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庆余年2天下太平> 第一百六十一章 返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返程

范闲平静地坐在了马车上。

二皇子敲了敲门,示意可以离开了。

参将牵着马车,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马车直接牵往大军之中的方向。

王启年和一众人骑着马看着面前的一切,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大人说不会。”高达说道。

“邓子非。”王启年低声说道。

“下臣在!”邓子非直接骑着马到了王启年的身旁,“王哥,怎么了?”

“吴涯他们在哪儿?”王启年问道。

邓子非当即明白了王启年的意思,他说道,“手中有军法令,打出之后,不出一盏茶的时间他们就能到。”

“随时准备,听我的口令。”王启年说了一声,脸色严峻地看着面前的形式。

“口令是什么?”邓子非问道,“没规定过啊。”

“我……”

……

马车停留在了两支队伍的中间,停下来了之后,双方的人并没有任何的动静,他们互相看着对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样子似乎下一瞬间就要开始对战。任风吹草动,谁都一动不动。

也就是众人目睹的瞬间,几个人从队伍之中走了出来,他们搬着一个四方桌子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行人,手中拿着的东西,竟是锅碗瓢盆之类的,还有毛毯,食物。一只拔干净的羊,一架子已经晒干的肉,还有酒。

王启年这边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二皇子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而马车之中仍然是寂静,范闲不说话,那二皇子则是在看书,他读到了一处有趣的地方,先是笑了笑,随后面色再次平静了下来,继续自顾自得读了起来。这一切似乎非常得平淡祥和,双方根本没有任何的交流,看上去其乐融融。

过了半晌,门外有人说道,“二皇子殿下,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了。”

二皇子并没有任何的答复,而是继续将面前这一章节看完,之后这才将掖好,放到了一旁的座位上,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吸了一口气,这才说道,“范大人,请吧。”

“二皇子殿下,请。”范闲伸手示意,但是并没有给二皇子面子,自己直接跳下来了马车,也没有给二皇子拉帘子,这才是范闲的办事儿风格,他跳下了马车这才发现自己并不在二皇子的营地之中,而是在两军的面前。

“范大人,这边请。”一个侍女走到了范闲的面前,对着范闲说道。

范闲一挑眉,不知道二皇子这是要做什么,但是仍然没有丝毫惧怕的,他便直接跟着那侍女走了过去,面前是一张归置好了的餐桌,桌子上面有一个火锅,虽然比起那天范闲的铁锅要小的很多,但是菜色显然要丰富了很多,光是菜品就放了整整的一圈。

两个矮脚凳子,下方是厚重的毛毯。

范闲走了过去,按照侍女的招呼,坐到了凳子上,他背朝着自己的队伍,面朝着二皇子带来的西陲边关的守备军,他也不怕什么,只是平静地坐在凳子上,金色的盔甲从旁边滑落下来。

此时的范闲,将头盔摘了下来,放到了自己的脚边。

之后二皇子也到了,他银盔银甲,如同一个战神一样出现在了范闲的面前,平静的入座之后,也同时将头盔卸下,放到了自己的右脚边上,看着范闲,说道,“有来有回。”

“那我不客气了。”范闲也不管他说的是什么,直接拿起了面前的筷子,吃了起来。

二人就在这千军万马之中,吃起了火锅。

相望无言。

谁都没有说话。

范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活。

二皇子也跟着吃了起来,如同在抢食,如同在捕猎。

二人没有对话,没有交流,没有撞杯,没有说往锅里添点水。

很快,锅里面的水烧干了。

里面只剩下那些食物,被贴在锅壁上面,半生不熟。

范闲看着锅里面的食物,再次看了看二皇子。

而此时的二皇子将头盔戴在了头上,看着范闲说道,“我吃饱了。”

这顿饭,没有调料,没有范闲所带来的盐巴,没有火锅底料,只是清水煮白肉,二人吃了五斤多,现在下面只有烤糊了的肉,只有干了的菜丝。

范闲看着二皇子,平静地说道,“你没吃饱。”

谁都没有多说一句话,而二皇子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范闲直接将身旁的酒倒在了锅里面,重新将身旁片成片儿的羊肉,放到了锅里面。

这可是酒水。

咕嘟咕嘟的声音发了出来,范闲闻到了空气之中的酒香。

显然二皇子没有吃过用酒煮出来的火锅,看着范闲香喷喷的吃了起来,他不得不说有点馋了。

“我说了,你没吃饱。”范闲指了指面前的锅。

二皇子看了看范闲,看了看锅,他再次拿起筷子,伸入了锅中。

可是这一个动作做出来的瞬间,范闲单手提起了自己的头盔,站了起来。

“我吃饱了。”范闲说道。

二皇子僵持在了原地,他的目光没有离开锅,他看着血呼啦擦的肉,又闻到了那股酒香,他的目光之中似乎有些遗憾,又有些忌惮,最后还是悲怆更加多些。

“肉就这么多,留给你了。”范闲说罢,戴上了头盔,金色的将甲在天空的照耀之下,在黄土的平原之上,异常的耀人,明晃晃的光芒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没人能够靠的近,也没有能够看得清。

“你是一个阴暗的人。”二皇子忽然说道。

“可是我却穿着最闪耀的将甲。”范闲说道。

“这是生死符,还是招魂幡?”二皇子问道。

“是钓鱼。”范闲轻蔑地笑了笑,“你以为我是鱼饵的时候,我其实是鱼竿,可是你认为我是鱼竿的时候,其实……我是鱼饵。”

二皇子的眼神之中出现了杀意。

“你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范闲丢下了这一话,彻彻底底地头也不回,走入了自己的队伍之中。

而二皇子将面前的锅里范闲没有吃的那块肉,夹了起来,送入了口中。

随后,在众将士面前,将那块肉吐在了地上。

深秋的庆国是莞尔的美丽。

曲涵略带精致的面容在范闲进入梦乡之前,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青自从接上陶徐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马车之上,范闲也知道是为什么,便没有去管。反而是陶徐还是经常到马车的附近,能多看一眼范闲就多看一眼,想来不知道他得到了多大的满足,反正是表情充满了舒爽。

使团的行进速度并不是很慢,再加上马匹充足的情况之下,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了沧州的境内。范闲第一步踏足沧州境内的时候,一队伍的人已经出现在了由北上进入沧州之处的入口候着了。

带队的人是范闲认识的人,曲涵刚刚见到这个人的时候,还发出了不小的动静和惊呼。范闲到时见怪不怪了,他迎了出来,对着面前的崔大龙也是微微一笑。

此时的崔大龙眼睛都已经笑出了花,他倒不是像以往那般的傻笑,而是一本正经的殷勤之貌,他带着一队人,走到了范闲的面前,“草民崔大龙,代表义父崔振,前来迎接范大人凯旋而归,此时横刀立马威震西胡,是我庆国人的自豪。”

范闲歪着头看着崔大龙,“这段词儿你找谁写的?”

崔大龙一愣,“堂里的说书先生。”

“银子不用给他了。”范闲鄙夷地说道。

“哈哈哈……”崔大龙一笑,这才说道,“义父说我来了,范大人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若是不放心,安排您到崔家一叙。”

“崔掌柜的这老江湖了,我也不跟他玩什么心眼,谁都知道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若是再回到沧州城,就是尽人皆知我和崔家做了什么不当头的买卖,你放心吧,崔大龙。”范闲笑道,“你这义父啊,可都是为了你,这外面的人不知道他活着,放心,你把这话给崔老爷子带过去,从现在,我范闲也不知道崔振活着,但若是有一天蛟龙浮海,我可能会想起来。”

崔大龙一怔,知道范闲的话有深意,也不敢和他继续聊天,言多必失,万一崔振不是这个意思让自己给说歪了,动的可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馅饼了。所以崔大龙连忙做了礼,退了出去。

范闲等人才得以从沧州城绕道。

就此别过,陶徐恋恋不舍地看着范闲,最终范闲也没有给他一个可以和自己合作的机会,路很长,自己无法安排一个本就前途光明的人的未来。

他也不想。

小青随着陶徐去了儋州,她是要回到杭州找海棠朵朵送信的,所以也就跟着去了。

这一次的回程,比上一次要困难的多,但是又没有那么多的凶险,毕竟这一次范闲算是洞悉了所有的一切才能够如此的平稳回到京都城之中,这一次的范闲才明白了陈萍萍和庆国的

铅笔小说 23qb.net

<=03目录+书签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