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兴汉> 155.代善撤军

155.代善撤军

“督师,既然我们要在李家庄与鞑奴决战,这里的工事需要重新休整一下了。”黄济对卢象升说道。

“你有什么想法?”卢象升知道黄济注意多,有想法,直接问道。

“李家庄虽然有围墙、壕沟,但是太单薄了和简陋了,必须加强。末将的想法是围墙要加高、加宽,方便士兵在上面防守。壕沟还要加宽、加深,设置陷阱、拒马之类的设施,否则真打起来怕防不住。”黄济对李家庄的防御很不满意,凭那个围墙绝对挡不住鞑子的冲锋。

“多尔衮可能马上就会杀到,我们的时间不够啊。”卢象升也认为黄济说的有道理,但是工程难度有点大。李家庄虽然不大,但是整个围墙也有三里多,加固肯定是要加固的,就是时间有点紧。

“督师,庄里还有那些被鞑子抓来的百姓啊。”黄济提醒道。

“啊,对啊。怎么把他们忘了。”卢象升一拍脑门,懊恼的说道。

“事不宜迟,黄济,你部营建经验丰富,城防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生死攸关,全军人马都听你调度,可有信心?”卢象升已经见识过黄济部施工的水平,比其他部队高出不止一筹,只有交给他才会放心。

“是,下官立刻就去办。”黄济没有推诿,这确实是头等大事。

“想要活命你们都要全力配合,不得推诿敷衍,听到没有?”卢象升对杨国柱和虎大威他们严厉的说道。

“是。”杨国柱和虎大威他们也知道轻重,不敢在这个事情上推诿叫苦,毕竟这也关系到他们的生死。

经过大概清点后,那些被鞑子抓来的百姓有近两万人,而且都是青壮男女,老人和小孩不是被杀就是死在了路上,根本熬不到现在。

本来这些百姓都是关押在庄外的,因为卢象升他们的进攻都被转移到了庄内。但是庄内地方有限,这些人只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划定的空地上。

现在鞑子逃跑了,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大明官军的口碑并不好,杀良冒功的事情经常发生,他们对官军的恐惧并不比鞑子小多少。

黄济来到营地的时候,那些百姓正用恐惧的眼神看着看守们,都想往里面挤,可惜里面早就没有空间了。

这些百姓都是衣裳褴褛、肮脏不堪,而且各个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样子。自从被鞑子抓了以后,他们基本就很少能吃到饭了,鞑子只是偶尔发放一些粮食给他们吊着性命。那些年老体弱的就是这样慢慢被淘汰掉的,因为只有那些身体强壮的可以抢到粮食。

黄济看着这些百姓,真的很想把他们送到济州岛去,这可都是上好的劳力,平时天津要很久才能凑到这么多的青壮。可惜现在是战时,道路不通,也非常危险。不把鞑子打败,根本不敢带着这些人上路。

“将他们打散分组,安排人给他们熬粥,吃完饭休息一下就去围墙那边干活。先安排一些轻松点的活让他们缓口气,别一下就累倒了。让工作组的人动起来,安抚好百姓,衣物不够就去仓库那边拿,天气冷了,别冻死了。老蒋,这边的事情就要辛苦你了。”黄济对镇抚官蒋田华说道。

“份内之事,交给我吧。”这些工作本来就在蒋田华的工作范围内,工作组也是由他直接统领的。

兴汉军的体系内,镇抚司不完全是军事主官的手下,有很强的独立性。镇抚体系内的官员升迁军事主官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而且人事变动、功劳上报、纪律处罚等没有镇抚司同署是没有效力的,战时临时处置除外。

镇抚司主要就是协助军事主官处理军队内的日常事务,还负责士兵们的思想工作,在军事单位里是二把手的位置,基本就相当于后世军队里的政委角色。

在工作队的引导下,这些百姓开始陆续来到庄子外面,那里已经架起了大锅正在煮粥,阵阵的粥香老远就开始飘了过来。

这些百姓正心怀忐忑,不知道这些军爷准备怎么安置他们。虽然工作队的人员都很和善,并告诉他们出庄是去吃饭。但是也说不定是被砍掉脑袋做军功呢?大明军队的信誉可不高啊。

蒋田华见惯了这样的事情,也懒得去解释了,说的再多也没有一顿饭来的实在。

果然,来到庄外的百姓见到那些熬粥的大锅立刻就镇定了下来,更主要的是工作队的人开始让他们排队吃饭,显然那些粥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为了维持秩序,这些队列旁都有士兵巡逻。对那些捣乱和插队的会毫不客气的抽上几鞭子,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温情,先保持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工作队还会把妇女,为数不多的老人、小孩单独安排优先进食。

“老人家,你不用在这里排队了,那边有单独一队就是给老人准备的,您可以到那边去排队。”

“有小孩的到那边优先排队,家长可以带孩子过去。”

“吃完饭后有身体不舒服的可以到那边去检查一下,伤风咳嗦的一定要上报,防止传染病。”

“御寒衣物不够的等会向各自的管队报告,会酌情给你们发衣服的。”

“饭后先休息下,恢复下体力,稍后会有工作安排给你们。”

……

随着一条条命令传达下去,百姓的情绪终于安定下来,很多人都给士兵们磕头表示感谢,士兵们也没有阻止,想要改变他们的观念不是一时可以奏效的,慢慢来。

有饭吃、有事做、有衣服发,那就证明他们还有用,要不谁会花这个心思和功夫,还浪费这么多粮食,这也证明自己的小命保住了,百姓的心彻底放心下来。

粥也不是那种寡而无味的,里面居然还放了不少的盐,甚至还有肉丁。卢象升他们手上有不少的马肉,今天战场上就有很多新鲜的马尸,直接用来供这些百姓喝粥了。

这些百姓大多营养不良,马肉都是剁的细碎,方便他们吸收。

这样的大餐很多百姓以前都很少吃到,何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劫后余生的百姓们很多都是边吃边哭,高兴着、痛苦着、庆幸着。

在百姓们开饭的同时,一场葬礼也在展开。

在这次战斗中黄济部战死了一百多人,是出现以来最大的战损。受伤的人则有两百多人,这些人都是在与清军肉搏中死伤的,可见发起狠来的清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黄济部还是好的,杨国柱和虎大威他们的伤亡要大的多。

这些战死的将士除非身份很高,才有可能带回去,其他的都要现场埋葬或者火化,否则容易引发疫情。卢象升他们选择在庄外的空地上将战死将士集体埋葬,至于鞑子的尸体则被砍下脑袋集中起来焚烧,骨灰再掩埋点。

本来黄济他们是准备将战死将士火化,把骨灰带回去的。但是其他部队战死的人太多,火化起来太费时费力,卢象升决定直接埋葬。黄济也不好太独行特立,只能一起埋葬,同时将战死将士的随身物品收集整理好带回去,好歹可以立一个衣冠冢。

黄济他们与其他部队不一样,没有工作在身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来参加了葬礼。而杨国柱和虎大威他们只是安排底下的士兵将战死的士兵草草安葬就了事了。

黄济部的士兵们在墓葬场排成整齐的队列,那些战死的将士都被清理了一遍,整齐的躺在已经挖好的墓穴前,就像睡着了一样。

现在条件不够,不可能给每个人准备棺材,只能用木架配白布下葬了。

主持葬礼仪式的是镇抚官蒋田华,在他的主持下,在场将士高声唱起了《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在高昂的歌声中,一股雄浑激烈的气息扑面而来,吸引了周围的很多百姓和将士驻足观看。

卢象升他们也得到了黄济部全军参加葬礼的消息,觉得有点奇怪,特意跑来观礼。

起初还有些不以为然的卢象升众人,看到在歌声中气氛开始肃穆、庄严、神圣,一种奇特的情绪慢慢在心中酝酿。

在歌声中,战死将士的长官将白布轻轻的盖在他们身上,或是泣不成声,或是坚定的对着他们说着一定会照顾他们家小的话。然后那些战死将士被放入了墓穴,盖上了封土。

每个墓穴前面都有一块木制墓碑,上面详细记述着这个士兵的籍贯、姓名、所属部队,生卒年月。虽然简陋,但并不随意,显然也是花了功夫的。

然后是黄济和蒋田华带着部队的高级军官给战死将士上祭品敬酒,随着黄济连洒三杯酒,高声大喊:“兄弟们,一路走好!”

蒋田华高声大喊:“敬礼!”

在场所有官兵对着墓穴整齐的行着军礼,早就准备好的火枪兵朝天放起了空枪,连续三枪过后才听到蒋田华的声音:“礼毕!”

然后在场官兵才开始有序离开,各自归位。

虎大威看完整场

铅笔小说 23qb.net

<=12目录+书签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