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70章可怜的赵祯

第70章可怜的赵祯

御书房里奏章有点杂乱,没办法,官家不许后宫的人碰桌上的东西,只准打扫一下屋子。

大宋皇帝坐在御案后有些颓废,太祖皇帝怕后代子孙不肖,制定了很多限制皇权的规矩,希望文臣能用来阻止昏君的胡闹,所以大宋皇帝并不能为所欲为,如果他的命令得不到文臣认可,比擦屁股纸强不了多少。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西路军被带进西大营,看着文臣们下令五千禁军看住他们,看着禁军将领在户部门口乞丐一样讨饭,今天他又看着文臣们在大庆殿里吵成了一锅粥。

如果不是他的老师张老相公出面,他可以肯定百官会一直吵下去,永远都吵不出结果。

老相公说木子和他儿子有交情。这事大家都知道,张庆是西路军主帅,木子这个副帅还是张庆提拔的。

老张说,今天西大营里有一百对新人成婚,这一百个新娘子是被木子从山贼手里救出来的,现在她们跟了没成家的士卒,没了民籍不方便,朝廷应该让开封府开出民籍送去。

这是好事,一百个可怜的女子有了依靠,一百个光棍儿成了家,无论如何这都是好事,马上办理。

老张又说,西路军里的配军本来就没有大恶,这次为国征战,理应放良回家,每人给三贯钱做盘缠吧。

西路军的厢军征战劳累,死伤惨重,不愿再从军,希望朝廷能放他们归家,缴税纳绢报效朝廷,每人十贯安家钱不多吧,回乡后每人分几亩地过活即可。

杂役们本来就是临时征召的,理应回去,念在曾为国效力,每人赏赐五贯钱吧。

乡兵各自回归故乡,希望朝廷体恤,能免去五年征役,每人给五贯钱。

有残疾士卒百二十人,皆是勇士,为国致残,请陛下怜悯,赐钱二十贯,养此残生。

骑兵营死伤殆尽,朝廷应该念其忠勇,给家小双倍体恤。

西路军书记卢齐,谨慎能干,是举人出身,朝廷应该授予适当官职。宫外车上有西路军所有人员的册子,记述详细,皆出自卢齐之手。

西路军骑兵营指挥使曹虎,都头刘文远,牛大,征战有功,壮烈殉国,希望朝廷予以褒奖,抚恤。

张老相公道:“陛下,诸位大人,这些是木子的请求,希望朝廷恩准,托老臣给带话的,还托老臣带回了西路军副帅的文书,陛下和诸位大人看着办吧”说罢把文书交给旁边的人,颤巍巍的走了。

张老相公上车的时候,户部和枢密院的人来抬走了箱子。

官家楞楞的看着御案。没错,木子这是给了朝廷一个台阶下。

要求高吗?你好意思说要求高?每人给我们几贯钱吧,给举人卢齐一个小官就行,我们自己走。

几百厢军变成了良民,朝廷求之不得。厢军打仗指望不上,还要花钱养着。良民是要缴税的。

既然人家都主动说了条件,那朝廷也没什么好挣的了,照着办就是,没有一个人好意思说给的多。

皇帝在摇头苦笑,每个大臣都在拼命争吵,各自怀着各自的目的,就没有一个人想起要问问西路军的意思,哪怕朝廷不方便问,打发张庆去走一趟就行,这有多难?

他们宁愿把人弄到西大营,宁愿派出五千禁军去看着,宁愿户部被百姓堵着门骂,也宁愿户部每天被迫拿出国帑应付。

他们宁愿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他们在干嘛?

官家抬抬手,守忠立刻弯腰过来,官家问道:“城中百姓如何议论?西大营情势如何?”。

守忠道:“官家,城中百姓皆称赞木都头爱兵如子,都想去西大营喝喜酒,只是西大营是军营,外面又堵着五千禁军,实在是进不去”。

又道:“木都头托禁军士卒买空了十八家酒店的酒,奴婢估计今天要尽兴大醉了”。

官家点头道:“木子一早就让人送了信和士卒册子给了张爱卿,料定朝廷会答应的。所以在营中给士卒成婚,多买酒食让士卒尽兴回乡”。

想了一下又说道:“给政事堂的相公传话,让禁军撤了吧,还堵在门口不成话,让要回乡的士卒进城买些东西带着”,“还有,让户部和枢密院的人明天再去西大营,别扰了人家的喜事!”。

烦闷的官家决定今天早退,去御花园走走。其实所谓的御花园就是个很小的院子,在延福宫后边。

走到院子里老远就听到了笑声,官家眉头展开,微笑着走了过去。

年纪越大,对天伦之乐就体会越深,大女儿贤淑孝顺,眼看要到出阁的年纪了。

儿子十四岁,完美遗传了他的性格,略显柔弱,也是一样善良的性子。

最小的十公主才七岁,数她跑的最开心,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

三个孩子过来一起行礼,官家慢慢坐在石凳上,把最小的女儿搂在怀里,跟儿女们说话。

大女儿微柔轻声道:“爹爹,大娘娘已经知道了大朝会上的事,心情极好,让我见了爹爹代她向您致谢”。

按理皇子皇女称呼皇帝要叫父皇,但赵祯不许,他坚持让自己的儿女称呼自己爹爹,他觉得称呼爹爹才是一家人,称呼父皇太疏离了。

官家点点头,曹皇后一直对曹虎的身后事耿耿于怀,眼看着朝廷要把曹虎定成普通杂役了,没想到因为木子这事翻盘了。

木子最后说的三个人第一个就是营指挥使曹虎,既然朝廷决定全盘接受木子的请求,没道理因为一个曹虎的身后事再生波折,所以曹虎的身后事已经决定了,是禁军营指挥使战阵殉国,而且战功还是众将士之首,这就很有面子了。

把小女儿如嫣抱到自己腿上,跟儿女们说着闲话。赵祯是个命苦的人,生母生下他就被抱走交给了刘皇后,从此他再也没见过自己亲娘。

直到刘皇后也就是刘太后死了他才知道真相,而那时候他的亲娘李氏已经死了多年了。

刘太后对他很严厉,幸亏他遇到了另一个女人杨妃,杨妃没有儿女,拿他当亲儿子抚养,给了他母亲的温暖。

他一直管刘太后叫大娘娘,管杨妃叫小娘娘,最后他知道了,他还有一个从没能抱过她的亲娘娘。

说实话,刘太后虽然对他严厉,但对他的教育和保护做得很好,所以他在知道真相以后并没追究刘太后的家人。

这一方面说明官家的善良,另一方面也说明刘太后虽然强势,但对他很好。

赵祯有荒唐的父亲,严厉强势的养母,老天依然不放过他,这些年儿女大多夭折病亡,眼前这三个是他仅剩的儿女了。

这一切让他倍加珍惜亲情,只要有空他都会来这里陪儿女玩耍说话。

小女儿撒娇的道:“爹爹,你不是说要找人给嫣儿做好喝的鱼汤吗?”

赵祯宠溺的摸着她的小手道:“爹爹没忘,等过几天那个会做鱼汤的人来了,我就让他给嫣儿做”。

嫣儿贪吃,他说过一次孩子竟然记住了。

儿子赵昕小声问道:“爹爹,嫣儿说的是不是木都头?”

木子已经交了副帅文书,严格来说他现在就是木都头,还是个编外人员。

赵祯很惊讶儿子问这个问题,答道:“是木子,昕儿怎么知道?”。

赵昕道:“我在大娘娘那里看过曹虎的信,也听宫里的人说过。他们说木都头是大英雄,还是大好人”。

赵祯笑道:“百姓们不是说木都头身高一丈,腰大十围吗?”。

赵昕道:“我听任财说了,木都头随和儒雅,颇有文采,像个书生多一些”。

想起那个谨慎机敏的小宦官,赵祯点点头道:“张庆也说木子仪表不俗,想来不会太差”。

又笑着说道:“张庆还说木子多才,唯做菜的手艺第一,他平生仅见”。

张庆作为京城有名的吃货,说出这种话真的杀伤力巨大,阵斩了西夏名将的木都头武艺不如他的厨艺?

据说最近京城的吃货在轮流宴请张庆,希望他能在合适的时候请木都头露一手儿。

可是……赵祯突然想起来,可是木子已经残废了,只有一只手,不但不能做菜了,还失去了进入官场的机会。

所以他才在让张老相公带的话里只字未提自己吧,他知道没机会入仕,所以干脆只字不提自己。唉……

赵祯突然变了下脸色,儿女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女儿微柔静静走过去给他按着头颈。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啊”,赵祯喃喃的道。

赵微柔已经猜到父亲为什么变了脸色了。赵祯爱才,对有才华的年轻人更是如此。

他不但爱才,还能容人,对年轻臣子的失礼和轻狂很少计较。

赵祯很少能看到一个人都夸他,可那个只有一只手臂的年轻人做到了。

百姓们夸他,士卒们夸他,今天朝会

铅笔小说 23qb.net

<=02目录+书签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