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循明>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情世故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情世故

温体仁与周延儒是相识的,但并没有多么熟。

听到温体仁求见,周延儒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韩癀在京里对他的‘拒绝’,这种拒绝,在周延儒看来,是韩癀担心江南士绅被他利用或者归拢,这令周延儒心生不满。

“告诉温长卿, 就说我有贵客,请下次再见……客气一些。”周延儒微笑着与徐文爵道。

徐文爵见状,立即就道:“玉绳,那几位,还请你务必救出来。”

周延儒拿起茶杯,心里在思考。

他丁忧三年, 现在缺乏根基,更缺乏盟友。

在现在的朝廷里, 他是孤身一人, 将来入阁,需要大力支持。王永光,毕自严等人,暂且看来是不容易交结的。

东林党现在与他也有了嫌隙。

‘若是能救出一些人,这些人又资历足够,或许能为我所用……’

周延儒心里推敲着,面上艰难,缓慢的点头,道:“国公,现在的朝局您是知道的,魏忠贤……我也不敢轻触,我只能说,尽力而为。”

徐文爵一脸笑容,道:“有玉绳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不过,筹饷的事, 还请国公多帮忙。”周延儒深知关系是需要往来,不是一方面的单独索求。

徐文爵更加开心,果断的道:“玉绳放心,十万两,今日我就送到你地方。”

“二十万两。”周延儒看着徐文爵道。

徐文爵一怔,旋即就道:“好,二十万两!”

对于徐文爵来说,二十万两不是大数字,更何况,这笔银子,是背后人出的。

最终埋单的,其实是那些大盐商,区区二十万,九牛一毛。

周延儒也开心的笑起来,虽然筹饷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有人一口气拿出来,他还是感到很高兴。

“这几位,还请国公详细说一说。”有了银子,周延儒话就直接了一些。

徐文爵神色一肃,瞥了四周,倾身上前。

与此同时, 一身白衣的温体仁,离开茶楼。

他脸角微胖,眉目严肃,双眼锐利,给人一种十分不合群的孤僻感。

他没有多说什么,在周延儒下人传话之后,他抬手见礼后离开了,并未纠缠。

不多久,周延儒就离开了茶楼,到了应天府。

周维京忙的脚不沾地,他刚刚上任,有太多的事情与人需要他来做、安排。

听到周延儒来了,不敢怠慢,亲自迎到后堂。

周延儒面色堂堂,一看就是那种能臣干吏的模样。毕自严有所交代,周维京十分客气的招呼,等叙茶之后,他就道:“周侍郎,听说,您躲出去求清净了?”

周延儒见周维京客套,面色不动,摇头无奈的道:“也是无法。周中丞,我来,是想问一问,南镇抚司里的那些人,要怎么处置?毕竟,他们可都是三品以上的重臣,不乏忠贞之士,遭到如此牵累,多少有些冤枉。”

周延儒与周维京并不熟,两人都十分客套。

周维京见周延儒这么直接,情知他被人说动了,也不绕圈子,道:“周侍郎,这些事情,非下官所能问及。”

周延儒自然知道,但周维京作为应天巡抚,本身同是钦差,就目前来说,周维京是南直隶最高官员了。若是周维京与他一同去找魏忠贤,或许会有些用。

周延儒稍稍沉吟,道:“周中丞,我想,请你与我一同上书朝廷,赦免一些无辜之人。”

既然周维京不肯与参与,那么,周延儒就退而求其次。只要周维京与他一同上书,大概率是能救下一些人的。

至于那几位能不能在南镇抚司活着等到,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周维京心里思索一番,余光瞥着周延儒的一脸正色,点头道:“好,我就与周侍郎一同上书。”

周延儒立时微笑,道:“多谢周中丞。”

“分内之事,周侍郎客气了。”周维京的每句话都用谦辞,与周延儒保持着距离。

“盐价,想必问题不大了吧?”周延儒笑着拿起茶杯道。

周维京道:“应天府,扬州府,镇江府等已经降到了以前的水平,最多三五天,南直隶就能恢复正常了。”

盐价漫天,不止是南直隶沸腾,大明十三省都被震惊。朝野弹劾之声四起,几乎搅动了整个大明内外。

但只要两京稳定了,那么其他地方就迎刃而解,不会持续多久。

同样的,只要应天,扬州,苏州,镇江等地平稳,那南直隶也就稳了。

周延儒微微点头,道:“这样一来,我等就能都松口气了。”

周维京看着他,道:“我听说,周侍郎在分发盐业许可?”

周延儒面色坦诚,没有避讳,道:“是。我考察了不少人,尤其是在这场风波中表现很好的大小盐商,对于哄抬盐价,谋取暴利之辈,一律逐出盐业。”

周维京装作不知道周延儒趁机暗中培植势力,照顾族人的事,笑着道:“周侍郎辛苦了。”

说着,就看到一个小吏端着文房四宝进来。

周延儒见状,道:“周中丞,是你动笔,还是我来?”

周维京神色不动,只是顿了下就道:“当然是周侍郎来,下官署名就是。”

周延儒没有客套,拿起笔,稍稍措辞,就开始写。

不多久就写完了,拿起来吹一吹,递给周维京,道:“周中丞,请审阅一下。”

周维京笑着道:“周侍郎是连中二元的人,这点还需要下官来审阅?”

他说完,看都没看,直接拿起笔署名,而后合上,递给文吏,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是。”文吏应着,接过来就转身出去。

周延儒见状,觉得周维京这个人能处,就没急着走,道:“我知道周中丞近来遇到些麻烦,恰好,我是南直隶人,还有些人脉,或许能帮中丞解决一些。”

周维京双眼一亮,坐直身体,道:“说起来,确实有些事情,需要麻烦周侍郎……”

于是,两人忽然间就相谈甚欢了。

半个时辰,周维京客气的送周延儒出门,目送他上了马车。

他一走,周维京脸上的笑容就没了,慢慢皱起眉头,自语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位周侍郎似乎意有所图?”

这时,文吏过来,将周延儒写的那道奏本,递给了他。

周维京打开仔细看去,这是一道十分常见的援救奏本,只是,里面罗列了十几个人名字。

周维京对这些人,熟悉的有,陌生的也不少,很明显,周延儒在夹带私货。

沉思一会儿,他道:“我待会儿写一封信,你连同这道奏本,一同发去扬州府,给毕尚书。”

“是。”文吏应着。

周维京想着毕自严之前的交代,又道:“你将近来的事情详细总结出来,一并送过去。”

“是。”文吏道。

周维京细细想了一阵,有心去南镇抚司狱看看,但又畏惧魏忠贤,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

南直隶最近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风云变幻。

先是盐价沸腾,民不聊生,接着是迎来朝廷的严厉制裁,三品以上的官员,几乎全部被革职查办,关入了南镇抚司狱。

现在是,南直隶的盐价,在一天之内,遭遇了断崖式的暴跌,从一两银子跌到一分,十几倍的落差,不知道多少官商为此破产。

惶惶不安的百姓却是松口气,渐渐平复下来,抢盐狂潮消退,在逐渐的恢复理性。

但官场上的沸腾,仿佛才刚刚开始。

弹劾毕自严,李邦华,王永光,再到周延儒,魏忠贤,冯铨,周维京的奏本,从南直隶,甚至整个大明,马不停蹄的飞向京城。

这种盛况,从未有过!

扬州府。

冯铨已经从苏州府回来了,一进两淮转运司府院,就沉着脸,径直走向后院。

毕自严刚刚送走一批人,正头疼不已,听到冯铨回来了,只得打起精神,上前见礼。

“下官见过阁老。”毕自严见礼。

冯铨沉着脸,摆了摆手,径直坐到主位上,道:“我听说,凶手抓到了?”

毕自严神情不动,道:“是。扬州府正在查办。”

冯铨与毕自严都是钦差,冯铨身为阁老,在官面上,他自然是要压毕自严一头的。

冯铨冷哼一声,道:“杀害朝廷命官,一定要严惩,决不能宽宥!”

“阁老说的是。”坐在下首的毕自严淡定的道。

冯铨看着毕自严,语气断然的道:“周兵和在任上颇有功绩,又因弹压盐价而被害,我想请毕尚书上书,请求恩典。”

铅笔小说 23qb.net

<=16目录+书签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