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我的科学时代> 第三百二十九章 倾斜装甲

第三百二十九章 倾斜装甲

厂房内热浪涌动,平均温度高达四十摄氏度,这是试验炉持续运转和浇注作业释放的热量积蓄而成,内部环境如同蒸笼般恶劣残酷,身处其中的战士和工人无不汗流浃背。

但是没有人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全都默默坚守岗位,干着自己该干的事情。

坚持就是胜利!

「嗡!」百级空分设备和氧枪运转的声音交相辉映,演奏熟悉而富有韵律的炼钢交响曲,超音速氧气射流分为三股,不断冲击下方的试验炉熔池,令高温铁水翻涌循环,融化铁水之中蕴含的各种元素。

「高枪化渣。」主控室内,熬了一天一夜的余华额头布满细汗,整个人目不转睛盯着处于吹炼状态的试验炉,向氧枪操作员下达化渣指令。

现如今,试验炉内装着最后一炉铁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本次试生产最后一炉钢水,它的成功与否将决定最终产量记录。

过去的二十三个小时,试验炉已经成功吹炼46炉钢水,产量达到92.6吨,设计产量与实际产量之比约96.4%。

如果这炉钢水成功的话,实际产量比将会达到98%!

此时,气氛紧张而肃穆。

工程队指挥官杨志和工务科相关人员待在主控室内,屏气敛息,时刻关注试验炉吹炼状况,尽管他们压根看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什么。

氧枪操作员有条不紊进行操作,氧枪供氧吹炼铁水,令石灰石和助融剂迅速化渣,没多久,采用单渣法的试验炉吹炼初期时间到,随后余华再次下令,氧枪下调到中枪高度,进入快速脱碳阶段。

三分钟。

五分钟。

八分钟。

加速升温到一千六百摄氏度的试验炉熔池铁水,碳含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从物理性质上向钢水转变。

待中枪达到预计脱碳时间,氧枪回归初始位置,终止供氧,空气分离设备停机。

与此同时,转炉底座倾转角度,炉体缓缓倾斜,出钢口对准位于正下方装有硅锰元素和脱氧剂的钢包。

明黄色高温钢水,似如长江浪头般奔涌而出,灌入钢包内部。

顷刻间,高温热浪犹如冲击波般席卷四周,硅锰元素接触钢水迅速熔融反应,改变钢水成分,脱氧剂则迅速降低钢水内部的氧气含量。

这是一炉含碳量约0.8%的高碳钢,加入硅锰元素改善成分,转变为优质合金硅锰弹黄钢,适用于承受高负荷的弹黄和板黄,使用对象为红星拖拉机和牵引火炮。

弹黄钢的需求量不大,但技术要求高,如果弹黄钢性能不达标的话,红星拖拉机可承受不起十吨级超载产生的负荷,105毫米榴弹炮牵引装置亦然。

一炉硅锰弹黄钢,大约满足八辆红星拖拉机所需,或者十五门105毫米榴弹炮。

时间还剩五分钟,随着试验炉熔池的高度下降到警戒位置,两名炉前工轻车熟路操控渣球投送装置,将挡渣球送入炉体。

渣球投送装置结构简单,首部呈勺状,长约四米,中间连接电葫芦,基于杠杆原理制成,主要采用人力操作,工业版本约在0.2左右。

挡渣,撇渣,浇注。

作为全场核心的高温钢水稳稳倒出,尽数浇注于一个个方形模具之中,铸成钢锭。

随着浇注作业完成,首次试生产最后一炉钢水冶炼完毕。

一切,尘埃落定。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候钢水冷却成形,经过准确称重,获得最终的实际日产量数据。

每一炉钢水的实际重量不尽相同,存在误差,有的重,有的轻,误差约1%—3%区间,而造成实际重量误差的原因很简单,无法精确控制铁水装入量。

厂房内陷入安静,满怀期待的安静,三岔湾厂区所有生产单位的工人战士们全都默默等待最终结果,每个人的心情无不怀揣希望。

时间流逝,手表的秒针和分针同时归零,时间定格于上午11:00分,这炉硅锰弹黄钢冷却三十分钟有余,已经结晶成形。

「采集第47炉钢水重量参数。」主控室内,余华身姿屹立,似如巍峨山岳般站在最前面,金色数学符号源源不断释放冰凉之意,驱散高强度工作产生的疲惫,看了看手表获得时间,随即下达命令。

转瞬,总调度员挥舞旗帜,向浇注区生产组传达指令。

浇注生产组马不停蹄忙碌起来,进行脱模作业,打开模具取出一个个火红方锭,依次称重记录数据,最终由组长亲自送到主控室,交给余华。

余华接过关于第四十七炉钢水的重量参数信息,提取上面的所有称重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四十七炉钢水实际重量。

试验炉试生产第47炉钢水实重:2.05吨。

紧接着,余华将第47炉钢水实重数据与过去二十三小时内四十六炉钢水实重数据进行综合计算,获得每小时产量数据和二十四小时产量变化曲线图等数据,得到一份简单且直观的数据可视化草图。

主控室内,杨志、工务科同志、安全部门同志、以及警卫员吕俊羽等人,心中万分紧张,一双双眼眸凝视正在执笔书写的余华,知道最终结果即将揭晓。

两分钟过后,余华停笔,拿起记载二十四小时钢铁产量数据的报告,面朝杨志等人,脸上浮现一抹澹澹的微笑。

「氧气顶吹转炉项目工程试生产数据如下:二十四小时钢铁实际产量94.65吨,平均单炉产量2.01吨,每小时产量3.94吨,与设计产量之比为98.5%,冶炼钢种五类,包含中碳钢、高碳钢、铬镍钼合金不锈钢、硅锰弹黄钢、硅钢,实际日产量和钢种类型均达到试生产指标要求,人员操作零失误,允许通过验收,进入工业生产阶段。」

「各位,属于我们中华的钢铁时代来了。」

试生产最终结果公布,从这一刻起,钢铁冶金领域步入新的时代,身处工业荒漠的根据地超越全世界,一举迈入氧气炼钢时代。

这是……独属于中华的钢铁时代。

时间定格,历史定格。

轰!

须臾之间,厂房内经过短暂震撼过后,顿时陷入轰动之中,所有人热泪盈眶,万分激动,发出欢呼声宣泄内心的情绪。

做到了!

向来遭受各国歧视和羞辱的他们做到了!

什么是工业荒漠?

整个中华就是地球上的工业荒漠,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体系,不仅无法生产各种机器设备,甚至连钢铁都做不到十万吨年产量。

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钢铁年产量区区四万吨,这就是彻彻底底的工业荒漠!

中华人,一直被别人瞧不起,被西方人视为永远戴着鞭子的东亚病夫!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从这一刻开始不一样了,他们经过不懈努力和付出,成功掌握了划时代的钢铁冶金技术。

如果说曼哈顿计划孕育的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瘦子」,令原子核物理学至此分成两节,那么,氧气顶吹转炉技术的重要性,就等同于冶金领域的「瘦子」。

钢铁冶金界的历史,就此分成两节。

1937年8月4日上午11:05分,氧气顶吹转炉试生产成功,这项划时代冶金技术由试验性质迈向工业生产。

一项人类尖端冶金技术,悄无声息诞生了。

整个消息犹如飓风般席卷厂房,而后瞬间传遍三岔湾,一千余名奋战数十个日日夜夜的红一师指战员兴奋无比,隶属于军工局的工人们激动程度还要强上三分。

他们高兴,他们激动,他们落泪。

没有人比这些军工人更明白氧吹炉技术的意义。

万世基业,今日成矣!

「半年时光,当初构思的想法终于成功了,有了这项屠龙术,相信组织会比原来历史上要好过的多,现在距离开学大概还有三个月,接下来把电渣重熔和105毫米榴弹炮搞定。」余华望着厂房内一众工人战士欢呼激动的画面,脸上浮现舒心笑容,脑海默默想着。

试生产通过意味着氧吹炉技术真正意义上研发成功,但这还不够,如果要研发105毫米榴弹炮,电渣重熔技术这项前置科技必须点亮。

幸好,无论是105毫米榴弹炮,还是电渣重熔技术,当初余华全都仔细了解过。

没办法,前者是历史上第一款具备360°射角的105毫米榴弹炮,后者则是大名鼎鼎的三大高级冶金工艺。

身为骨灰级军迷,如果不了解这些军事科技,好意思自封骨灰级头衔?

空分设备为氧吹炉奠定供氧基础,氧吹炉为电渣重熔奠定优质原料供应基础,电渣重熔则为大口径火炮炮钢奠定材料基础,技术领域的发展便是如此,一环扣一环,少了谁都不行,更不可能好高骛远,张嘴就来弯道超车。

有些路,没有弯道。

「杨团长,给总

铅笔小说 23qb.net

<=18目录+书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