条出路,也把自家的势力渗透进了兴汉军,何乐而不为。

不管是被逼也好、自愿也罢,如今兴汉军里很是有一些江南大族的旁支子弟。

对此鲁若麟照单全收,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来了就能当官,如今的兴汉军已经过了初创的草莽阶段,一些规矩和制度已经成熟。除非是非常特殊的人才,再想一步登天已经很难了。

如今兴汉军的外来知识分子,包括那些青楼来的女子,现在都会经过统一的培训,只有培训合格了才能进入兴汉军的管理队伍,从基层做起。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不同,结合个人意愿和部门需求,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去。

当然,你要是有特殊才能,会在考核后推荐给鲁若麟,由鲁若麟做最后审核,再安排岗位。比如张凤仪就是走的这条通道,一步登天的。

对于那些读书读傻了,只会之乎者也的人,鲁若麟当然不会给他们公务员的身份。不过济州岛发展太快,对读书人的需求太大,哪怕进不了兴汉军,只要愿意安心下来做事,做些文书、账房之类的营生,一样可以活的很好。

当然真正的精英子弟那些大族肯定不会放在济州岛的,他们的目标依然盯着大明的官场。即便是稍微有些才能的,也不会放弃科举跑到济州岛自断前程。所以能来济州岛的至少在读书人里面讲,真的并不拔尖。不过把这些人充实到基层岗位还是可以胜任的,任何一个政权都少不了踏踏实实的普通公务员,这也大大缓解了兴汉军的管理人员短缺。

不过这其中也有被鲁若麟捡漏的。

徐家的一个旁支远亲叫徐班,是一个老童生了,快三十了连个秀才都考不中,还老是喜欢钻研一些奇淫技巧,看《墨经》、《考工记》、《梦溪笔谈》这类的课外书。不但连老婆都没娶上,生存都成了问题。家族长辈实在看不过去了,一狠心就把他送到济州岛来谋条生路。

来到济州岛的徐班在培训时被发现很有机械制造方面的天赋,被送到工坊进行深造。来到工坊的徐班简直是如鱼得水,很多奇思妙想给工匠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以前的徐班没有条件制造机械,很多东西只能靠自己想象或者画图,比起济州岛的工匠,他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一些。

现在济州岛的各式工厂为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只要是觉得有用的东西,都愿意配合他进行试验和制造。有了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加上济州岛上良好的技术交流氛围,徐班的技术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很是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

徐班犹如焕发了第二春一般,整个人已经不再颓废,神清气爽、斗志昂扬。对于这个发明创造型人才,鲁若麟也给予了很高的待遇,有分配独立的别墅,有专职的护卫,有独立的技术研究所,薪水也是最高的一档,而且因为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技术奖励更是拿到手软。短短三个月,徐班就从一个新人就晋升为工匠协会的委员,并被允许带徒弟,而且大家都没有异议。

徐青松亲眼看到这个徐家打发过来的“废物”一步步的登上了兴汉军的高层,说句不好听的话,徐班现在要见鲁若麟比他都要容易的多,这就是地位的证明。

当徐青松将徐班的事情传回江南的时候,整个徐家人下巴都快要惊掉了。对于兴汉军这个新兴势力,徐家是非常重视的,一直希望能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也希望有徐家人可以跻身兴汉军高层,不过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毕竟精英人才即使是在徐家也是宝贝,还舍不得送给鲁若麟。

没想到第一个跻身兴汉军核心人员的居然是以前从来看不上眼的徐班,这令徐家高层们很是难堪,进而非常迷惑。一个并不出众的家族子弟放到了鲁若麟手里就大放异彩,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事情不得不令他们反思。

对于徐班表现出来的才能徐家也是非常重视,想要把他接回来。不过谈论再三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真要这么干了,等于断掉了徐家人以后在兴汉军里的出路,也会恶了鲁若麟。最主要的是徐家根本没有济州岛那样的环境,无法实现徐班的理想和抱负,他也不愿意

铅笔小说 23qb.net

<=12目录+书签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