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武侠仙侠>贫道应个劫> 九十章 司簡

九十章 司簡

巫溪刚走不久,刘樵正在房中静坐思考,盘算着该如何把古尸弄出来。

门外忽然伸出个盘着头发的脑袋,面颊稚嫩,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他。

“谁在外面啊,进来吧…”刘樵背对门外盘坐, 却有所感,头也不转的说道。

那身影闻言,脚步轻轻的走进来,一直走到刘樵身边,却不说话,似乎是怕打扰到他。

但还是略有“叮咚”环珮碰撞之声轻响。

一股微微的幽香传来, 不是脂粉气, 像是如兰花, 似麝香,淡淡的,并不浓郁。

“女人?”刘樵心下疑惑。

便转过身看去,却是一个戴银环珮饰花头巾的姑娘,细柳眉梢,乌溜溜澄澈眼睛正瞪着自己。

身穿缠绣鸡头龙袖衣,打扮得花花绿绿,双耳坠银环,手脚小银镯,走路“叮咚”清脆响声。

刘樵细细打量一阵,惊讶道:“你是…阿箐?”

“贵人是在修炼巫法么?”阿箐点点头,好奇的看着刘樵道。

刘樵也点点头,看着面前这个似苗人贵族打扮, 唇红齿白, 清秀可人的小姑娘。

与之前满脸油彩,披散头发,身着鹿皮裙的野人,着实联系不起来。

望着阿箐眼中的好奇之色,刘樵笑问道:“你师父(巫溪)有教过你巫法么?”

阿箐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教了…但…我没学…会”

依旧是生涩的中原语言,还略带极重的南疆方言。

刘樵也听得泼为困难,好在阿箐连说带比划,勉强也能搞懂意思。

“你想知道中原的道术嘛?”刘樵笑道。

“道术?”阿箐有些疑惑。

“额…也就是中原的巫法…”

“想!”阿箐眼睛一亮,满眼星星的看着刘樵,小脑袋点个不停。

刘樵笑得更开心了,如同拐骗未成年的坏叔叔,笑咪咪道:“我给你看中原的巫法,你给我讲讲你们的巫法,好么?”

阿箐有些犹豫道:“师父不许…”

“没事,我不说出去,他就不会知道的。”刘樵循循善诱道。

阿箐:“……”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

阿箐手里攥着一张符纸,脸上略带羞涩的跑出院外,一路东张西望,小心翼翼,生怕别人看见一样。

……

屋中,刘樵面无表情的趺坐在竹榻上,看着手上的银镯子,有些懵逼。

别误会, 孤男寡女…哦不,方才并没有发生什么事。

大概过程就是刘樵施展神符召将,变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天将,又挥之即去,看得阿箐满眼星星。

阿箐则讲述了一些她所知道的苗疆道术,以及一些传说这些。

最后刘樵送给了阿箐一张召将符,算是送她个护身的小玩意儿。

只要心里默念“刘仙人快快显灵”就能籍此显化神将一员,不说多大威能,但稍微抵挡一些虎豹豺狼,或是鬼怪侵害还是可以的。

其实是刘樵的一点黄庭灵光,硃书于符中,效果跟请神差不多,只能用一次。

阿箐却有些扭捏的接过符纸,脸红到耳根,不由分说,也解下脚腕上一个银镯也塞到刘樵手里。

刘樵正一脸懵然时,阿箐只是羞涩的瞟了他一眼,似乎想把他的面貌深深记在心底,随即便飞速到跑出门外,好似遇上豺狼猛虎一般。

“这什么情况,送张符而已,不至于吧!”刘樵满心不解。

把玩着尚有余温的银镯,上面略有镂空雕刻,已被磨得圆滑光亮,似乎是从小戴上的。

搞不明白,就懒得再想,摇摇头思索道:“听这小妮子所说的三苗之法,貌似与前世听闻的蛊术略有相似。”

上古之时,蚩尤手下有三异人,当时蚩尤每次征战,死伤无数勇士,正满心忧愁的时候。

这三位异士称:“以素白为幡召魂,以首阳铜为灵,摄魄,能驱亡者归乡。”

受到蚩尤的赏识,于是封此三人为祭师,命他们负责送亡者回乡。

此三人果然有异术,不管死多少人,素白幡一杨,死者便能站起,铜铃一摇,亡人如军阵一般,自己走回部落安葬。

这三者除了能操作尸体,还各有本事。

一曰巫彭,善为作医,能治疗受伤的将士,还能炼不老神药。

一曰巫咸,善占星术,能卜吉凶,鼓舞士气。

还有一者,最为神奇,称作巫奭(shi),就是三苗法的祖先之一。

传闻巫奭是神人生夷的手下军师,能下诅咒术,炼出各种神异的毒虫。

生夷每次率部众出战,都要带着巫奭所炼的毒虫,在征战中所向披靡。

所以三苗人奉生夷为始祖,以巫奭为第一代法祖,后代的继承者,也自称巫奭,久而久之,又叫巫师。

而巫奭便坐化于司簡洞天,司簡洞炼气士,包括下属四十二寨的巫法,都传承自巫奭。

根据阿箐口中为数不多的消息,刘樵能大略猜测,司簡洞的道术,更倾向于用毒和治病,以及诅咒术和操作亡灵一类。

“与其坐等,不如去他们所谓的圣山看看…”刘樵打定主意,便存思自己身形神态,用一点灵光,道声:“变!”

“扑嗖嗖”一团云烟腾起,住床上又出现一个刘樵,衣装神色一模一样,眼珠灵动,开口道:“早去早回…”

却是十将灵光变化,这次用的心窍神,心窍神最为机警,又善模仿。

刘樵也道:“顷刻即返!”

言罢,巽口茶水,真身即借水遁,化作幽光一条,自窗外飞出。

“自己与自己说话,也挺有趣…”遁光中的刘樵暗笑道。

其实灵光亦是刘樵身中所出,虽然有自己的微末思维,但还算心灵相通,二者对话,还真就如同自言自语。

一路借水遁隐蔽空中,在寨中转了两圈,便朝着阿箐所指的圣山方向飞去。

圣山,即百蛮山,中原称其为盖竹山福地,司簡洞天。

离者寨子约莫有二三百里,对于道术中人来说,不过咫尺之间,只是遁光一闪,便已到盖竹山外。

盖竹山并不大,只是高,且满山生一种指头粗,根节有刺的竹子,这种刺竹纵然生长十余年,亦只有二三尺高。

方圆约莫数十里的样子,一条竹林小路,从山脚延伸上顶,顶上有一片建筑群,皆用大青石堆砌,好似原始石屋。

沿路曲折的山道上,正有不少三苗打扮的人,或老或幼,或男或女上山,一步一叩首,似朝圣一般。

刘樵纵遁光掠上山顶,朝那些石屋所去,水遁幽光好似与湛蓝天际融为一体,悄无声息,百丈之下凡人难见。

悄然略过一个个石屋,有人住的不多,都是些存放坛坛罐罐,各类布匹衣裳,茶叶,干菜,药材一类。

约莫有四五十座石屋,皆有亩许大小,排成一列。

刘樵探查了前面十余个石屋,皆不见有人迹象,知道第二十个石屋,才见有些少年模样的住在里面。

化遁光隐在屋檐观察,石屋里是大通铺竹床,一屋约莫住数十人,用法眼观察,大多不通道术,甚至连精气神都很散乱,只是凡人一般。

估计是些杂役一类,连续略过好几个石屋,皆是如此,约莫有二三百人,年岁不满二十,都是些少年。

刘樵见此,干脆绕过这些前面的杂役学徒区,直遁到后面几间略大的石屋去探查。

这回终于见到点有道行的了,宽大阴暗的石屋里,一盆盆柴火架起,中央一方法台,上面背对门外坐着一位老者。

手似鸡爪,稀疏几绺白发披散,穿绣花锦鸡彩衣,项戴银环璎珞圈,手腕上一圈小银铃,挥手间“叮当”声响。

法台前是几具棺材,而那彩衣老叟口里念念有词,手舞足蹈,貌似正在练法。

老叟取出小鼓一面,“咚…咚…咚”有节奏的敲响起来。

伴随拗口的咒语,还真有点唱山歌的调调,听不懂,但就是觉得很好听。

刘樵爬在石缝观看,耳闻此咒语腔调,心下竟略有沉浸之感,好似想不自觉的随着鼓点、咒语,一起翩翩起舞一般。

“竟然摄人心神!”刘樵暗中警觉,连忙一咬舌尖,才脱离咒语迷神,回过神来。

心下暗自惊讶,老叟的咒语还不是对着自家念,便有这般邪异,若朝自己来一遍,岂不得沉沦其中。

“咯吱…咯吱…”正在这时,那法坛前几个大木箱发错阵阵令人牙酸的声响。

刘樵定睛一看,木箱里是几具腐烂发臭的尸首,但那些尸首皮肤下面,鼓起点点小疙瘩,约莫黄豆大小,好似癞蛤蟆一般。

铅笔小说 23qb.net

<=02目录+书签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