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第一百三十三章 蔡京大战秦桧花街新闻

第一百三十三章 蔡京大战秦桧花街新闻

范蠡一怔,望了勾践一眼,又急忙低下头去:“王上,此乃臣的疏忽。”

他俯下身,声音苦涩道:“当日臣在朝廷请求援兵,只觉得朝廷应当不会为我们出太大的力。却没想到遇到了黄河决堤,他们突然增兵。”

“请王上治臣的失职之罪。”

漕粮一断, 京城必然缺粮。

谁都能看出来,朝廷增派的兵马就是来吴越吃粮食的!

勾践哑然,急忙把范蠡搀起来。

“范大夫,你放心,孤只是问问而已,没有要怪罪你的意思。”

他轻轻叹了口气,开口解释道:“朝廷这么多大军过来要粮,我越国如何敢不给?”

“只是如今越国刚经历战乱, 百废待兴,又要供给这三十万朝廷兵马,恐怕力有未逮啊……”

勾践试探着道:“不如你再去朝廷大军那边一趟,同他们商量一下。”

“一部分粮草由朝廷攻下吴国后,从吴国征发,令一部分由我越国供给……”

范蠡听的头皮发麻。

上次他从京城里九死一生逃出来,就已经被那些武将们记恨上了。

本来他还打算等朝廷兵马到来时,先出去躲个一年半载的,避避难。

可现在越王竟然要他再凑过去?

这已经不是肉包子打狗了,而是直接把肉包子扔狗食盆子里去了。

“王上……”

范蠡吭哧吭哧憋得脸通红:“不是臣不愿意去……而是臣上次得罪过朝廷的那些武将,此次若过去,恐怕有去无回啊……”

勾践抿了抿嘴唇,但还是不在意地道:“既然如此,那孤就再派别人过去劝劝他们,范大夫就在诸暨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吧。”

范蠡一怔, 急忙俯身道:“臣谢王上关心。”随即便起身向外走去。

走到一半,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孤也不想缺朝廷的粮食, 只是如今的越国实在太难啊……”

范蠡脚下加快了几分, 急忙向外走去。

……

大乾京城。

今天就是三法司联同审理查问陇西郡守宋昪的日子,李乾对这件事儿还听重视的,毕竟关系到他的计划,也关系到下一个陇西郡守的人选。

李乾本想把这次会审直接改成廷议或者廷鞫,大家在朝会上好好热闹热闹,同时也再搅和搅和,乱一乱。

但他又怕出手的痕迹太重,让蔡京与秦桧意识到他这个皇帝在其中扮演的的不光彩角色,只能又作罢了。

不过,三法司分别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既然御史台也能参与,李乾觉得,自己不妨等事后再找魏征了解了解情况……

今日的大理寺衙门比往常还要热闹几分。

有点门路的人都知道,这些日子以来,秦相和蔡大人之所以暗中矛盾重重,导火索就在这陇西郡守宋昪身上。

没掺和进去的人不想掺和,但本就处于漩涡之中的人不仅不能避开,反而要过来为自家大佬摇旗呐喊,襄助声威。

是以, 只要能在三法司里蹭上点关系, 属于秦桧、蔡京二人队伍中的人,就得过来壮壮声势。

大理寺正堂中, 大理寺卿鄢懋卿一脸晦气相,坐在主位上。

他的左手边是胡子花白的御史中丞娄师德,右手边则是身材高大的刑部右侍郎高勋。

大堂的左右两侧,坐满了来自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官员。

审理的时间邻近,鄢懋卿有气无力地对堂外皂吏道:“带陇西郡守宋昪。”

“是,大人。”皂吏应声而去。

场中官员齐齐精神一振,心说正戏终于来了。

不一会儿,一身绯袍的宋昪在两名皂吏的跟随下,踏入了正堂。

“下官宋昪,见过诸位大人。”

宋昪体貌肥胖,留着两撇小小的八字胡,眼睛扁平,笑起来几乎要眯成一条缝。

见他这样,围观人群中有个青袍御史不禁眉头一皱,忍不住喝道:“犯官宋昪,到了公堂上如何敢嬉皮笑脸?”

宋昪转过头望了他一眼,笑呵呵地回道:“这位御史大人,在下可不是犯官。”

“今日三法司只是召在下来询问,可并未给在下定罪啊,今日在下来也不过是协助调查而已。”

那御史眉头紧锁,朗声道:“陇西数座常平仓被焚,就算非你主动所为,也有失察之罪!”

“叫你一声犯官,还委屈你了不成?”

宋昪依旧不动怒,笑呵呵地回他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仅以一时之疏忽,便将在下定为犯官,这位御史大人恐怕太苛求了吧?”

“试问,天下何等官员没有犯过错呢?”

那御史更是生气,满脸涨红着怒斥道:“数座常平仓,百姓数年之积聚,如今尽数焚于一场大火,难道凭此还不能将你定罪吗……”

鄢懋卿坐在正中,捋着胡子听得津津有味儿,要是可以,他恨不得让两个人在这吵上一天。

然而一旁的高勋看不下去了。

跟这帮御史纠缠下去,无论是输是赢,最后都没好名声。

今天这个事儿,就得快刀斩乱麻。

“咳咳~”

高勋轻轻咳嗽了两声,暗示着一旁的鄢懋卿,可鄢懋卿就如聋子一样,装做听不见。

他又瞥了一眼左边的娄师德,发现这老头更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好家伙,这都是些个什么队友……

“肃静!”

高勋迫不得已,只得自己拍了拍惊堂木:“公堂之上,莫要喧哗!宋昪究竟如何,法司审理后自有分晓。”

两人闻言,这才偃旗息鼓。

鄢懋卿见两人不说话了,遗憾地撇了撇嘴,随后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宋昪宋郡守。”

“常平仓被焚毁之事已成定论,不知你是否已经将前因后果勘察清楚?”

胖胖的宋昪低下头,从袖子里掏出几页薄薄的纸,双手呈上:“回廷尉大人,下官已将其整理成册,请诸位大人阅览。”

有堂吏接过那张纸,就要上去递给鄢懋卿,可鄢懋卿根本就没有要接过去的意思:“直接宣读便可。”

“是,大人。”

堂吏将书页展开,徐徐读了起来:“自六月以来,陇西郡走水事件频发。六月二日夜,彰县河泊所突生大火,所内物件焚毁一空;六月三日中,武山县东南驿所突有天火降下,将驿所焚毁一空,烧死驿丞一人、驿卒三人……”

随着堂吏的缓缓诵读,在场众多官员的神色渐渐微妙起来。

这陇西的走水之事,好像确实有点多啊?

堂吏的声音继续缓缓传开:“……武山、彰县两座常平仓被焚毁后,渭源县衙突发大火,正当知县组织救火事宜时,常平仓又突起大火……最终焚毁一空。翌日,襄武县数地又突生大火,幸赖郡守率人亲临常平仓防范,及时扑救,才未酿成大祸。”

堂中众官齐齐无言,照这么说,烧了这么多地方,你宋昪非但无过,反而救火有功了?

高勋的嘴角也扯了扯。

蠢货!你说情况就说情况,干嘛非要加最后那句?

你踏马还想让朝廷赏你啊?这不是招仇恨的吗?

果然,又有一名御史看不下去了,起身振声质问道:“宋郡守,若如你所说,烧了三座常平仓,朝廷反倒要为你记功了?”

宋昪笑呵呵地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代天牧民,守护常平仓,此乃在下的本职,又何须邀功?”

这御史下半句话登时噎回了嗓子眼儿里。

本来想用这话骂他,没想到被他自己说出来了。

不过宋昪这副不要脸的样子倒是挺坏人缘的,即便是蔡京方的官员,也有些不满。

你踏马就这态度,一点被抓到小辫子的觉悟都没有,让别人很难帮你啊!

高勋也敲着桌子,带着几分不满望着宋昪:“宋大人,如今你身怀嫌疑,本官望你能端正态度,认真接受法司审问。”

“堂中其他人员,尤其是御史,也当遵守公堂秩序,莫要再扰乱堂纪!”

双方各打几大板之后,他这才转身望向正座的鄢懋卿:“鄢廷尉,如今宋昪已经有证词,还请廷尉大人发问。”

鄢懋卿捂着嗓子,面带歉意地望着他,哑着嗓子道:“高侍郎,不是本官不想问,而是昨夜突染了风寒,喉咙发痛。”

“还请高侍郎与娄御史代在下问吧。”

我信你个鬼!

高勋无语,刚才说话还好好的,现在一下子就来了风寒?

鄢懋卿却不理

铅笔小说 23qb.net

<=17目录+书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