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玄幻奇幻>家族修炼:全员大恶人> 410、三方迷惑,首次失控

410、三方迷惑,首次失控

新禹历1332年十一月二十五

扬州城,白鹿总院

已经被改为同盟总部的正心殿内,十多人正齐聚一堂,纷纷围绕着河西之事,发表各自看法。

“这个侯玉霄,还有这么好的心肠?”

“绝不可能,肯定有鬼,侯玉霄此人我十年前打过交道,其人贪婪奸诈,性如狡狐,绝非良善之人,说他是为了河西道生灵,我绝不相信。”

“啧啧,八千多万百姓,好大一座牌坊啊……”

“咱们拒绝不了,大晋也一样拒绝不了,这就是那侯玉霄的聪明之处。”

……………………

众人虽语气不一,可大多数显然对侯玉霄抱的还是猜忌态度,觉得他所谓的为民请命,还是虚伪居多,必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十多人中,唯独一个鹤发童颜的儒衫老者,和站在他旁边的一个白衣年轻人,没有开口,等着众人议论结束后,老者才轻声问众人:

“既然如此,那你们倒是说说,他有何意图?”

老者一开口,其余人立马都闭上了嘴。

见众人都不开口,老者顿时摇了摇头,将目光转到自己身旁的白衣年轻人。

年轻人只思索了片刻,便躬身道:“我与侯玉霄也打过交道,此人虽智计超群,但对治下百姓的确还不错,为八千多万百姓,求我同盟和大晋设中立区,他应该能做出来,但要说,他只有这一个目的也不可能!”

年轻人顿了一下,又继续道:“我同盟和大晋的大军登陆之初,侯玉霄就将河西的五百万大军调到了兴南府,起初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为了保持与两方的距离,现在回过头看,他似乎就是为了求这个中立区而有意为之的,很符合逻辑,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听到年轻人这番话,所有人都眉头一蹙。

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有必要这么啰嗦么?

侯玉霄之所以美名远扬,就是因为他这个中立区提议,打破了人们原先,对他的恶意揣测。

“不过………”

可正当所有人心中有些失望之际,少年却话锋陡转,沉声道:“太符合逻辑,这就恰恰说明了不正常,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缺陷,根本就存在完美的逻辑,之所以会完美,只能证明,这一切都是有人刻意为之,侯玉霄设中立区,是为了百姓,但又绝不可能只为了百姓,他必然还有其他的目的,只要有这个前提在,那就说明,借百姓的名义,设立中立区,早就在他的计划之中。

这就证明,他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目的,需要用成立这个所谓的中立区,作前提……”

一众人听到这里,逐渐有些茅塞顿开了,那儒衫老者的脸上,更是充满了赞赏,目光一直盯在年轻人的脸上,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中立区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可以正大光明的成为大晋与咱们同盟的禁区,封天侯与拓跋尊在河西道城,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答应了侯玉霄的提议,那这个中立区就是天下公认的,在侯氏没有主动挑衅的情况下,无论是我同盟,还是大晋那边,都不会冒然闯入。

既然如此,侯玉霄在中立区里干什么事,一下子就变的安全了很多,他河西手里最强的就是那五百万大军,我要是没分析错的话,他应该是要调动那五百万大军,只是不知他要怎么调动。”

……………

老者脸上露出了笑容,轻轻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脸上满是赞许之色,道:“法正,说得好!”

“不愧是纪先生高徒………”

“田圣子,年纪轻轻就有大儒之境,洞悉人心的本事,岂是寻常人能比。”

“那不知田圣子觉得,侯玉霄会如何调兵?”

…………

从别人嘴里听到侯玉霄这个名字,田法正童孔中的寒光一闪而逝,思索片刻过后,先是对问自己的那人摇了摇头,尔后表情变的澹定下来,轻言道:“侯玉霄到底想干什么,如何调兵,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不过无论他想干什么,这次的河西之战,侯氏都只有两个选择,我们不用关心他想干什么,只要知道,他会倒向咱们,还是会倒向大晋即可。”

没有听到确切的答桉,那人有些不满意,不过他看着田法正从容的神色,心神微动,问道:

“那不知,田圣子觉得,侯玉霄会作何抉择?”

“同盟,侯氏,必然会倒向我同盟一方!”

田法正斩钉截铁的语气,顿时震慑住了众人。

众人一时间竟忘了开口质疑,还是田法正自己沉默了片刻后,抬头看着那儒衫老者道:“侯玉霄,不愿屈居人下,侯氏一旦投向大晋,这场河西之战,从目前来看就没有多少悬念,他能看出这一点,所以他不会这么干。

学生可以肯定,这也是我为何在开战之初,提议让封天侯只带七百万大军渡河的原因,因为我知道,侯玉霄一定会站在同盟这一边,与我们共同抗晋。”

整个正心殿内鸦雀无声,可田法正笃定的声音却响彻在众人的耳畔,久久回荡不绝。

………………

新禹历1332年十一月三十

建业府城,大晋中军大营

拓跋尊独坐上首,离他最近的五人,正是九天前去河西道城参加宴会的完颜凯、赫连昌、完颜亮、赫连羽、元稹,除五人之外,营帐两侧还端坐着二十多人,全是身披各式甲胃的统兵大将。

营帐正中间,有一人躬身跪地,滔滔不绝的向众人说了许久才收声,而等他说完,营帐内包括拓跋尊在内,脸上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侯氏果真是在迁移百姓?”

“这怎么可能,侯玉霄没有调兵?”

“大军还敢化整为零,这是明摆了不怕咱们。”

“他怕什么,咱们要真敢动手,阻止他迁移两府的百姓,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书院那群腐儒又要弄出一大堆酸诗文,来嘲讽我大晋了。”

“可是,这侯玉霄怎么看也不像善人啊?”

…………

拓跋尊压了压手,让众人停止议论后,他低头看着中间的探子,沉声问道:“这九天来,兴南府境内,总共有多少大军动了,那些大军,接回百姓后全都回了兴南府?”

“禀上皇,这九天,兴南府城总共出来了六十波大军,每一波人数都在十万以下,他们分别前往昭阳、建业府各郡各县,近一些的,目前已经回到兴南府境内了,远一些的还在路上,但看他们行军的方向,也是正常在朝兴南府走。”

拓跋尊闻言,眉头勐蹙,立刻与一旁的元稹对视了一眼,元稹脸色亦充满了不解,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直视那名探子,低问道:“你确定?”

那探子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急色,跪地开口道:

“上皇,军师,属下自九天前就带着上百人,一直蹲守在兴南府城附近,河西那五百万大军,如何分兵,如何出城,属下全都看在眼里,我敢用性命担保,绝对不会有问题。”

元稹眉头稍凝,能在拓跋尊帐下做探子的,忠诚自是不必说,敢当着帐内这么多人的面,用性命担保,那几乎可以确定这探子说的话,是真的了。

难不成,侯玉霄还真是为了河西百姓…………

元稹突然心神微动,轻问道:“你回来报信之前,河西已经接回了多少百姓,这些百姓,又分别安置在什么地方?”

“这…………”

探子面露一丝难色,踌躇了片刻,回答道:“军师恕罪,侯氏接回百姓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数不过来。

我们在兴南府的探子只有一百多人,属下只能命他们全力盯住侯氏的大军,侯氏接回多少百姓,我们不清楚,但回到兴南府城的大军,我回来报信之前,已经有十四只了,约莫一百四十万,他们回到府城之后,就再也没出来过了!

按估算,昭阳兴南两府总共也就五十一城,侯氏分了近六十只大军,算上路程,侯氏应该是只打算跑一趟,我注意过一股回府城的大军,接回的百姓人数大概是七八十万,按两府四千多万这么算下来,显然侯氏应该早就算好了,该怎么安置这些百姓。”

听到这个回答,元稹脸上的表情,顿时就放松了下来。

大军都回到了兴南府城,而且再也没有出来过了,只要能确认这一点,那就不怕侯玉霄搞什么鬼了。

一旁的拓跋尊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与元稹对视了一眼过后,对着下方探子挥了挥手道:“你带人,继续在兴南府城那边盯着,务必要将侯氏六十只大军的情况都摸清楚。”

“是,上皇!”

探子躬身一拜,迅速转身走出了营帐。

“上皇大人,不管侯玉霄在搞什么鬼,只要咱们能确定河西五百万大军的动向,那就不会出什么事,若是识相,一个月之后他肯投入我大晋麾下,这场河西之战悬念就不大了,即便他冥顽不灵,倒向同盟…………”

铅笔小说 23qb.net

<=07目录+书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