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皇明皇太孙> 447 吃螃蟹的人

447 吃螃蟹的人

作为锦衣卫,宋忠可以说比较有觉悟的。或者说他们这样特殊的身份,都需要有觉悟。

他们就是天子鹰犬、爪牙,他们很多的工作内容就是得罪人,是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如果遇到了皇帝心慈手软,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结局。要是皇帝卸磨杀驴,也不需要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样的事情很常见。

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是有着足够的危险,可能也不会善终。只是想到锦衣卫的权力,想到可以有着的风光,还是无数人趋之若鹜。甚至有些人也是有着侥幸心理,说不定那些不好的事情,就不会在他们身上发生呢。

更何况,现在的大明朝锦衣卫指挥使,看起来是可以有着一个不错的结局。

想当初毛骧是多么的风光,让无数文武百官闻之色变。就连权势滔天的胡惟庸,也可以说是毛骧‘扳倒’的。虽然毛骧只能远赴海外,但是好歹还是活着,子嗣也得以留下来。

而蒋瓛呢,只能说时运不济。先皇没能登基,蒋瓛也只能‘改换门庭’。好在现在也是提督东厂,看似是走了一些弯路,不过好歹也是位高权重,还是有些念想。

作为皇帝,朱允煐寻常情况下是比较好说话的,对于文武百官也是比较尊重。起码表面的尊重,朱允煐还是要给的,这也算得上是他的特点吧。

但是宋忠这样的家奴,朱允煐很多的时候不会和颜悦色。尤其是宋忠这样的身份特殊,时不时的敲打才是应该的,可不能给这些人任何翘尾巴的机会。

要不然的话,这些人就会猖狂。当初整治锦衣卫,除了他们办的脏活差不多完成,也是因为锦衣卫行事太过嚣张,这些人多少也是有那么些天怒人怨, 以及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所以现在的宋忠, 也只能跪着。因为他面前的是皇帝, 是一个越发适应了封建皇帝身份的英示皇帝,一个被不少人认为有早慧、擅权谋的英明皇帝。

居高临下,朱允煐看了一眼宋忠就问道, “哦?都回来了?”

“船已经在天津卫靠岸,捕得三百五十名青壮。”宋忠立刻回答, 这些事情他心里有数。

朱允煐面不改色, 随口问道, “这些个数字,可还准确?是在天津卫上岸的是三百五十青壮, 还是说抓了三百五十个,但是有些个折损?”

宋忠头更低了,但是声音还是很清晰的, “回陛下, 是三百五十名青壮在天津卫登港。”

有些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三百五十个登岗, 至于说抓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死伤,或者是在路途上有一些没挨过去的, 这就不需要在皇帝面前多说什么了。

甚至那些个抓捕这些人,会让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等等,实际上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皇帝要看的是结果, 一个看起来还算不错的结果,其他的暂且可以不用多考虑。

很明显朱允煐没有什么道德洁癖, 他就是一个无比务实的性子。难听一点的来说,朱允煐是一个功利的性子, 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性。

而这些事情,大家或许也知道, 尤其是宋忠这些人,更是清楚这些。

朱允煐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是在哪捕获的?”

宋忠连忙回答,说道,“回陛下,是在湓亨国所获。都是一些野人,衣不蔽体、不识王化。底下的人也说了,绝不是藩国子民。”

湓亨国,也就是在马来半岛,一个小国。而哪怕是小国,也是大明的藩属,起码表面看起来是这样。至于说有没有及时的纳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朱允煐之所以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下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果一些藩国对大明的态度不好。一方面可能说感觉到了大明的威胁,最主要的是朝贡的体系变了。

以前的朝贡,基本上是送上国书称臣纳贡就好。与纳贡的那些东西相比,可以得到丰厚好多倍的回报。更何况就算说称臣,实际上那些藩国国王该如何还是如何,不一定在意明朝。

可是现在呢,纳贡就是纳贡,大明朝基本上很少给与赏赐。

这样的亏本生意对于一些藩国的国王来说就做不得了,他们称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在大明的那些赏赐的份上。大明朝不给赏赐了,纳贡什么的自然也就不积极了。

朱允煐微微的点了点头,看起来做得还算不错,没有因为‘天高皇帝远’就胡来。

有些藩国和大明离心离德,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表面的体面, 还算需要注意一下。

哪怕现在看起来是有着半官方性子的队伍去那些藩国捕奴,可是也不好大张旗鼓。还是要稍微的低调一点,除了朝廷方面坚决不承认之外, 少不了的也是要去热带雨林抓些野人。

实际上现在东南亚地区很多的小岛上都是一些野人, 那里的一些小王国本身就算很小的规模。而那些地方的一些土著野人,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家国概念,基本上还算氏族、原始社会。

不要说现在是大明朝了,就算是数百年后,很多的地方也是几乎没有开化。

朱允煐平静点头,随即说道,“如今辽东也开始变寒,莫说那些野人了,就算寻常大明子民,也不见得能承受。且将那些野人安置在山海卫。”

山海卫,也就算以后的山海关。

虽说在隋朝的时候,这里就是渝关关城,到了大明的时候,徐达更是在这里。在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实际上现在还算不上,毕竟山海关虽然比较雄伟,只是也没有那么夸张。最主要的是大明朝的数次北伐,早就让鞑子追亡逐北,暂时没有太大北边来的隐患。

宋忠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就不能多发表建议。哪怕山海卫那边也是足够靠北了,可是总好过直接将那些野人送去辽东的苦寒之地吧。

实际上宋忠心里也是嘀咕,他其实也是知道大明朝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气候不同。但是他手底下的那些锦衣卫可是送来情报的,对于热带地区等等,宋忠就很难理解了。

谷攌

说到底,还是时代的局限性,是因为现在的信息还不够爆炸。

宋忠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只要办好了皇帝交待的事情,这也就足够了。

在宋忠离开后,朱允煐小声自言自语,“我,到底是放出开了什么样的恶魔啊!”

以后的史书上,说不定会有一些记录,说不定朱允煐就要成为遗臭万年的存在。只是他也就算稍微的嘀咕两句就算了,他做好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

哪怕大明现在不缺少土地,可是朱允煐需要提前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些基础。将北大荒,稍微的给开发出来一些。这样后世子孙土地不够用了,大概能想到辽东这块宝地。

大明的子民不能去这里受罪,那朱允煐也只能用一些看起来极其不光彩的手段去开发这些地方了。良心不安什么的就算了,朱允煐没有那么伟大,没有想着‘世界大同’。

只要大明富强就好,只要华夏能够持续强盛,这对于他来说也就足够了。

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那么特别的在意了,这一点朱允煐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该如何做,他清楚。更何况就算有人骂,以后朱允煐也听不见啊。

还是继续办公吧,这对于朱允煐来说更加重要,这也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应该有的品质。

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武英殿外,王承恩自然也看到了。哪怕双全是老朱的贴身太监,说曾经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是现如今想要进武英殿,该求见还是要求见。

在听到王承恩的传告后,朱允煐微微点了点头。双全这个时候过来,自然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要是没有老朱的旨意,给双全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擅闯武英殿。

看起来老朱的消息还是非常灵通灵通的,朱允煐这边知道了消息,老朱也就知道了。

“让皇爷爷准备好晚膳吧,就说咱这边还有些折子没批好。”朱允煐指了指案头的奏章,对双全说道,“今个让太子回东宫吧,有些事情太子不好听到。”

双全连忙说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今个就在东宫。”

看起来老朱也很清楚,有些个事情还是不适合小小朱太早的接触。说到底就是小小朱的年龄太小,有些事情也是过于阴暗,甚至是所谓的有伤天和,就不让小小朱现在就接触吧。

保护好皇太子,这绝对没什么问题,不只是老朱在意这件事情,皇帝也很在意这件事情。

回到乾清宫的双全自然是赶紧禀报,而老朱微微皱眉,“皇帝的案头有很多折子?”

“回皇爷,陛下案头的折子很多。”双全连忙说道,“奴婢也不敢乱瞧,只是以奴婢看来,陛下还有数十份折子没有看。

铅笔小说 23qb.net

<=13目录+书签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