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红楼大名士> 第0046章 半年期

第0046章 半年期

郎朗的读书声响起,贾芸感觉像又回到读书时代。

《大学》两千多个字,《中庸》三千多个字。

这两本书其实是从《礼记》中摘出来的两部分内容,南宋理学家朱熹加以分章断句注释,朱熹就是有名的“程朱理学”中的朱子。

这两本书,是为小孩子建设基础的三观。

老师讲完后就要靠学生自己温习这些书,能够穿插背诵并有一定理解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四书中的《论语》《孟子》,建立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正常来说,孩子七八岁就要把四书学完,最迟一般不超过十岁。

现在,贾芸才开始学四书,已经是相当的迟晚了。

古人在学习四书的时候,同时会被要求学习《孝经》。

学完了四书接下来就轮到传说中的五经登场了。

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

这五本经书在古代科举中非常重要,属于每个有志于进入仕途的学子都必须认真研读的存在,更是古人建设高阶价值观的必读书籍。

等学完五经,学生也差不多十四五岁了,在古代已经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这时候就可以试着去考取秀才功名了。

当然了,有些十岁不到就将四书五经学完并精通的天才要另当别论。

课堂上,贾芸捧着《大学》大声诵读,他前世练书法时就专门学过繁体字,所以本书上面的字他也大都认识。

有不认识的字,他都用毛笔点了点,等有机会再向夫子请教。

贾芸他们班的夫子名叫赵锦,四十岁左右,听周昆说赵锦是个举人,还是上院的学生。

在青山书院当夫子,待遇自不用说,肯定非常的好,毕竟书院不差钱。

外边儿想请举人当私塾先生千难万难,但在青山书院,举人们为了当夫子争抢的头破血流亦不奇怪。

“这钱没白花!”贾芸心想到。

看赵锦气质儒雅,举止大方,一幅胸藏锦绣的样子,应该是有几把刷子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来当夫子。

“不知道跟夏百川的学问相比,他们孰高孰低?”贾芸默默心想。

见赵锦看向他,贾芸也不害怕,加大朗诵的声音,还抬头看了几眼。

片刻后,赵锦走了过来,面无表情问道:“你就是新来的学生?”

“是的,夫子,学生贾芸,见过夫子!”贾芸起身行礼回道。

赵锦点点头,问道:“如今读书读到什么地方了?”

贾芸一脸惭愧道:“回夫子的话,学生家穷,只在小时候读过几年书,勉强启蒙后,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如今更是连《大学》都没有正儿八经学过。”

“哦?刚听你读的朗朗上口,可见你都识得上面的字,连断句也没什么错误,想来你自己是用过功的,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赵锦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表扬道。

接着,他又问贾芸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可以问他。

这下正如贾芸的意,忙将书中一些不认识的字指出来,请教赵锦。

赵锦倒是颇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他解答,不一会儿功夫,就将贾芸不认识的字全都说明白了。

贾芸暗暗欣喜,这书的意思虽然他还搞不懂,但只要先认得字,再倒背如流,总是要省许多精力的。

至于其中的含义,自然需要等夫子上课时再慢慢学习了,毕竟文言文还是有许多讲究的。

见贾芸面露喜色,赵锦看在眼里,开口道:“你初入学堂,不必性急,需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前期学文可以慢一些,把基础打牢固,自然事半功倍,后用无穷。”

“多谢夫子教诲,学生谨记!”贾芸恭谨回道。

赵锦见他不骄不躁,暗暗点头,又道:“如果你真的一心向学,每天空暇时都可以来寻我,我来慢慢帮你补齐以往你缺下的课程。”

贾芸自不会推辞,千感万谢,他巴不得赵锦给他开小灶,早些将基础的课程学完。

于是,从第一天入学起,贾芸就开始了埋头苦读的学习生涯。

他有着开阔的眼界,极好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前世各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再加上赵锦的细心教导,成绩一天一个样。

时光悠悠,眨眼半年即过。

腊月初一,青山书院被洁白的大雪包裹着,寒风呼啸,雪花漫天。

今天是学生最后离校的日子,许多江南的学生因怕大雪封路,其实在上个月就陆陆续续的请假离开了。

贾芸一大早起来,穿上厚厚的棉袄,和三位室友打了个招呼,正要离开,就被人叫到赵锦的办公室。

“贾芸,明年二月县试,你也下场试试吧!”赵锦等贾芸见礼后,直说道。

贾芸迟疑片刻,拱手道:“夫子,学生才读半年书就下场参加科举,会不会太急了些?”

赵锦闻言,摇头微笑道:“不急,一点儿也不急,这半年我是看着你成长起来的,四书五经你只用了四个多月就倒背入流了,最近个多月连八股制艺都写的有模有样,可以下场一试了!”

见贾芸踌躇,赵锦笑着说:“你也别将县试看得太难,实话跟你说吧,县试五场,全考基础,以你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功底,想落榜都难。”

贾芸沉吟片刻,点头应道:“也罢,夫子既然对学生这么有信心,学生岂有不下场一试的道理?哪怕是没有中榜,也能增长见闻,为下次科考积累经验。”

“呵呵,你能这么想就对了!”赵锦满脸笑意,然后叮嘱道:“等明年二月开学时,你到书院来找我一次。”

“报考童生必须有同考五人连保,还要有本县一名廪生做担保人,开具保结,这叫做‘认保’,你到时候带着户籍来书院,连保和担保人,书院自会安排。”

说着,他从办公桌上拿过来厚厚的一堆书,递给贾芸,道:“这是最近几年京城各县学子写的比较出色的制艺文章,你拿回去用心揣摩一番,自有收获。”

“多谢夫子。”贾芸拱手行礼,尔后将书接了过去。

说实话,当初来青山书院读书,是真来对了。

虽说这边的束脩是真的贵,但这里的夫子和教谕也是真的为学生的前程着想,只要有学生稍微展露丁点儿天赋,就有夫子全火力支援。

而贾芸,就是其中受益的一份子。

书院每年年初和年尾总共放两个月的假,所以要到明年二月初才会开学。

这么长时间,放在宿舍里的被子等各种东西自然都要带回家。

贾芸将一些重的东西,比如一大堆书籍和笔墨纸砚都装到书箱,然后转移到空间里,表面上提着书箱和被子,冒着风雪回家,倒是轻松不少。

铅笔小说 23qb.net

<=20目录+书签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