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学霸的黑科技模拟器> 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前结业,三篇论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前结业,三篇论文

商业具体执行上,陆晓不需要太关注。

收购的两家公司高管们,现在能处理得很好。

脑电波头盔因为产量关系,当天凌晨就宣布只能月供应500万个,为了照顾用户将邀请全球厂家共同制定标准,都能生产脑电波头盔。

无数高科技产业闻风而动,现在夏为科技的X系统已经开放。

除了老鹰国的人还是无法下载外,国外所有势力国家都可以下载。

大量用户就算为了在微软系统上玩iOS系统的游戏软件,也想试试X系统。

更别提X系统将来还支持脑电波控制。

夏为科技一出手就是碾压!

在技术层面上,让用户根本无法拒绝。

即便知道用X系统,可能自己的用户信息会被夏为科技看到,无数用户依旧趋之若鹜。

因为以前的系统,普通人也看不到源代码啊,iOS系统还是不开源的系统。

大家以前还不是一样用。

夏为科技的态度就是爱用不用,反正各个国家都投放广告,在南棒国就请一些当红女团明星拍宣传片,到了脚盆国甚至还请了虚拟偶像代言。

而在欧洲,什么足球明星,超模,全部都高价请来打广告。

这年头只要出钱出得高,可以把宣传方案委托给4A广告公司代理,对方连宣传的平台都能搞定。

X系统虽说是没有在相应国家有线下公司,但夏为科技花高价打广告依旧通过了。

很多媒体都是有奶便是娘,根本不会阻拦。

夏为科技在锐意进取,陆晓也没闲着,他每天要花不少时间培养弱人工智能小鹿,空了就和小鹿聊天。

外接服务器,只是帮助小鹿更方便审核X系列产品各种数据。

实际提高智能,还是需要陆晓言传身教。

陆晓也发现了小鹿目前为止,依旧没有出现独立思考的“智慧”。

审核X系列产品违规信息,只是陆晓手把手培训后,让小鹿出现大数据判定类似的效果。

具体怎样才能出现智慧,陆晓依旧不太清楚。

打个比方,陆晓没办法交代小鹿,让它去做什么事,它根本听不懂。

点外卖拨打电话这类简单事情可以做到,却没办法原创音乐、绘画。

智能处于X助手一个水平。

而陆晓设想中的人工智能,那肯定和真人差不多,能独立交流,有自己的思想。

智慧比人类还强大。

现在看来,这方面的功能一点也没实现。

陆晓特地复盘寻找哪里有问题,发现问题也许是在真实生物神经元活动运行的差别上。

写的神经元代码虽然完全模拟人类神经元运行方式,甚至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可唯独缺少“灵魂”。

这个“灵魂”太过于抽象,也可以用“生物电流”形容。

在陆晓的理解里,大脑产生思考,是神经元在大脑灰质中不停诞生新的神经元线路,神经元在自主产生生物电,而这个生物电又在大脑神经元中随机游动。

生物电流游到那里,就是人类在思考时,想到那里,也许是回忆,也许是在计算,这股生物电流,就会激活某个神经元回路。

而在人工智能小鹿这里,一样拥有神经元代码组成的神经元网络。

这个网络在理论上和大脑神经元工作原理相同。

甚至产生新的神经元网络,情形都类似。

但唯独没有那个特别的灵魂,也就是生物电流。

服务器使用的是正常的电能,当电能在芯片的无数开关(0,1)中循环时,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写代码最主要的就是逻辑循环,码农应该有发言权,如果代码无法让编译器循环,代码就写不出来,是无用代码。

陆晓猜测,真实的神经元,拥有“灵魂”也就是生物电流在到处游动。

虚假的神经元也有电流,只能处于开启和关闭两种形态。

而让电流控制某些神经元启动时,这个思维(生物电流),其实是陆晓给予的。

如果陆晓不询问小鹿问题,那小鹿就没有在思考。

它不会主动去做什么事。

生物电流,其实就是陆晓把自己的智慧赋予给了小鹿,这就是人工智能彻底失败的地方。

当然这也有好处,比如陆晓可以指挥小鹿去学习做游戏,学习写网络小说。

不过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

小鹿会从大数据里拼接出似是而非的东西,可能是某本小说的高仿,或者很多小说的结合体。

做的游戏也许和很多款游戏相似。

这样的小鹿也有个好处,那就是绝对安全,不会主动去做什么事,可以成为陆晓的好帮手。

陆晓已经不指望这样的小鹿,能真正出现“人类智慧”了。

也许要重新设计底层逻辑,或者设计硬件芯片可能是生物芯片才行。

不更改相关设计,继续培养小鹿,在经过大量数据培养后,小鹿也许也能做好很多事,不过不会特别灵活。

陆晓本来打算让小鹿跟着自己看书学习,对小鹿而言,陆晓积累各学科知识,小鹿也在学习提高。

最终是能够自己写出论文的。

但因为没有“灵魂”,小鹿就没有太多创新能力,论文写出来也是东拼西凑。

小鹿就只能当成是个数据百科,陆晓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查询,可以让小鹿在网上搜索给出答案。

这样倒是也加快了陆晓学习提高的速度。

但真正写论文的,还是陆晓自己。

公司的人都在忙碌,陆晓打算把学历解决,现在大一快要结束,陆晓想在这时候获得学历,他可没兴趣和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地在大学里学习四年。

陆晓有个新规划,那就是投资半导体产业的同时,在生物领域获得极大提高。

生物领域主要研究微生物b毒,人体免疫系统。

这是为明年12月会发生的事做准备。

现在还不准备,时间就来不及了。

说不定因为形势变化,前世发生的事提前发生,那样会让陆晓措手不及。

依旧带着小鹿,陆晓来到导师家,说起学历的问题。

洪加兴就住陆晓隔壁,偶尔陆晓也会去坐坐,不过以前太忙,基本就打个招呼没有谈学业的问题。

知道陆晓情况特殊,洪老从来不会让陆晓好好待在学校,或者要看什么书。

这次陆晓主动提起要快速结业,洪老笑道:“论文想好写什么了吗?”

洪加兴对陆晓抱有很大的期望,高考前他以为陆晓会成为数学家,但在秘密基地见证陆晓设计出天基武器后,洪加兴已经不指望陆晓将全部精力放在数学上。

“想好了,我准备写脑电波解码的论文。”陆晓说道。

这是陆晓深思熟虑才决定写这个论文。

反正相关技术指标,都要公开给其他厂家,让脑电波头盔快速全球铺货。

还要申请一些专利。

那就别浪费了,学历的论文就用这个课题。

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不能写,关于天基武器的声波理论更不能写,因为是史无前例地跳级获得学历。

论文要对公众公开,就只能写一些可以公开的内容。

洪加兴皱眉道:“脑电波读取这个情况我也了解过,写成论文的话,会不会让国外赶上我们,最后超过我们?”

“不会,我不写解码的核心内容,而是写脑电波产生的具体理论,核心内容是我靠着自己大脑非常强大的记忆能力,将每段脑电波对应现实弄出来的,非常重要不能公开。”陆晓说道。

当初就是因为陆晓能100%记忆图像,才准确解码所有脑电波信息。

全世界没有其他人能做到这一步。

陆晓接下来解释了一下为了尽快全球铺货,要在全球寻找代工厂生产脑电波头盔。

而最核心的解码系统,都会放在云服务器上。

这和当初声波建模放在服务器上情况差不多,洪加兴很容易理解。

陆晓要写的论文,只是脑电波的研究,大概内容其实是人类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脑电波对应的神经元情况是什么。

这部分内容,是陆晓在研究人工智能小鹿的神经元代码时,研究的内容。

论文公开后大家设计的脑电波读取设备,可能会更加精准。

因为和脑电波解码无关,公开也没关系。

成果也算是重量级,至少能上三大顶刊,陆晓已经发表过一篇音波的论文在三大顶刊上,还引起很大风

铅笔小说 23qb.net

<=10目录+书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