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都市青春>美食从麻婆豆腐开始> 第421章 煎饼果子(求月票)

第421章 煎饼果子(求月票)

在别人的地盘上,陈年自然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要是比做饭的话,陈年现在是一点都不怂,但要是比打架的话,自己那就不是个了。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武馆之内,那些弟子排着队让自己挑,估计都挑不出来一个自己能打过的。

而且陈年觉得自己可能连沈三的老婆都打不过。

所以想一想他们吃得多也是理所应当的,就像是运动员和当兵的饭量都比较大一样,因为每天消耗的能量也多。

陈年虽然在早上的时候做了早餐,但他还是想着能出去转一转,毕竟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还有煎饼果子都挺出名的。

以前虽然在bj上学,但却没有来过天津。

再加上后来毕业之后回到成都就一直没有挪地方了,所以陈年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虽然他也清楚现在这个时期的煎饼果子和后世的煎饼果子可能有些出入,但文化都是慢慢发展的,饮食作为文化的一种,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口味的变化还有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而进行不断的改良改进。

在这个时候吃这个时期的美食,要的就是那种风味和感觉。

就像是去了四川要吃川菜,去了山西要尝尝面食一样。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陈年自然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打卡机会。

但毕竟这些早餐也是自己做的,如果一口不吃也说不过去,所以陈年早上就只喝了一小碗大米稀饭吃了一根油条,等到早餐时间结束之后和孙师傅打了个招呼便先出门去了。

当然他的说辞是出门去买一些日用品回来。

现在陈年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活动时间,足够他把这附近都逛一逛了,走出武馆的大门,陈年选择了和去菜市场截然相反的路。

街上大多还是一些穿着麻布的穷苦人,他们的辫子盘在头上,有人身上背着竹筐,有人则是拉着平板车,上面满满当当地都是货物。

但偶尔也能看到一辆汽车驶过,只是从车窗外向内看去,里面坐的大多都是洋人,仅仅一小部分是熟悉的中国面孔。

可这些人和大街上的穷苦人显然不是一个世界。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穿着得体制服的学生抱着书本走在路上,他们看起来也要比其他人更加自信和骄傲。今年是1918,如此想想,明年的五月四号......

在这个时代,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能读书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而且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要在以后改变世界的。

路边依旧有不少的人在叫卖,有些小摊上卖的是瓜果,还有一些卖的是早点。

早点摊上蒸汽连连,周围摆着几张破旧无比的小桌子和板凳,人们就坐在小板凳上吃着馄饨。

但这个早点摊并不是陈年的目标,他想要找一个卖煎饼的。

就这样又走了半条街,陈年才发现一个卖煎饼的摊位。

那边已经围着一些人了,生怕煎饼卖完的陈年刚想快步走上前去,可目光不经意间一撇,看到街角处有一个高大的男人,身边依偎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士。

而陈年看到那名女士的第一眼……

“坏女人!”

陈年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正是昨天上午来找大师兄唐德春的苏云锦。

果然这个女人和师兄不是那种关系,要不然此刻怎么会依偎在一个男人身边?

看那举止亲昵的分明就是恋人或者是夫妻关系。

断然不可能是兄妹和父女,母子就更加离谱了。

“她好像是叫……苏云锦?”陈年不禁在心中想着。

但不知道为什么,苏云锦似乎是察觉到了陈年的目光,转头过来,在这茫茫人海中和陈年的眼神对视上。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陈年一眼,苏云锦身边的那个男人便察觉到了:“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就是好像看到一个以前见过的人,不过好像是看错了。”苏云锦笑着说道。

“嗯,这几天回去之后不要乱跑了,商会的事情让师傅去忙就好,我们过几天要去精武门比武,到时候他们肯定会针对我,说不定会对你出手。”那男人沉声说道,但听得出来言语之中满是宠溺。

“沈三会做这种事?”苏云锦好奇的问道。

“沈三不会,唐德春不会,但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那个男人轻冷笑着说道了,“津武门现在也不过就是靠着沈三的名声,还有唐德春罢了,其他人都是废物,废物就喜欢用盘外招的把戏。”

“唐德春可是你以前的大师兄,到时候对上他你有信心吗?”苏云锦又问。

听到这话,那男人转过头来:“你是担心我还是在担心他?”

苏韵锦眉目一挑,满是风情的嗔怒着白了对方一眼:“我当然是在担心你啊。”

但经过这一番对话,那男人终究是没有看到陈年。

因为苏云锦早在最开始的就已经巧妙的把话题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而陈年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刚才苏云锦和自己对视的一眼。

“她看到我了?”

“怎么办?”

“那个男人不回来揍我吧?”

一时之间陈年还有一点慌,就像是偷看别人被发现了一样。

但很快陈年就又想到自己有什么好怕的呢?

不就是看了一眼吗?

大家离得这么远,只要那男的一追过来自己就跑。

但好在,那两个人很快就走了。

虽然苏云锦身上有些疑团,但眼下更吸引陈年的还是煎饼果子。

来到摊位前,陈年操着一口并不太标准的天津话问道:“大哥,煎饼果子里面有啥?”

“嘿,您这话可问着了,外地来的吧?我一听你说话就知道,煎饼果子嘛就那么几样,煎饼、炸秦桧儿、大葱、酱。”

“那来一个尝尝,多刷点酱。”陈年听后点了点头,心想果然花样确实少,但这也说明这会儿的煎饼果子原汁原味。

“多刷点酱可咸,大哥你这口味可真够重的!”

“都是干活的口味儿重点儿,有力气!”陈年说道。

“那倒是。”

说完对方便开始做起了煎饼果子来。

煎饼果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其实也就是字面意思,煎饼还是他的那个煎饼,但果子指的其实就是馃。

而馃也就是油炸的面食,在天津、河北以及山东部分地区,一般都是把油条称为馃子。

只不过随着传播得越来越广,为了使用和辨认的方便,所以就变成了果子。

先前摊主说的炸秦桧其实也是一样的,炸秦桧也是油条,这是属于一种民间的称呼。

看着摊主拿起一个小推子来,在专门做煎饼的大铁盘上倒下去一股面糊,然后又拿了专门的小推子,开始熟练的画着圆圈。

三四圈下去,原本的面糊就已经被均匀的摊在了那铁盘之上。

在铁盘的烤制之下,靠着铁盘的那面开始变硬变脆,被摊主用小铲子轻轻铲了几下,便整个和铁盘剥离开来。

看着动作很着急,可实际上该做的一步都没有落下,该要的火候也没有少一分,摊煎饼的炉子挂在一个小车之上,旁边便是放工具的地方。

在旁边的平台上同样还有一个小盆,里面放着一个沾满酱料的一看就是老演员的毛刷子。

在煎饼基本摊好之后,那摊主拿起刷子来便开始在煎饼之上游龙飞凤,刷势雄奇,姿态横生,动作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已经达到了用刷子的最高境界。

是以用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这一刷之下观之若脱缰野狗般腾空而来又绝尘而去,一整个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的大动作。

在刷好酱之后,又十分豪放地将一根已经剥好的大葱一刀斩成两段,然后放在煎饼中间,随后又折了两根油条放进去一起卷起来。

拿起铁铲在中间来了一铲,力道虽重,但却没有切断最外层的包皮。

就好像是陈年当初在做松鼠桂鱼时改刀虽深,但却没有伤及鱼皮分毫。

没想到高手竟然就在民间!

之后又从旁边扯过一张已经裁好的草纸,用铲子轻轻一铲便将摊好的煎饼放在草纸之上,陈年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对方便已经左折右折的包好了。

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已经付了钱,拿着煎饼果子走到了一旁。

看着手中的煎饼果子,里面没有鸡蛋,也没有火腿更没有生菜和里脊。

就是简单的煎饼刷酱卷大葱油条。

闻了一口,还挺香。

陈年找了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慢慢地蹲下身子来,虽然旁边就是干净又卫生的水沟,而且似乎还有一只海盗狗在里面洗澡,但这丝毫不会影响陈年的食欲。

找准方向,陈年张嘴就是一口。

铅笔小说 23qb.net

<=06目录+书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