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武侠仙侠>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100章 准备炸楼(一万七还愿,求月票)

第100章 准备炸楼(一万七还愿,求月票)

最后一次发这么大章节了哈,有的书友已经反应,这么长的章节不好订阅,看广告都不够。

好吧,是我自己顶不住了,发这么大章,是要扒层皮的啊!!

这两天欠下的盟文加更,一次性还清了。

——————(正文)

齐国君到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多了。

副食厂那边,前天签的承包合同,最终是以16万5千元的承包费用,拿到了副食厂五年承包权,比最初报价便宜了三万五。

折算下来,一年才三万多。

可以说,是以一个骨折价接的手。

而能以这么低的价格承包下来,主要还是齐国君要发展新兴农业产品的思路打动了上面的领导。

市里对副食厂转型,开拓新道路,亦是寄予厚望。

这两天,齐国君一直在副食厂那边和粮库进行交接。

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齐国君辞去了库管员的工作,需要与同事交接岗位。

二是,接手副食厂,也需要交接设备和厂房。

一退一进,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靠媳妇的关系才进来的临时工库管员,变成了副食厂的厂长。

粮库内部对于齐国君的这个身份转变,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为齐国君高兴,老齐为人老实,人缘不错,无论办事,还是工作,都没话说。觉得他终于熬出头了,说不定能干出点成就来。

当然,也有人暗地里泼冷水,靠媳妇活了半辈子,他还能干点啥?等着吧!没了政府福利,等着赔光裤子。到时再想回粮库当这个临时工,却是没那么容易喽。

千人千面,这世间最难掌控的,就是“别人的嘴”!

对此,齐国君憋着一股劲儿。

可惜又十分无奈,毕竟政府的文件一下来,副食厂等于凉了半截。

要不是唐成刚在后面撑着,吴连山几经核算认为没有政府订单,老哥仨也能撑下去,齐国君真的是心里没底。

说实话,做为一个老实人,齐国君现在还只是一个在基层岗位上打熬了十几年的普通工人,远没有达到后世可以独挡一面的地步。

他其实是很担忧的,可是本性使然,又不好表露,只能憋着。

那种压抑,无以言表。

接到老唐的电话,齐国君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兴奋成那个样儿,可还是放下手头的工作,载着郭丽华,直奔塑料厂了。

半路上,还碰到了齐磊和徐倩。

远远就看见一辆自行车上的两个人,齐磊正说着什么笑话,逗的徐倩一边不顾形象的开怀大笑,一边拍打着齐磊的后背。

那风景,让人羡慕又嫉妒。

但是,对于在这里遇到两个孩子,夫妻俩也不奇怪,刚刚唐成刚在电话里都说了,徐倩在这边。

错身而过时,齐国君自然地停下车,郭丽华也只是嘱咐齐磊,早点把徐倩送回家,别让家大人担心。

徐小倩甜甜地叫着叔叔阿姨,并说这就回家,请他们放心,然后挥手作别。

夫妻俩继续前行,没一会儿就到了地方。

还没进唐成刚的办公室,就听见里面,唐成刚正大声的和吴连山讲话。

“这闺女不错!这闺女是真不错啊!!有福相!旺夫啊!!要是和小石头成了,准没错!”

夫妻俩登时就迷糊了,这是说徐倩呢?

你说,这俩老不正经的,瞎说什么呢?

这事儿,郭丽华其实不只一次地和齐磊谈过,也郑重地警告过他。!

齐磊和徐倩现在算走的比较近,一起玩的比较好罢了,连处朋友都算不上,如果用大人的说法,顶说是有点那个心思,有点暧昧罢了。

可没到情情爱爱谁也离不开谁的那个地步,更不可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孩子才十六!

这是齐磊向他们保证过的,再加上齐磊这个暑假的表现,郭丽华其实是相信齐磊有这个自治力的。

怎么孩子还没怎么着,这两个爹却起上哄了呢?

推门而入,就见唐成刚和吴连山那两张老脸笑的跟一朵花一样。

郭丽华眉头一皱,“跟你们说哈,当长辈的别瞎开玩笑,倩倩那孩子....”

好吧,郭丽华不敢把两个孩子往一块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昨天她才听唐成刚说,那是徐书记的闺女,她妈还是二中的校长。

这样的家庭,让郭丽华有点发怵,更不敢往那方面去想了。

其实,郭丽华是很要强的,夫妻俩的日子虽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过日子不能比的。

有唐家、吴家在那比着,还有齐国君的一众兄弟姐妹,由不得郭丽华不要强。

可即便这样,她们家也算是老齐家里过得最差的了,顶多就是普通家庭。

时间长了,郭丽华的那种要强就成了普通人的倔强。

不求谁,也不羡慕谁,有自知之明,或者说过分的自知之明。

一听说徐小倩的家世,郭丽华其实心里挺忐忑的,一方面觉得高攀不起,另一方面又担心,你说人家家长要是知道石头和自家闺女这样儿,那得是什么心情?

尤其是接下来,听了唐成刚讲了徐倩和齐磊想出来的那个月饼券儿,郭丽华就更自卑了。

“我地妈呀,这丫头咋这能个(厉害,有能力)呢?”

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又开始占领高地了,觉得小石头配不上人家。

对此,吴连山吃味一笑,“嫂子啊,你就偷着乐去吧!”

他家吴宁要是有这命,那他老吴做梦都能笑醒。

那两孩子,他看是有戏的。

也不深说,精力还在这个月饼券上,对唐成刚道:“这个事儿我看行!”

唐成刚大笑,“当然行!而且是太行了!”

以唐成刚的眼光看来,这个月饼券绝对是打开副食厂局面的一大杀器,一定会有所作为。

由于二十年后与当下的偏差,齐磊可能还有一丝疑虑:

既然单位福利最后也是在员工手里变成了现金,那为什么不像后世一样,直接发现金福利呢?为什么还要让月饼厂再宰上一刀?

主要还是怕当下的人接受不了这种营销。

其实,这个担忧是多余的。在唐成刚看来,比齐磊还有把握。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一来,九十年代的东北还遗留着八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的体制构架和社会惯性。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习惯性地过节收各种福利商品,比如米面粮油、肉蛋鱼等等,就没有直接发钱的观念。

这一点,齐磊是知道的。但还有一点齐磊不知道,或者说知道的不清楚。

那就是,就算市委下文件让改革福利措施,很多单位也没有直接发钱。

因为这个钱不是正常的账面支出,而是来源于各个单位的自有隐藏资金。

在这年代,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小金库。

上到政府机关,下到企事业单位,哪家没有点私房钱?

如果没有,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单位快散伙了。

小金库的钱是没法走账的,这属于公开的秘密。

当然,大伙儿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乐于享受小金库带来的好处。

在这个年代,单位的吃喝报销啊,集体旅游啊,年节福利啊,资金来源都是小金库。

有的大单位、大工厂,不光单位里有一个小金库,下面各各部门儿,甚至车间都有小金库,区别只在于钱多钱少的问题。

但是,这东西人人都知道不假,却不能公开,万一出点什么事儿,那就是麻烦。

所以都还得收敛着点。

就像年节福利,没人敢直接发钱,万一被查到了,那就是一查一个准儿。

换成东西或者米面粮油,相对隐蔽一些,也是最稳妥的做法。

即便现在市委不让发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也是不敢发钱的。

这种单位的小金库,也只有随着后世体制越来越健全,监管越来越严格,才逐渐销声匿迹。

但至少在这个年代,还是盛极一时的。

可是话说回来,文件指示不让发实物福利,钱又不能发,职工们会没意见吗?总之是很难搞的一件事。

在唐成刚眼里,这个月饼券真是来的太是时候了。

吴连山对唐成刚道:“回头咱俩可以去联系一下,这不违背市委文件的精神嘛!”

“像是你我那些有合作,或者有关系的企业单位,都可以推销一下,说不定咱们真能凭借这个东西,打开困局!”

铅笔小说 23qb.net

<=30目录+书签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