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轻小说の>茶道少主的京都出走> 第一卷 逆雨向前,粗茶一服! 第九章 和尚遗名字之段

第一卷 逆雨向前,粗茶一服! 第九章 和尚遗名字之段

雨天时派报特别辛苦。安全帽外出去的视野会变差,机车轮胎也容易打滑。怕被淋湿而以塑胶布覆盖的报纸也和平时不同,变得很难搬运。派完报后,身体一些地方莫名僵硬。而这两天雨一直从早下到晚,连心情都受潮了。

好不容易送完晚报从派报所回来时,正巧哲哉提早结束练习正要回去。

「是要看屋呀,有个客人说无论如何非要今天去看不可啊。」

原来如此,难怪虽然今天是来练习的日子,却难得地穿着衬衫和轻便的长裤,似乎要直接去工作。只见哲哉黯淡地叹气说明明是难得的假日。

「呐,话说回来,我们的茶会最近怎么了?完全没人在约呀。游马同学,你去不稳先生那儿问问。」

自己去问不就好了?游马边想边随便应了两声。拿着脱下的湿漉漉防风夹克,只觉得没劲,反驳什么的也只觉得麻烦。

「你要去不稳先生那儿呀?」

志乃从茶室里探出脸来。

「我正好试做了水无月(注105),替我带过去吧。毕竟老拿人家的也不好意思呀。」

「我不是要马上去……」

「快一点比较好,不然会变硬呀。等等啊,我马上包起来呀。」

才刚回来就马上被赶出去。尽管觉得无奈却毫无反抗的力气,于是游马撑起了伞。

寺院书斋里遍地习字纸,只见不稳拿着毛笔专心挥毫。根据夫人所说,因为雨天不能打扫院子,于是不稳便一直是那模样。

「这是在写什么?抄经?」

看来像是罗列着汉字的抄写。

「是圜悟(注106)。」

游马虽然发问但没什么兴趣,于是视线朝着外头游移。雨流过窗子,另一头只有厚重的云层。不稳边将毛笔在砚台上沾着边问。

「外头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呢?」

根本没什么声音,只有雨声而已。

「就只是下雨。」

不稳喀地轻轻放下毛笔。

「镜清问僧,门外为何声?僧答,雨滴之声。」

「啥?」

「有一天,一名叫镜清的师父问年轻僧人,『外面是什么声音?』年轻僧人回答,『是雨落下的声音。』」

不稳手指着的壁龛上挂着写有「雨滴声」的字轴。游马不晓得该说什么好,只觉得莫名其妙?

不稳再度拿起笔,回到抄写中。

夫人将游马带来的水无月和茶一起端来。嘴巴一碰到烫口的煎茶时,游马全身颤抖了一下。身体似乎比自己以为的还冷,说起来好像还有些发烧。

不稳那儿溜出了一张纸,上头写着「草里汉」。

「这是什么?」

「『草里汉』,总之,就是毛头小伙子的意思。」

又有一张,是「明 珠 在 掌」。

「这指的是每个人都有颗玉珠,若不去琢磨便没有意义。」

接着又来,是「卧龙」。

「这是耐心等待有天要登天的龙。」

游马边咀嚼边捡起纸。

「不稳先生,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的吗?」

如果送点心来还要被说教,那可令人受不了。

「不,在下没那个意思……那么,这个如何呢?」

于是不稳又写了一张并递给游马。「日日是好日」。

「这个的话您应该晓得吧?可以念成にちにちこれこうにち,或是ひびこれこうじつ。」

这可就在一些地方看过了。

「意思是每天都是好天气。」

「不,这不光是天气的意思,而是还有更深的含意。」

「不稳先生,你不会想要开始说明那所谓更深的含意吧?」

「咦?」

「我只是听志乃小姐的话拿点心来,还有点头痛。虽然不好意思,但我这状况实在不想听太难的话。」

「不,在下想说的,只有这些话皆出自一本名为『碧岩录』的书。请问您知道这本书吗?」

游马又咬住一块水无月,接着摇摇头。

「我就是讨厌去记那些东西才离家出走的喔。我想您应该知道。」

「……这样啊,您不知道啊。『碧岩录』是对数百公案加以注释,也就是说,对禅僧而言是像教科书或参考书的读物。」

「我就说不用跟我说明那些了。」

「可是您一开始问了吧?说这是什么。」

啊啊,原来如此,是那么回事啊。不稳正在抄写那个叫「碧岩录」的东西。

「不,有点不同。整理『碧岩录』的是一名叫圜悟克勤的禅师。在下抄写的是这位大师的墨迹,但并不是『碧岩录』本身。」

圜悟克勤是中国宋代的禅僧,他是临济义玄(注107)的弟子的弟子的弟子的门下的弟子。圜悟的弟子的弟子的弟子的……弟子的时候,临济宗传到日本,所以圜悟在日本的禅林也是非常受到敬重的高僧。

「如今不论参加哪一场茶会,都理所当然地挂着写有禅语的字轴,但最先挂挂轴的是哪位呢?」

「不知道。」游马的头歪向一边。

「是珠光。在那之前,茶会上几乎都挂画。珠光是第一个挂上高僧墨迹的人。而他挂的,正是圜悟的字。据传,珠光说那是从一休宗纯那儿得到的。」

「一休指的是那个一休和尚?」

「没错。」

「耶——茶的开始是从一休和尚开始的啊。」

「也可以这么说吧。」

「所以茶人才会那么喜欢玩临机一动啊。」

不稳「咳」地清了清喉咙。

「不,那是……在下说到哪了?啊啊,对了,圜悟墨迹是作为对珠光的认可证明,因而从一休禅师那得到的。也就是承认珠光通过修行了。」

「所以珠光也变成机智博士了。」

「玩笑还请适可而止,那当然是指禅的修行。请听好了,那贵重墨迹是中国古代的高僧写的,从老师手中传承、作为对过去修行的认可。将那墨迹挂在壁龛并点出来的茶会是什么样的呢?会是消遣的茶吗?」

游马也觉得那应该不是消遗的茶,而是充满专注心意的茶。

「所谓的墨迹,原本就是有那样的心态才能挂的。那是表示自己的修行达到何种法统的证明。有时是仰望先人们的背影,而有时也会正面对峙吧。春天是『一华开』,夏天是『雨滴声』,全年皆能使用的『日日是好日』等,我认为原本并不是这个用的。如此将禅学带入茶席的第一个人物是珠光,而当时挂在那儿的就是圜悟的墨迹。圜悟传到日本的墨迹不少,但传说其中由珠光自一休手上接过的那幅圜悟墨迹,才是茶席挂轴的第一字挂。」

「那就是这个?」

「……听说是那样……」

音调有些变得低沉。不稳从方才起便一直抄写的,是某展览会的图像照片。他把那些放大影印,像是范本般地临摹起来。旁边还有其他的影本。问那些又是什么,说也是圜悟,不过,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同的笔迹,教人很难同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然后?你为什么会开始做这种事啊?」

「是的,因为今出川先生拿来了一个有些意思的物品。」

幸麿那儿大约在一周前接到风林堂的电话,说是有个东西想请他看看。

风林堂的主人在那之前没多久,才前去伊贺上野的民家收购。由于改建住宅,因此想把一些来历不明的古董脱手。说到伊贺就是忍者之乡,而那户人家和名门藤林家有深厚的关系,说不定会有忍术秘笈「万川集海」的古老抄本,因此风林堂便怀着期待前往。那本书似乎在那业界中无人不知,有如忍术的百科全书。已有客人表示如果真出现了便要买下。

事实上,整顿该町的行政单位为了忍者之乡的观光资源,早已将比较重要的物品搜光,因此风林堂没有什么重大发现。顶多只有一把模仿忍者所用、将刀身涂黑的短刀。

风林堂的主人脑海中浮现出「万川集海」,因此除了刀剑类,也会注意书画。然而,他马上就知道这番期待是希望微渺。这个家的代代当家看来对书画没兴趣,保存状况极差。别说保管了,根本就是把这些当垃圾。箱子里看来尽是被老鼠啃过的物品,若不是因为工作,应该没有人想碰吧。之前似乎已有专家来鉴定过,因此几个尚称有价值的东西早在那时被带走了。换句话说,留下来的是垃圾中的垃圾。

风林堂不想要那样的东西,但是委托者希望能将仓库清空。而且光只一把短剑的话,开去的车仍是一片空荡荡,于是用十分低廉的价格全收下了。风林堂心想,将这种东西带回店里,根本是把虫子带回去。就算是名家真迹,这种污损又有谁会买?里面的东西全都只能拍拍灰尘后带去跳蚤市集卖。

之后有空闲时,风林堂便将那些东西展开大致瞄一眼,一如往常地写着标示牌。基本上得标明这是某某人的某某作品。正当进行这工作时,在一张挂轴上看到「圜悟」的名字。虽说这不是风林堂的擅长领域,但至少听过圜悟的名字,只不过不曾真正见过。说起来这不该是会被丢在那种地方的

铅笔小说 23qb.net

<=10目录+书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