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乱穿是一种病> 第十章 会议

第十章 会议

今天是……来园区的第六天了。

早上醒来的时候,程成说道。

也是自己拥有这具身体的第七天,整整一个礼拜。

早上他被通知,参加了一个会议。

大概是因为他连续一个礼拜没有离开的缘故,和之前的方一鸣林晓一样,他被安排了一份工作。

给新来的做登记。

这是个苦差事,之前他来的时候,看方一鸣和林晓给自己做登记,觉得他们俩很神秘,身上似乎都笼罩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光环。

但换成自己来做这件事,他觉得……

真的很无聊。

每天都重复跟一些陌生人说一些重复的话,谆谆告诫他们要遵守这里的规章制度,没有想好不要逃跑,外面的世界很危险,有情况跟组织反应……

但到了第二天,该跑的,基本上都不会留。

这让他感觉自己很沮丧。

但他也明白这些工作的意义,不管是那些新人,还是对自己。

一方面,对那些陌生人,因为自己和他们有过一样的意识置换经历,所以自己出面来说,会比较有亲和力,言语也会显得真诚。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来说,那些第二天一个不剩逃跑的参与人员,其实对他也是一种提醒。

很多人第二天都会想方设法打110和园区取得联系,电话录音都有……

大部分打电话回来的人,都是那些再次“穿越”不满意的人。

所谓的穿越,本质上是置换,或者说,是交换。

无条件的交换身体,以及身体附带的一切,包括健康的身体,财产权,身份的职业权力……

而这个交换过程,是自由的,也就是说,你只可以跟那些想要交换的人交换。

按照方一鸣的说法,他在第一次跟林晓交换之后,双方其实就很仔细的讨论过这个问题了。

基本上,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超越他们当初讨论的范畴。

当然,比他们更聪明的人全世界到处都是,方一鸣他们俩刚来园区的第一天,就在内部交流会议上,听到了类似的言论。

这种说法的主要意思是,意识置换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大家是纯粹出于新奇和好奇,但是只要过上一段时间,也许几天,也许一周,或者更长一些。

总之,当大家开始摸清楚这种交易的规则之后,大家肯定会意识到,这个意识置换的游戏是有风险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在这个游戏代表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总之,第一批清醒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肯定会在意识置换的某个环节,退出这场游戏,就好像炒股的人,在股价达到他某个心理价位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套现离场了。

但意识置换的游戏并不会马上消失,因为这个游戏规模还在扩大,还在有不断的新人正在加入这场游戏。

于是就会出现不断套现和不断加入的人。

但一个社会现实是,高价值的人在整个游戏里必然占据少数,中低价值的人才是主流。

可能加入一百个人,对整个游戏提供的价值,还不如一个套现离开的人。

这个游戏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参与游戏的人也会不断降低他们的期望标准。

很讽刺吧,当穿越成为一种普遍行为,穿越者们也不能避免被经济规律支配——这简直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经济现实。

方一鸣和林晓讨论这个话题仅仅是因为键盘嘴炮的乐趣,但是园区里,甚至国家相关智库讨论这个,那可就有着非常现实的考量了。

据说现在已经有规定,所有官员现在起,每个月都要接受一次脑部CT扫描。

已经发现了一批开始病变的官员了,也有坐实置换过的……

很多事情暂时还只能冷处理,但是时间已经迫在眉睫。

光靠网上删帖,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

今天早上又有了一桩新闻爆料,一个70多岁的地产大王,昨天被爆把自己房子里所有的贵重物品都拿去做了抵押,所有的钱又去买了电子货币,家里人第二天发现以为被盗去报警,结果发现老人根本不认识自己,怀疑得了失忆症……

记者们自然只能报道失忆症,但他的子女们可不接受这个解释,他们不知道从什么渠道了解到了一些信息,怀疑自己的父亲被别人“穿越”了,正准备去打官司拿回自己的“损失”。

类似的案件其实已经不少了。

只是舆论被管控罢了。

吃过午饭,程成被告知下午去旁听一个会议。

方一鸣和林晓他们也去。

程成有点开心,这说明自己也跟方一鸣和林晓一样,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方一鸣和林晓却没他这么乐观:“你可能比我们更快成为他们自己人。”

“为什么?”

“因为你的实验,你的考验,已经结束了,”方一鸣说,“我们的……听说过沥青实验吗?”

程成当然听过,就是拿沥青放在漏斗里等着它落下去,据说做了一百年。

“我们身上就是了……”

程成倒是也知道他们俩参与的实验项目,就是意识互换项目——每天要做的,就是睡眠里互换意识。

这个实验的目的……说穿了,就是看看这种意识互换的稳定性,或者说,极限在哪。

他们现在已经连续十天多稳定互换了,梦境里也没见过其他人,但这还远远不够。

在科学家们还没找到这种疾病的原理前,这种观察实验是没有止境的。

会议的开始时间是下午2点钟,中午12点开始,园区里就陆续不断的开始有车辆进入了,好几辆还是大巴车,一车一车的人进来。

他们三个人都还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会议,进入会场之后,才发现会场已经密密麻麻坐了几百号人了。

他们还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原来以为所谓的旁听,就是随便搬把椅子意思一下,结果发现面前还放了麦克风。

三个人面面相觑。

周围的人看着都不陌生……很多人的脸看着还有些熟,再配合看他们面前的名字……

方一鸣是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似乎很多名字都很熟悉。

程成对这些面孔不太熟,但是每个人进来前都要接受全身扫描,这个细节他是注意到了。

一直比较喜欢开玩笑的林晓今天话也少了,只是不断在人群中辨认一个又一个人,辨认出来就去拍方一鸣肩膀,来人挤眉弄眼的。

大概是这俩人意志置换的次数多了,光靠眼神就能聊天。

两点整的时候,随着麦克风里传来的一声:“时间到了,大家安静,我现在宣布会议开始。”

这么大的会议,连一个正式的名称也没有。

但其实发下来,放在他们面前的会议议程上是有的,全称是“XXXX共和国XX省戒严听证会”。

会议议程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全国戒严的必要性讨论。

第二条,全国戒严的具体实施办法。

这是听证会,所有的细节其实已经都有了,只是通过这种会议,在全国广泛的听取意见,尽可能的完善。

这肯定是大事。

这样的会,全国各个省市都有。

程成还不是很能理解戒严这两个词的意思,不过林晓给他用四个字就做了精确的解释:“敌我甄别。”

敌,我。

会议室里暖气开的很足,但程成还是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必要性讨论很快就结束了,因为这没啥好说的,光是3X病毒的传染机理到现在还没找到,这就够可怕的了,普通人要验证自己得没得病去做个CT就行。

这个时候再不戒严,社会秩序真的有崩塌的风险。

现在正在讲的是具体实施的手段。

负责讲述戒严方案的据说是一位将军,正在说明戒严的几个大略原则:“凡是能够接受组织建议,承诺不再随意置换的,继续观察;已经确定置换期间有故意的非法行为的,公示身份信息;舆论上,我们不能跟那些老外一样,言必称外星文明入侵,末日病毒,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手段,有一说一;这是一种异常的生理状态,超出人类目前所能了解的范畴,没错。但这种状态的来源是未知的,目的也未知,这就跟地震、火山龙卷风,这些自然灾害一样,都是人力不可控的范畴。宣传中不要强调这种病的危害性,其实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什么危害么,都是我们自己吓自己,而要更多的强调这种病的可控性,只要你不去按按钮,日子照样过……”

方一鸣和林晓在下面用笔在聊天吐槽:“政府永远是当保姆,把民众当小孩子一样安

铅笔小说 23qb.net

<=11目录+书签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