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都市青春>那年1981> 130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130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虼蚤奶奶的脑袋在门帘上露出来:“仓,你娘好像哭了!”

炕上的祖孙俩不约而同都叹了口气。

“你娘不容易啊!”爷爷沉沉的声音说。

门帘上奶奶说:“是啊,不容易!”

仓低着头。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谁能比他更知道母亲的不容易!

“俺娘这些日子过得不舒服,怪我!”

“仓啊,怎么能怪你!”爷爷抚着孙子的后背,“我们这些老脑筋不重视上学,你挣了命也得让弟弟妹妹上学,你没错啊!”

“怪我,是我把三仓带偏了,他现在都把我当仇人——”

大孙子捂住脸,无声地抽泣起来。

门帘上的奶奶泪如雨下。

大仓娘不容易。

仓就容易吗?

他爹去了,他是家里的老大,下边四个弟弟妹妹呢。

从他爹走的那一天起,他就一下子成了大人。

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干的都是大人的事,能容易吗?

想起从前一个没爹孩子的桩桩件件,爷爷也忍不住呜呜地哭起来。

窗户外面,也跟着响起一个孩子呜呜的哭声。

门帘上的虼蚤奶奶不见了。

接着又是门帘一挑,奶奶拉着哭成花脸猫的三仓进来了。

“大哥,对不起,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三仓趴到大哥腿上,哇哇地大哭起来。

三仓这几天成了惊弓之鸟,风声鹤唳,总感觉大家都在合伙对付自己。

母亲和大哥都去了爷爷那里,他怀疑又是合谋怎么祸害自己去了。

摸黑进来,悄悄趴爷爷窗台上偷听。

让他欣慰的是,不是在讨论他。

让他震惊的是,爷爷跟大哥关于姐姐的讨论,让他看到了姐姐身份的另一面,他完全想象不到的一面。

看母亲已经走了,他正准备悄悄撤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关于自己的讨论。

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但一下子触动了他的心酸。

他虽然掉钱眼里了,但又不傻,大哥对每个弟弟的好,他又不是不知道。

这次大哥能做得这么绝情,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己好!

他知道大哥最怕的就是哪个弟弟不上学了啊!

然后他听到大哥哭了。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三仓心目中精神支柱的大哥,居然哭了!

三仓再也忍不住了,呜呜地哭出声来。

爷爷奶奶和大哥,谁也没去安慰他。

让他尽情地哭出来吧。

哭过这一场,相信三仓就能安心上学了。

等到三仓哭够了,大哥才掏出十块钱,塞到他手里:

“大哥知道你花钱上瘾了,这十块钱你先拿着,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买点自己想买的东西。”

三仓就像被蝎子蛰了一样抽回手:“大哥我不要,我还有钱。”

“你挣那俩钱,给家里人买礼物,自己买东西,还有后来赔本,基本踢腾光了,你以为我不知道!”

三仓羞愧地低下头。

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大哥。

自从日进斗金,三仓的心气一下子被无限拔高,他以为自己的人生从此起飞。

以后会越挣越多,能够变得很有钱很有钱。

所以对于兜里哗哗流进的钱,他也变得不那么珍惜,瞬间变得大手大脚。

进钱如流水,花钱也如流水。

要不然为什么卖馒头、收破烂赔了以后,他哭得那么伤心。

其实是伤心自己从富豪变成穷光蛋了。

伤心为什么做买卖就这么难?

他感到绝望啊!

大哥说得没错,他确实是花钱上瘾了。

这几天去上学,不但没有自由了,手里还没钱花了,再也不能去代销点买自己想玩的想吃的了。

这种双重的痛苦,让他每天都受煎熬。

如果手里还有点钱花着,给他一点安慰,或许坐在教室凳子上的痛苦还能减轻一点。

大哥给的这十块钱,对他来说无异于救命钱。

就像戒毒的人,刚开始戒毒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断绝毒品,而是渐次减量。

对于严重沉迷的瘾君子来说,突然断供,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承受不住。

可是,他怎么好意思要大哥的钱呢?

大哥挣钱有多么不容易,他又不是不知道。

这么不容易挣来的钱,既不给哥哥姐姐,也不给小四儿,只为了照顾他的花钱上瘾,就给他挥霍,他好意思花吗!

大哥却是用铁钳一般的大手抓住了他的手腕,硬把十块钱塞进他的手心:

“大哥给你十块钱,你忍不住的时候就花,能忍住,就尽量不花。

反正钱是你的了,就是揣在兜里,你心里也会有底。

心里就不慌,对不对?”

三仓感觉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你要是不要,就是还没原谅大哥!”

三仓赶紧说:“大哥,我要,我要了。”

看三仓郑重把钱放兜里,大哥笑了,揉了揉他的脑袋,以资鼓励。

“三仓,”大哥郑重地说:

“我知道你一个多月不上学,心野了,再去上学有点受不了。

可是你要逼一逼自己,逼自己收心。

心收起来了,能学进去了,上学就不再痛苦了。

你看英子,人家不但不觉着上学痛苦,上学还有瘾。

这多好,既能干自己上瘾的事,还能给自己挣个好前程。”

三仓坚定地点点头:“大哥,我听你的。”

大哥满意地点点头:

“我让你上学,并不是说非得让你考上大学。

我只是让你多上点学,多学点知识,多知道点事儿。

你看看以前的人,一天学没上的才叫文盲。

可是到现在,像咱爷爷奶奶这样也读了几天学堂的,其实认不了几个字,也算文盲。

过上几年,小学文化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你想想,现在哪个孩子没上过小学啊?”

三仓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感觉大哥说的很有道理。

大哥继续说道:

“你身上其实有很多优点,脑子灵活,手脚麻利,干事也有魄力。

我相信你大了以后,不管干什么,都能不怕苦不怕累的全力以赴,也肯定能干好。

可是,我不想因为你文化太低,被限制住了。

你懂不懂?”

这几句话,三仓完全听懂了。

因为是鼓励他嘛。

而且他认为大哥太了解自己,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大受鼓励,顿时豪情万丈。

鸡啄米一样,就知道点头了。

大哥最后总结说:

“大哥是小学文化,也不想成为新时代文盲。

我现在自学,并不想真的去上大学,但是我可以考广播大学。

就是一边干活,一边上大学,到时候,我也是大学学历。”

“还能这样啊?”三仓一听更兴奋了,“大哥,我也要上广播大学。”

“那你好好学习啊,只要你学好了,考上了,就能上广播大学了。以后咱们这里通电了,大哥买台电视,还可以在电视上学。”

三仓兴奋极了。

他以最虔诚的态度向大哥保证,自己一定逼自己收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争取考广播电视大学。

兄弟俩还拉了勾,看看谁考得更好。

兄友弟恭,多么感人的一幕。

爷爷奶奶又开始抹眼泪,这回是喜悦的泪水。

梁进仓很庆幸自己没有把挣钱放在第一位。

如果现在自己挣了很多钱,建起比肥田家还高大的瓦房,家里比肥田家还要豪华,整天大鱼大肉地吃着。

那么三仓的思想工作再也没法做了。

他也不会成为一个掉进钱眼的奋斗者,而是好吃懒做,变成一个享受型的废物。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还小,真的不能过得太舒服。

万幸的是,由于自己的克制,三仓受污染不太严重,还能洗白。

只是以后要引以为戒。

现在三仓这个大难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该去抚慰母亲那颗受伤的心灵了。

做儿女最大的责任,就是让父母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

铅笔小说 23qb.net

<=09目录+书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