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历史模拟器:从刺杀董卓开始> 009 林飞妙计安董卓

009 林飞妙计安董卓

董卓双手扶在桌案上,心想,任由你曹孟德巧舌如簧,但是,今日之事你若是说不出子丑寅卯来,看我不要了你的性命。

“你说!”董卓沉声道。

林飞再次一拱手,直接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孟德请问相国,若相国想要登基坐殿,面南背北,这最大的阻碍是为何?”

林飞说完这话,双目炯炯的看向了董卓,竟是丝毫不怯。

董卓思量片刻,回答道:“当时天下那些掌握着兵权之人,如幽州的公孙瓒,还有被我儿奉先斩杀的丁原老儿这干人等。”

“这幽并二州的骑兵,不在我西凉骑兵之下,如今虽然斩了丁原老贼,却还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算是老夫的心腹大患吧!”

这古代打仗,最厉害的就是骑兵,因此,往往是优先考虑骑兵的。

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外,皆是北方的诸侯得取天下。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北方产马,有马才能组建精锐骑兵,最终定然是谁的骑兵强,谁能得取天下。

而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从南方起家占据天下,很大程度是是因为火器开始被大规模的应用。

有了火器之后,骑兵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骑兵强者,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所以,现在董卓看来,现阶段唯一能和他的西凉铁骑一较高下的,就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了。

“哈哈!”

“非也,非也!”林飞朗声大笑,而后说道:“俗话说的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相国有温候吕布,纵是那白马义从在怎么精锐,岂能是温候的对手?”

听到林飞夸赞吕布,董卓也不由点了点头,应道:“此话不错,我儿奉先天下无敌,谅那公孙瓒也不是对手!”

“既然如此,你以为本相国登基坐殿,面南背北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林飞一笑,回答道:“相国登基坐殿,面南背北的最大障碍,非是各地的兵锋,而是朝堂诸公的笔锋!”

“自古以来,最利的剑,便是这些文人的唇枪舌剑!”

“若不能让这些文人心服,相国便是登基坐殿,面难背北,也必然遭受天下的唾弃。”

“人生不过匆匆百年,相国若是得罪了这些文人,活着他们不敢招惹相国,但是死后,只怕相国要背负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林飞说道这里的时候,董卓身后的李儒不由的点了点头,在李儒看来,董卓想要当皇帝,最大的阻碍正是这些朝堂上的大臣。

不搞定他们,即便是董卓当了皇帝,那也是当的不肃静。

至于外面那些领兵的武夫,还真未曾被李儒看在眼中。

现如今,西凉兵锋最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林飞今日这番话,可谓是说到李儒心坎里了。

在李儒看来,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算你说的有理?”

“但是,这与你今日痛骂本相国,有何关系?”董卓冷着脸问道。

林飞面色郑重,回答道:“相国,这其中的关系大了去了!”

“相国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你,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效忠你!”

“那么,你是不是要知道,这满朝文武谁可以信任,谁可以利用,谁又必须震慑,那个要趁早处之后快?”

“这满朝文武当中,可是有不少人表面上对相国尊敬,但是背地里却恨不得将相国处之而后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相国怕是难以分辨,那些人是真心效忠相国,那些人是暗藏祸心吧?”

“相国分辨不出,我曹孟德却是可以!”

说到这里,林飞顿了顿,朝着董卓看去。

这个时候,董卓的面色已经缓和了许多,身上的杀气也没有刚开始那么重了。

“我与袁本初乃是发小至交,诸位大臣看在本初的面子上,虽然未必待见我曹孟德的出身,但是也不会过度的排斥与我?”

“但是,今日相国却问我,是否支持废除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

“我曹孟德人微言轻,便是我当众表示支持相国的想法,又能够如何?”

“我曹孟德之言,可能让满朝文武信服?”

“毫无疑问,不可能!”

“倘若我今日这么说了,那么在满朝文武的眼中,我就是异己,满朝文武会排斥与我!”

“届时,我又如何在帮相国监视这满朝文武?”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痛斥相国一番,让诸位大臣以为,我与相国之间关系并不融洽。”

“如此一来,文武大臣必然能够更快的接纳与我,我也能够帮助相国刺探更多的情报啊!”

“相国,我曹孟德是什么人,我是宦官之后啊,我的出身低微,只有跟着你才有出路!”

“相国,我曹孟德之心,天地可鉴!”

说完这些话之后,林飞静静的看着董卓,不在言语。

该说的林飞都说了,接下来,就看董卓的了。

果然,林飞说完这一番话之后,董卓的脸色多云转晴了。

林飞的话,正好是说在了董卓的心坎里了。

董卓出身也是低微,又是一介武夫,所以,他很在乎朝堂上这些大臣的看法。

对于那些明目张胆的反对与他,攻击与他的,董卓自然是杀之后快。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明着反对的,董卓还是没有轻举妄动的,甚至,董卓一直在拉拢这些文臣。

比如,董卓为了拉拢大儒蔡邕,封了其为左中郎将。

由此可见,这个时候,董卓是十分忌惮这些文人的。

李儒听完林飞这一番话,也被林飞的这番话说服了。

诚然来讲,曹孟德乃是宦官之后,这个出身就注定了此人难成大事。

一个难成大事,却有十分有本事的人,这样的人,合该为董卓所用。

想到这里,李儒站出来求情道:“相国,孟德所思甚密,今日您问孟德之言,确实有些草率了。”

“孟德痛斥相国,也是无奈之举,不如就宽恕与他吧!”

董卓对于李儒的话,那向来是言听计从。

只听董卓应道:“既是如此,便宽恕其罪吧!”

“不过,孟德日后当发挥其作用,每三日,当与本相国汇报一次密报。”

“这些个文人背地里如何议论本相国的,你是一个字都不能漏下!”

铅笔小说 23qb.net

<=01目录+书签13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