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玄幻奇幻>百家神通:从鸡兔同笼开始> 第195章 覆杯实验与大气压

第195章 覆杯实验与大气压

这几天,由于温度计的出现,百科幻境里面也是热闹非凡,不时便有人发布新的发现。

今天你发现个水的结冰速度和冰冻形态;

那我明天就发现一个过冷水。

(过冷水指的是:过于纯净的水很可能在冰点零度的时候不结冰,甚至直到零下十六七度的时候也是如此。但是此时如果给水稍微施加一点干扰,比如震动、摇晃,或者往水里洒一点点土,或者插入一根枝条,那么此过冷水就可以迅速结冰。

整个过程甚至用时不到一秒。)

后天呢,那我就发现一个升华现象。

……

总之呢,一切跟温度,跟水有关的现象和理论都被人一一题了出来。

而就在今天,便有一位姓焦的匠人发现了热量传递的规律。

并说这个热量传递还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热量传递规律讲的是:两个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只要相互之间存在温度差,且两者之间没有隔热层,那么热量就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或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或部位中,直到它们的温度相同处于热平衡状态为止。

另外,如果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没有散热,或者散热现象不明显,那么就可以认为高温物体损失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甚至,这位匠人还给出了相关的关系式。

比如这个热量和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也和物质前后变化的温度差成正比。

但是却与热传递的时间无关。

而为了解释各个物质在“热量—温度关系图”中斜率的不同,这位匠人还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比热。

(此处的热量—温度关系图,即前面的时间—温度关系图,由于这里的时间指加热时间,所以也可以代表加热时物质所吸收的热量,并且,此说法也已经被理论的提出者用实验证明了)

关于比热,即是单位量的物体在每升高或者降低一度所需要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

而根据这位先生的测定,每种物质都有比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比如物态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比热还是固定不变的。

即,0度的液态水的比热,和100度的液态水的比热可以看做是一样的。

另外这位先生还说,这个比热很可能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物质的温度,物质量的多少,物质的性状,还有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等等都是无关的。

当然,每种物质的比热也会有所不同。

接受了比热和热量的概念,并且了解到了其中的关系后,大家发现,似乎可以利用它们来做一些目前办不到的事情。

比如之后就有墨家工匠提出可以用比热来测定一些高温或者低温物体的温度。

例如,测定烧红的钢铁的温度。测定低于酒精和水银凝固点的温度。

因为不管是现在的水银温度计也好,还是酒精温度计也罢,它们的测量范围都是有限的。甚至,就连空气温度计也受限于管柱内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问题不能测量太过于高或太低的温度。

而有了比热,那么只要知道该物质的比热和质量,就可以将其放入其余物质比如水中,等达到平衡状态的时候再测量水的最终温度,这样就可以通过公式间接的计算出该物质原来的温度了。

除了这个,还有人提出可以根据不同物质比热的不同来鉴别物质。

或者用这个来挑选冷却材料,保温材料等等。

就在大家想着比热这个新概念的用途,想着如何规定它的数值之时,有人却注意到:如果关于热量的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话,那么岂不是可以通过这些来计算出加热或者降温神通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热量。

之后根据他们的计算,在神通稳定之后,比如火球神通吧,那么火球神通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居然是相等的。

当然,如果改变灌注进入火球神通内灵气的速率,那么火球神通的加热放热效率也会有所变化。

明了了其中的关系,有人便准备研究在不同神通中灵气的转化效率。

即同样是火球神通,灌注进入想等量的灵气之后,哪种神通模型放出的热量最多。

通过这种方法,大家就可以选择出最有效率的放热神通了。

与此同时,关于灵气这种超凡能量和现实世界的热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也正式走入了研究人员的眼睛里。

其实对于一千年前突然出现的灵气,还有神通,大家都很好奇,也一直在努力研究,现如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当然也只是一些细微的成果而已,但是此时有了新的工具,有了温度标准化,有了热传递理论,甚至有了数学这个得力助手,这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所以各族的相关研究人员立马神情盎然的对此展开了研究。

直觉上,他们认为这次应该有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而和焦国钦相比,杨晃发现的“在高压下,物质的沸点会升高”一事,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毕竟在大家以前的认知中,水的沸点应该是一样的,而且应该是保持不变的。

而在前段时间,温度诞生之后,大家才第一次发现,不同海拔高度下,水的沸点也是不同的。

但是杨晃的这个压力会影响水沸点的实验一出,大家的三观又一次的被震撼到了。

原来水的沸点竟然跟那么多的因素有关。

甚至他们以往的认知居然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这可着实把大家震撼的不清。

如此说来,有很多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或许也不那么理所当然。

比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根据生活经验而言,这个结论貌似是对的,但是真的如此吗?大家开始有些怀疑了。

不过就在这时,有人提出:或许这个压力才是水的沸点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

而常年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第一次登高踏上高原,大都会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或许就是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空气压力骤然减少而产生的。

这个猜测一出,大家的表现各有不同,有人反对,有人支持。

不过因为空气无色无味的原因,没人能亲眼看到空气中各种微粒的浓度大小,也没人能测量出空气的压力,所以他们也只能单纯的靠着自身的感受感觉来猜测空气的压力。

这,极度不靠谱!

毕竟有人就是例外,就是哪怕上了高山,也一样没有什么奇怪的反应。

所以没有直接证据的话,这套猜测也只能是猜测,是说服不了其他人的。

而如果真要证明,那么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出或者创造出一种能测量空气压力的工具,或许说新的理论。要不然的话,哪怕现在的这些理论解释的再合理,也只是无根浮萍。

毕竟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嘛,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还是唯一的标准。

想要说服别人,那就得拿出证据来。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为了验证这个猜测,又有无数人开始踏上了测量空气压力的征程。

这天。

一名研究空气压力的墨家子弟正在神通幻境里面散心,而就在这时,他突然逛到了杂技区,并且在这里见到了一个相当神奇的项目——不会流水的杯子。

该杂技的做法是在一个玻璃杯里面装满水,然后用一张白纸将其盖住,之后用手捂住纸片,再迅速的将其整个装置倒置。此时将托住纸片的手移开,然后就会发现,杯子里的水被定住了,根本就不会流下来。

见到这个杂技如此简单,但效果却如此的不可思议,墨乔顿时兴趣大增。

虽然那条回答下面已经有很多人试过了,说真的可以,但是墨乔还是准备亲自动手试一下。他感觉这个杂技确实有些难以理解,跟往常那些欺骗人眼睛的玩意儿差的太多了。

有了想法后,不多时,他便找齐了材料,一个玻璃杯,一壶水,还有几张白纸。

按照杂技的要求,先往杯中装满水,然后用白纸盖上,再进行倒置。

倒置的时候,似乎是怕里面的水流出来,墨乔特意还将水杯移到了水壶上方。

直到这时,他才轻轻的移开了下面托着白纸的右手。

而与此同时,墨乔也睁大了眼睛,紧紧的盯着眼前的杯子。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彻底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见那张白纸就好像粘在了杯子上一样,牢牢的将杯子里面的水给堵到了杯中。

“这是怎么一回事?”

尽管已经亲眼看见了,但是墨乔还是有些难以理解。

根据他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来看,这么软的白纸明明是挡不住流水的,但

铅笔小说 23qb.net

<=02目录+书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