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学霸的黑科技模拟器> 第一百三十九章 赚麻了(6.2k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九章 赚麻了(6.2k求订阅)

对于无数平台来说,他们可以不联系陆晓,就把X币上架。

问题是现在外面流动的X币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满足交易,不少平台用邮箱联系陆晓,其实是想和一些刚诞生的虚拟币一样,获得一批低价币,他们作为初始玩家加入。

陆晓考虑后决定释放一批X币,让国内外平台帮着发出去。

有这些人加入,那就不需要和B币挂钩了,现在存在的几个大平台,都拥有充值交易功能。

至于陆晓释放的X币,也不是免费给这些人,现在X币涨价了,对标B币,就是7万美刀一枚。

陆晓出售给了3家最大的平台,每家1000枚。

倒不是陆晓不想卖更多,而是各大平台在夏国的秘密账户,钱根本不够!

1枚价格都快50万夏元了,1000枚就是4.83亿。

一万枚那就是48.3亿啊!

钱是用对方公司夏国账户直接支付给陆晓的个人账户,这些跨国平台,可不止有海外的人在玩,国内也有很大一批玩家,他们的钱充值其实就是打到平台控制的账户当中。

最后这些钱可能通过不那么正规的手段,转移到海外。

但现在,陆晓用虚拟的货币从这些平台手中将钱给留住了。

又收获了将近15亿现金。

还只是小手指动一动,调整一下参数,添加一些代码而已。

其实陆晓不知道的是不少平台,还是夏国人创建的,只不过现在风声紧,转移到了国外。

他们也只是试试水,平台求购X币的人太多,让他们看到了利益。

因为陆晓运作虚拟币的手法太糙,Binanc夏国合伙人赵鹏长特地加到了陆晓的私人邮箱,开始和陆晓沟通,最后知道这家伙还是夏国人,陆晓就让对方添加了微讯。

在赵鹏长看来,X币潜力无穷,但也有很大的隐患和缺点。

如果不把这些改掉的话,大家很难把价格炒作上去。

最好的地方,那自然是X币有实际价值,其中运用的技术,简直根本不像是这个时代有的东西。

差的地方,就是没有去中心化。

X平台背后的夏为科技,就是中心。

最后夏为科技想发行多少币,别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大的隐患在,别人怎么敢投入太多真金白银进来玩呢。

最后X币肯定会伴随市场上有多少X币,经过非常复杂的价格动荡,慢慢趋于稳定。

赵鹏长可不想错过这次赚钱的机会,必须要给陆晓出几个主意。

因为突然赚了十几亿,陆晓心情不错,决定听听夏国的币圈大佬会说点什么。

即便陆晓并没有深入币圈,但前世看过一些新闻,就拿Binanc平台举例,它们一天的成交金额达到了106亿美刀,本身平台的自有资本也达到了近30亿美刀。

另外还有更厉害的Hubi,24小时成交高达170亿美刀。

这个原理和股票交易市场差不多,有大量用户在利用各种虚拟币的价格高低买卖赚钱,最主要是可以和期货一样增加杠杆。

国内陆晓前世不太清楚,反正国外用户太多了。

赵鹏长现在在加国,他先和陆晓寒暄一阵,然后说道:“您是陆总吧?这次冒昧加您,是想提一点建议,希望X币以后发展越来越好。”

“说说看。”陆晓感兴趣地说道。

赵鹏长很快发了一长串消息给陆晓,全都是他这个十年币圈生涯总结的经验之谈。

现在赵鹏长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自己操盘的一些币种也有不少,都是忽悠普通人罢了,身家百亿可能还没到,十几亿美刀还是有的。

看到陆晓的X币,赵鹏长心里快羡慕到发疯。

但可惜这次他不是操盘手,只能吃点边角料,希望顺着这股东风再大赚一笔。

陆晓看完赵鹏长的建议,发现说的挺有道理。

首先是X币还是要去中心化,夏为科技不能太干涉这种货币的发行发展,最好也能做到其他虚拟币一样能追根溯源。

另外就是发行总量,一定要有限制,比如B币就只有2000万枚,好多其他币都是学的B币甚至直接挂钩。

最关键的就是这两条,另外的各种宣传营销套路,赵鹏长表示他以后可以帮忙,为了赚钱,他肯定要亲自出手。

两人讨论了一阵,最后陆晓采纳了对方的建议。

准备在下次更新当中添加两个功能,其中一个便是去中心化,每一分X币,都可以溯源所有交易节点。

这个技术很容易实现,按照现在的虚拟币照搬就行。

既然都能溯源,陆晓就不能随便超发X币了,相当于给自己套上枷锁,当然这也是为了让普通人放心。

避免用户随时害怕陆晓一次性放出X币收割大家的钱包。

在X币总量上,也会出现限制,但不会是固定的2000万枚,而是根据多少用户加入X云服务平台,共享计算机资源来计算。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用户成为X币用户并且共享了计算机,那么保底能获得1枚X币,但是这1枚X币,将被限制转移。

这1枚X币将预定这台计算机每天至少10小时开机时间,1年后就能获得。

也有人最开始就锁定2枚X币,这取决于共享出来多少算力还有多少储存空间。

假如有3亿用户,都是最低的资源共享,那X币的总数量将在3亿枚,所有数据都会共享给每个用户查看。

每个用户现在开机联网贡献计算机资源,其实也就是在挖矿了,并且把预计能挖多少都提前预估了出来。

那陆晓的盈利点在什么地方呢?

这就是最关键的抽成上了,陆晓会每台电脑抽0.1枚币,同时在使用该计算机资源,比如客户使用云服务时,用到X币用户的计算机资源,那就能分50%盈利。

假如云计算市场将来达到了3000亿美刀,陆晓每年就会分出1500亿美刀。

这个前提其实是在用户共享计算机资源,其实本身不影响用户平时使用电脑上。

也就是说首先用户第一年保底能获得0.9枚X币,第二年如果继续共享还能继续获得,这是绑定在X账户上,假如计算机坏了,那肯定要新买一台计算机顶上啊。

随后计算机的资源被使用,也就是陆晓的X云计算平台赚钱了,付出计算机资源的用户,都能获得盈利。

整个商业模型在陆晓和币圈大佬的讨论中应该是没什么漏洞的。

而且,用户还有很爽的地方,那就是X币还在自由交易,他们掌握的X币随时可能和过山车一样涨跌。

这就做到了X币总量可控、利益共享、去中心化、可以追根溯源。

只要经过几大顶级虚拟币平台宣传推广,不怕用户不入坑。

要说法律上的风险,其实也几乎没有。

可以看成是夏为科技用X币购买了普通用户的计算机资源,并且有点类似预售的形式。

拥有X账户的用户,就相当于入股了夏为科技的X云计算公司,最后X云计算公司赚钱了,还给大家分红。

陆晓最后在微讯里回道:“感谢赵哥提醒了,以后回来请你吃饭。”

赵鹏长其实也不知道有些技术能否实现,但陆晓打包票说没问题,对他的炒作大业来说自然就更好了。

也很客气的回道:“一定一定,回魔都我一定来叨扰了。”

结束聊天陆晓马上对X云计算平台进行升级,已经有清晰的思路,也没有太多技术难题,陆晓的动作很快。

当晚X用户就收到更新公告。

也就是一份新的白皮书了,这份白皮书相当于和用户约定的规则,以后绝对不会发生任何更改。

不可能说X币火了以后,陆晓突然又把规则改了,可以自己随便添加代码增发X币。

陆晓还指望普通人都能靠着出售计算机资源赚钱,顺便把X系统推广到千家万户呢。

尤其是国外,有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封锁,常规推广套路根本没用。

那只能剑走偏锋,靠着让大家赚钱来吸引大家成为X系统用户了。

更新完后,陆晓看着电脑屏幕笑道:“反正不管最后X币实际价值被炒成了多少,我都能通过分成,抽成赚钱,相当于多了一个现金奶牛,靠着这个项目,以后我想做什么实验钱都够了!”

真当X币火起来,现有的云计算公司首先遭殃,第二个遭殃的就是原本的虚拟币。

和其他虚拟币比起来,X币优势太大了。

等到陆晓更新了X币客户端,海外用户顿时激动起来。

铅笔小说 23qb.net

<=10目录+书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