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兴汉> 456.演技不够啊(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456.演技不够啊(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三位王爷和两位公主现在还在来天津的路上,别人也不知道他们的消息。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刻,真正关心崇祯子女的人基本都是别有用心之辈,比如说鲁若麟。

鲁若麟花费这么大的功夫将崇祯的子女救出来,肯定不是因为他心地太善良,同情心泛滥。在这个后崇祯时代,如果鲁若麟不将崇祯的儿子控制在自己手里,那么南京肯定会另立新帝,这对鲁若麟征服大明本土非常不利。

所以鲁若麟需要将最大的筹码捏在自己手里,只要崇祯的三个儿子在他手里,任何人敢不经过鲁若麟同意就称帝都会失去大义。

有正牌的太子和所有皇子在手,鲁若麟手上就是王炸加四个二带四个A,很难输的。

南京那边要是再想立什么福王、潞王已经不可能了,因为鲁若麟随时都可以宣布他们为伪帝,不带反驳的那种。

一旦鲁若麟立太子为新的皇帝,那么鲁若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调用大明帝国的资源为自己所用,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扣扣索索的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这么爽。

因为京师已破,皇帝已死,自然用不到鲁若麟前往救驾了,他就安安心心的待在天津,等着把崇祯的子女接上,就可以回辽南了。

至于和李自成字北上死拼,现在还不到时候,等到李自成将自己玩坏了之后再来反而事半功倍。

吴三桂这个天津总兵从京师突围之后,没有返回天津,反而马不停蹄的直接回到了关外,那边才是他的根据地。只要将关外之地牢牢掌控住,关宁军才有在这场乱世变局中左右逢源的本钱。

几天之后,由暗影司秘密护送的崇祯子女们终于到了天津,并被安排在了一个隐蔽院落。

这一路上,太子朱慈烺心情忐忑,对于这伙将自己劫持出京城的势力,朱慈烺并不清楚,而且无论朱慈烺怎么询问,暗影司就是不做回答。

好在暗影司行事还有点分寸,不光是朱慈烺他们被救了出来,他们随身的侍卫也一并带了出来,这让朱慈烺他们心里多少有一点安全感。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容不得朱慈烺他们多考虑,连曾经最亲近的人都背叛了他们,他们根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相信暗影司可以将他们带出城去。

等到朱慈烺来到城外,惊讶的发现不但自己出来了,连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也都出来了,而且看样子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这下子朱慈烺对这个神秘势力有些刮目相看的同时,还带着一丝丝的恐惧。

朱慈烺知道对方花这么大的代价将自己兄妹们救出来,肯定是有所图谋的。再联想到自己的身份,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有野心的大势力所为。

明白了对方的目的,朱慈烺知道自己暂时是安全的,毕竟自己兄妹还有利用价值。同时担心起以后的生活,会不会成为一个被人控制的傀儡。

朱慈烺兄妹几个带着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一路来到了天津。虽然前途未卜,但是好歹兄妹几个都在一起,这是唯一令人欣慰的地方。

作为众人的兄长,朱慈烺第一次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价值最大,在与暗影司交涉时主要就是他出面,暗影司总会在允许的范围内满足他的要求。

暗地里,暗影司的成员对这位太子的评价还不错,至少是一个有担当的。

当队伍在天津停留下来之后,朱慈烺知道谜底应该会揭晓了。不过他消息比较闭塞,并不知道金州军来到了天津,否则应该轻易可以猜出来。

朱慈烺时刻将弟弟和妹妹们带在身边,片刻不离自己的视线,生怕一旦分开就再也看不到他们了。

此刻朱慈烺他们正在吃饭,连日奔波,都是风餐露宿,难得吃到一餐正经饭,众人吃得格外的香甜。

年纪最小的昭仁公主吃着吃着开口说道:“这饭菜这么香,应该让父皇和母后也尝尝。”

众人闻言都是一僵。

他们都知道京师城破,崇祯和皇后肯定难以活命。只是这个消息对年仅六岁的昭仁来说实在太残酷了,所以并没有对她讲。

“昭仁真乖。既然昭仁这么喜欢,到时候我们把这里的厨师带回宫去,让他们做给父皇和母后吃,你说好不好?”长平公主打破了僵硬的气氛。

“恩。”昭仁公主得到了姐姐的夸奖,非常高兴,吃得也更加香了。

吃完饭,兄妹几人围坐在火盆周围听朱慈烺讲史书,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忘却痛苦的消遣方式。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朱慈烺察觉到他的到来,放下手中的书,轻声问道:“朱公公可有何事?”

对于这个朱公公,朱慈烺是非常感激的。要不是他,长平和昭仁必然会死在父皇剑下,酿出一幕人间悲剧。

所以哪怕朱慈烺知道朱公公是受人所指使,但是依然对他心存感激。

“启禀太子殿下,此间主人求见。”朱公公恭谨的回答道。

“哦?终于要见到正主了吗?有请。”朱慈烺开始紧张起来,终于要见到幕后主使了。

“是。”朱公公退了下去,并很快陪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来人三十多岁,非常雄壮,一身铠甲,明显可以看出是一名武将,这让朱慈烺稍微有点差异。

他一直在猜想幕后主使者是谁,能够布下这么大的网。宗室王爷、勋贵、地方督抚,乃至豪门大族也都在他的猜想范围之内,唯独没有想到幕后主使会是一个武将。

在朱慈烺的印象中,武将都是彪悍、粗犷的代名词,很难与老谋深算联系在一起。

这个武将来到朱慈烺身前,双手抱拳,躬身一礼:“臣辽南都督府都督鲁若麟参见太子殿下,见过诸位王爷、公主。”

朱慈烺听了鲁若麟自报家门,顿时一愣:“你是平辽伯?”

“臣正是。”鲁若麟点点头。

“太子殿下,应该称呼鲁都督为平辽侯了。不久前朝廷刚刚下了旨意,加封鲁都督为平辽侯。”朱公公在一旁提醒道。

“哦,哦,平辽侯请平身。”朱慈烺这才在懵懵懂懂中让鲁若麟平身。

“谢殿下。”鲁若麟马上就站直了身子,眼睛看向几位皇子皇女。

要说崇祯的基因还真不错,三位皇子长得都是一表人才,两位公主也是标准的美人胚子。

面对鲁若麟毫无拘束的目光,朱慈烺首先感到有些不太自在,开口问道:“这么说孤与几位弟弟妹妹是平辽侯安排人救出来的?”

“正是。”

“平辽侯用心良苦,孤实在是感激不尽。”朱慈烺的话里带着刺,毕竟鲁若麟早早谋划此事,难免不让人心怀疑虑。

“臣也不想这个准备能够用上,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要是皇上能够听从建议南下,臣即使有再多安排也无济于事。”鲁若麟略微解释了一下。

朱慈烺听了黯然。

确实如鲁若麟所讲,要是崇祯有勇气南下,肯定就不是这样的结局了。

“既然平辽侯能够将我们兄妹救出,为何不讲父皇也一并救出来?”朱慈烺咄咄逼人的问道。

“皇上目标太大,只怕很难成功。何况京师城破之时,皇上就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谁也带不走他的。”鲁若麟摇了摇头。

朱慈烺听了也无法反驳,这确实是崇祯的性格。

“既然孤与几位弟弟妹妹被平辽侯带到这里,不知准备如何安置?”前事责备再多也无济于事,还是要为将来打算,朱慈烺最担心的就是鲁若麟准备如何利用自己兄妹几人。

“臣也不知道。”鲁若麟摇摇头,“这种大事肯定要与朝中重臣商议才行。”

“朝中重臣?”朱慈烺讥笑道:“只怕此刻他们正跪倒在李贼面前高呼万岁呢。”

“臣说的重臣肯定不是那些屈膝投降的无耻之徒,兵部尚书陈新甲陈部堂此刻正在城中,想来由他主持大局是再好不过的。”鲁若麟知道以自己威望还无法让天下人信服,所以把陈新甲推出来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陈部堂也在城中?”果然,朱慈烺听到陈新甲也在,顿时大喜。毕竟比起鲁若麟,朱慈烺对陈新甲肯定更加信任一些。

“正是。”鲁若麟点点头,“可要臣将陈部堂请来?”

“速速请来。”朱慈烺焦急的说道。

“事关重大,臣要亲自向陈部堂细说,请殿下容臣先行告退。”鲁若麟提出告辞。

“有劳爱卿了。”这个时候朱慈烺对鲁若麟的观感比一开始就要好很多了。

鲁若麟离开后,朱慈烺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整个人已经瘫坐在椅子上,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可以说朱慈烺兄妹几人此时的性命都操作在鲁若麟手上,这种感觉让朱慈

铅笔小说 23qb.net

<=12目录+书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