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兴汉> 435.多尔衮即位(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435.多尔衮即位(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如果加上这个条件,陈新甲觉得还是有得谈的。

谈判嘛,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只要不是太离谱,双方诉求差距太大,总会有达成妥协的可能。

不管鲁若麟出于什么考虑同意与清军休兵,这对陈新甲总归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可以昂首挺胸的回京师去,把脑袋上的鲁党帽子摘掉了。

陈新甲觉得鲁若麟提出的几个要求也不是没有谈判的余地。

满清不光自己有战马,还可以从蒙古那边获得战马,拿出一万匹给金州军也不是不可能,毕竟金州军也没准备白嫖,可以拿东西换嘛。

至于满清境内的汉人奴隶,能够放回去的早就回去了,剩下的估计也没多少。而且多是汉军的家属,愿不愿意回去还两说呢,这个只好慢慢谈了。

至于各自地域的划分,金州军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基本是以现在各自控制的地域为基础划分的,最多是将双方的中间地带划到了自己怀里。这个应该也不难谈下来,毕竟现实情况就摆在那里,满清要是有能力收回自己的地盘也不至于向朝廷投诚了。

对于金州军最后要求放开牲畜贸易,估计满清求之不得。

满清现在的情况,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牲畜,能够用牲畜换取急需的生活物资,这根本就是天大的好事情。

最大的事情有了眉目,陈新甲的心情大好,安排人快马将金州军的要求告知满清,然后悠哉悠哉的开始在辽南四处转悠,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辽阳,皇太极行宫,此刻四步一岗五步一哨,空气中充满了肃杀的味道。

满清的重臣们此刻都云集在此,连留守盛京的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也来了,而且是快马加鞭的赶过来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满清的擎天之柱皇太极不行了。

皇太极的身体原本就不太好,最近又亲自前往海州、辽阳跑了一趟,舟车劳顿之下身体愈发不堪了。加上局势艰难,皇太极劳心劳力? 终于油尽灯枯了。

皇太极强提着一口气没走? 是因为多尔衮还没来,他不放心。

虽然皇太极已经留下了圣旨? 一旦他去世就立多尔衮为继任者。但是他担心有些人不服? 不肯承认这个事实,引起满清内乱? 比如豪格。所以他想当众宣布这个事情,让满清的政权可以顺利交接。

皇太极的寝宫内? 满清皇室的重要人物们齐聚一堂? 皇太极躺在床上,昔日圆圆的胖脸也消瘦下去了,面色更是蜡黄,整个人死气沉沉? 唯有一双眼睛依然不时迸射出锐利的光芒。

“朕时日不多了? 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大清的前途。所以朕决意在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多尔衮,你们意下如何?”

涉及皇位传承,在场众人不敢出声,生怕一个应对不对后患无穷。豪格更是面色铁青,咬着牙满腔怒火却无从发泄。

作为当事人多尔衮肯定不能无动于衷? 连忙跪倒在地,嚎哭道:“皇上? 臣弟何德何能敢当此大任。况且皇上子嗣繁多,大可择其一继承大位? 臣弟发誓尽心尽力辅佐,有违此誓必不得好死!”

“要是正常情况? 自然可以如此? 可惜天不佑我大清? 一个应对不慎,就有亡国灭种之祸。在此生死存亡的时刻,我大清必须要有一个英勇果决之人掌控大局。朕思来想去唯有你可以担当此任,朕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将我大清置于危险的境地。”

“豪格,朕知道你对朕将大位传给你十四叔心有不甘,但是此时不是计较一家之得失的时候,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未来,朕不得不委屈你了。”

“论武勇,你确实是我爱新觉罗家族中的翘楚,但是治国不是打仗,朕将大位传给你,怕死后无颜去见阿玛。以后你要乖乖听你十四叔的话,不得有丝毫不敬,否则朕就是死也不会原谅你的。”

豪格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但是不敢反驳,跪倒在地,嚎哭道:“阿玛~”

皇太极爱怜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将目光转向多尔衮,轻声说道:“十四弟,豪格性格鲁莽,处事多有不慎,万一以后犯了错,希望你能看在朕的面子上饶他一条性命。”

“臣弟不敢。请皇上放心,臣弟一定好好照顾豪格,不让他受委屈。”多尔衮这样说也基本等于默认了接手满清的事实。

“你们也一样,一定要像辅佐朕一样辅佐多尔衮,让我爱新觉罗家族永久传承下去。”皇太极对在场众人说道。

“臣等谨遵谕令!”

这个时候众人看向多尔衮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有了皇太极的当众表态,以及众人的认可,多尔衮大清继承人的身份在法理上已经无可争议,一旦皇太极去世,大清将进入多尔衮时代。

这个时候,济尔哈朗悲戚道:“皇上,诸位阿哥年纪还那么小,一旦没有皇上庇护,他们以后该怎么办啊?”

“朕相信十四弟会照顾好他们的。”皇太极送了多尔衮这么大的人情,相信多尔衮也不会忘恩负义,否则他的名声就臭了。

但是济尔哈朗想要的不仅仅如此。

“睿亲王至今还没有子嗣,为了我大清的长治久安,臣恳请睿亲王能够收一位阿哥为继子。”济尔哈朗的话让众人都是一惊,连皇太极都为济尔哈朗的这个想法愣住了。

但是皇太极是什么人,见多了政治倾轧,这个时候逼多尔衮表态反而适得其反,说不定会为儿孙们留祸,正待他开口的拒绝的时候,多尔衮率先表态了。

“臣弟确实一直为子嗣的事情忧心,以前不敢提,现在既然郑亲王提议,臣也大胆恳请皇上过继一子为臣继承香火。”为了顺利继承皇位多尔衮也是拼了。

皇太极认真思考了一会,多尔衮没有子嗣确实是事实,如果以后没有子嗣诞生,过继宗室子弟为继承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多尔衮能够收自己的儿子为继子,等到多尔衮百年之后,皇位还是会传到自己的后代手里,这对即将走完人生路的皇太极确实有一定吸引力。

不过多尔衮还年轻,万一以后有儿子了,那么在皇位继承上就会和自己的子孙产生矛盾,这很有可能为自己的子孙带来祸端。

想到这里,皇太极有了决断:“十四弟,朕同意过继一子给你继承香火。不过如果你以后有子嗣诞下,选择哪个为继承人由你自己决断,外人不得干涉。”

这一刻多尔衮真的感动了,皇太极此举可谓非常为多尔衮着想。

谁不想将自己的一切交给自己的儿子,皇太极传位多尔衮已经非常大度了,完全是为了大清的未来。未来多尔衮肯定是希望将位子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皇太极的承诺可谓为多尔衮消除了很多隐患。

“臣弟多谢皇上大恩,臣弟在此发誓,一定善待诸位阿哥,否则枉为人。”

“你觉得哪位阿哥计较合适?”事关继承人,皇太极也想趁着自己还有一点时间赶紧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徒留麻烦。要知道这个位置也是有很多人觊觎的,拖下去搞不好会有一番争斗,这是皇太极极力避免的。

“臣对诸位阿哥不是很熟悉,还请皇上定夺。”多尔衮不傻,肯定不会自己提出来选谁。

皇太极思考一会,说道:“那就将福临过继给你吧。”

历史总是那么的有趣,原本应该继承大清皇位的福临成了多尔衮的继子,有望在多尔衮百年之后继承大清的皇位。

“臣多谢皇上。”多尔衮对此也没有异议,反而突然在心中燃起了一股熊熊火焰。

福临的生母是布木布泰,此时也不过三十出头,是皇太极非常宠爱的妃子。如果皇太极去世,福临又成为自己的儿子,那布木布泰是不是也有可能纳入自己帐中。

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为了儿子委身于小叔子也没有奇怪的,何况满清礼教没有大明那么严苛,弟娶兄嫂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想到布木布泰美丽的脸庞,多尔衮的心忽然变得滚烫起来。

“二哥为我大清战斗至最后一刻,朕决定由岳托继承二哥的礼亲王爵位。”皇太极同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要知道岳托母亲早已过世,继母对他很不好,很早就和代善分家了,他的爵位都是自己打拼来的。至于代善的礼亲王爵位,原本是要给现在的继福晋之子满达海,皇太极此举无疑是准备将代善一系交到岳托手里。

满达海听了皇太极的话,脸色顿时大变。

他因为母亲的原因与岳托的关系并不好,要是岳托继承礼亲王爵位,他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臣不需要,臣的爵位自己来取。”岳托不为所动。

“朕意已决。以后大清就要靠十四弟和你了,你不出来承担责任怎么行。”

皇太极决意要岳托领礼亲王爵,也是希望能够对多尔衮有个牵制,不至于多尔衮肆意妄为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阻止。

铅笔小说 23qb.net

<=12目录+书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