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宋起关中> 第一百二十六章 声东击西

第一百二十六章 声东击西

那些狼烟并不如预警关中时的那般浓郁,看其颜色应该是郡县地方发现了小规模敌军。

“公子,是否需要末将前往抵御?”

沈田子依旧蠢蠢欲动,而座下的王买德却轻微摇头。

刘义真马上会意。

“沈将军稍安勿躁,如今长安才是重中之重。在没有打探到赫连勃勃主力的情况下,切不可冒然出手。”

沈田子挺直腰板,显然还想辩驳,但却被刘义真制止。

“给前线发令,若是有超过五百人的敌军出现要立刻上报。若不足五百,则由郡县自己组织府兵抵御。”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长安的大军,能不动,就不动!

更何况...

刘义真和王买德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

沈田子还有大用。

——————

就在长安中枢发号施令的时候,在北边的北地郡官府也忙碌了起来。

刚刚点燃狼烟的就有他们一份。

本地的府兵登高远望,发现了一支胡夏轻骑从东北方气势汹汹的斜插归来,这让很多人慌了手脚。

还好北地郡的郡守是由当地的郡望担任,倒也算是冷静。加上他们家族和傅弘之所在的傅家多有交集,也没什么投敌的意愿,反而是积极组织郡中士卒进行防守。

“快将武库中的床弩搬出来!”

“烧好金汁!”

“把石头都运往城墙!”

这郡守虽然不是什么善战之将,但守城之法却也了解个七七八八,在一番布置下,也算稳定了城内军心。

“来了!”

此时躲在女墙背后的士卒们看到了远处奔袭来的胡夏骑兵,一个个仿佛快要窒息。

这全因为他们都是今年才被征召入伍的新兵。

“李蛟,你躲我后面。拿箭好好射他们就行。”

“哈?”

城墙边上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排在队列中,各自安抚以缓解内心的恐惧。

“没事,你我都是长安人氏。在战场上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

说话之人长的五大三粗,一副典型的关中大汉的模样,名唤周吉。而与之相对的则是略显娇小的李蛟。

李蛟自女扮男装入伍以来一直小心翼翼的,担心自己被人识破。

可她的身材莫说和本来就健壮的男子比,就是和一般的村妇相比也要小上两圈,所以之前西征的时候她根本没被选上,反而是被发配到了北地郡。

而那周吉则是纯粹的运气不好被调到北地郡来,他自幼有股豪侠脾性见李蛟和他同是长安府兵,也是给予了不少照顾。

李蛟好奇的伸出脑袋向城外看去:“周大哥,你以前见过匈奴人吗?”

周吉摇摇头。

“没有不过我听一些老卒说匈奴人残暴尤胜于羌人。”

仅这句话就够了。

羌人的残暴就让关中人民叫苦不迭,比羌人还残暴的家伙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你们两个干嘛呢!”

终于有长官发现二人的窃窃私语,二人连忙闭嘴不敢多言。

匈奴人越来越近,而且速度没有衰减之势,这免不得让守城之人一头雾水。

“匈奴人莫非要用头把城墙撞破?”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这队匈奴骑兵要坐什么。

他们并未在郡城前有任何的驻留,而是直接跃马扬鞭绕开了城池!

不好!

北地郡守自幼生活在关中,自然知道对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要破坏后方的村庄!”

虽然官府数天前就发布了公文要求各家各户抢收粮食,但因为时间太过仓促,还有不少田地并未完成收割。

更何况。

村庄的守备力量和郡城、县城相比完全就是渣渣,只有一些乡勇而已。

“郡守大人,怎么办?”

有蛰居在城内的北地郡小世家家主同样担心自己家的田地,乌泱泱的围到郡守府前面请求郡守出面解决。

但郡守的态度异常坚决:“决不能出城!这是骑兵惯用的骚扰战术,一旦北地郡城空虚,那我等才是真的大祸临头!”

还有世家想谏言,北地郡守干脆下令将郡守府大门紧锁,就是不理会他们的叫嚣。

但一连几天。

随着城外出现的匈奴骑兵越来越多,周围农庄的火光越来越多,还是有人沉不住气了。

一群世家的庄客集结在一起,拿着棍棒砖石来到紧闭的郡守府前。

“开门!”

“郡守在里面不管百姓死活啊!”

“天杀的!真的是狗官啊!”

这群人也没有过激的动作,就是在门口闹事,哭丧的声音大到穿透了整个郡守府。

“这帮混蛋!”

今天来郡守府轮值的正是李蛟这一队府兵。

“当初训练我们的北府兵校尉教导我们时特地说明了面对骑兵侵扰四周切不可轻举妄动,不然有危及中军之祸。这帮读了半辈子书的老爷门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李蛟身体不行,但脑子却格外聪慧。

训练时的教导她记得一清二楚,所以此时她也理解郡守的命令。

让她疑惑的是为何自己一个训练了几个月的小兵都明白的浅显道理,这些老爷们怎么就不知道。

“唉。”

周吉听了李蛟的话叹了口气。

“他们有何尝不知道若出城救援会让郡城陷入危险的境地。”

“只不过在他们眼里,他们那几石麦子要比一城之人的性命重要的多。”

李蛟愤怒的挥动有自己两个高的长矛让围着的庄客退下。

见有府兵来赶,这些庄客明智的后退了几米远。

但等李蛟他们稍一挪步,他们便再次围来上来,对着郡守府的大门痛哭。

或许是他们的哭声太具感染力,让城内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也以为郡守是在避战。

而现在这个年代,睡觉还没个乡下亲戚?

一想到自己的亲戚会因为郡守的不作为而丧命,这些百姓也围了上来,怒骂着闭门不出的郡守。

此时的北地郡守面色蜡黄的盘坐在一间静室中。

可惜这静室挡得住外界的噪声,却挡不住他心里的烦恼。

“当当。”

静室的门被敲响,让北地郡守皱起眉头。

“是谁?”

“儿啊,是为娘。”

北地郡守这才起身将门打开,外面是一个穿着朴素的老妇人。

“娘,你怎么来了?”

老妇人叹了口气。

“还不是你的那几个叔叔,他们都让我来求求你,让你出城御敌。”

北地郡守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起来。

“娘,非孩儿不愿意出城,实在是城内府兵捉襟见肘。”

“儿啊,你莫要哄骗娘。他们都说城内少说能动员五、六千人呢。”

唉。

他露出无奈的神色。

“娘,我乃朝廷之郡守,非世家之郡守。”

“城里的士卒动一点少一点,那些我留下的士卒都是为了防备赫连勃勃突然来犯。这些兵在,我北地郡城就能撑到长安援兵到来,若这些兵没了,我北地郡城内数万百姓怕是无一活口啊!”

郡守苦口婆心的解释,但老妇人则留下了眼泪:“儿啊,非是我这老婆子逼你,实在是因为你三嫂还在城外庄园。”

“你三嫂在你年幼时可没少接济过你,现在你却见死不救,这让我这老脸该怎么和你三哥交代啊!”

老妇人越哭越伤心,到最后甚至跪倒在地上。

北地郡守也哭着跪倒在地上:“自儿担任北地郡守来,日夜为百姓操劳。听闻匈奴来犯,更是已经三日不曾眠,三日不能食。”

“如今吾等血亲在城外,但匈奴大军也在城外啊!”

“还望母亲莫要逼的儿不忠,更不要逼的儿成为这北地郡城的罪人啊!”

老妇人听完,指着北地郡守结结巴巴的说不出一句话,最后一口气没上来更是晕了过去。

这下惹得郡守府是鸡飞狗跳,而北地郡守内心更是陷入自责。

“也罢,我就派我的亲兵悄悄去把三嫂她接来,不然母亲这样...亦是我这个儿子不孝。”

于是趁着夜色,北地郡守的亲卫便悄咪咪的出了城门。

不到两日,他们就将北地郡守的三嫂带来。

北地郡守的母亲总算是露出笑颜,而他自己也松了口气。

铅笔小说 23qb.net

<=09目录+书签0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