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蔡攸的熟人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蔡攸的熟人

往日里热闹无比的宋府、韩府近些日子门可罗雀,站在门口耀武扬威的家丁、门子如今都躲回了府里,阔气无比的乌头门紧闭,丝毫不见往日八面大敞的威风。

乌头门外二十步一岗,身着劲装、手持钢刀的兵丁们虎视眈眈地望着来往此地的每一个行人。

曾经的巴结逢迎之辈走过这里时,都转过头加快脚步离去,生怕再招惹上什么麻烦。

蔡攸坐在马车里,望着已经开始蒙尘的朱红乌头门,长叹了一口气。

驾车的马夫察觉到兵丁的目光已经注意到这里,急忙挥动手中长鞭:“驾!”

马儿吃痛,拉着马车离开了这条街,向北行去……

今日的皇城门外格外热闹,不少马车远远停在了门外,蔡攸也是其中之一。

“高叔叔。”

蔡攸下了马车,快步向着另一边走去。

“来了。”

高勋一身绯袍,头戴乌纱大帽,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领着蔡攸向皇城内部走去。

御史台位于皇城东南角,今日这条路上的官员格外的多。

但大多数大臣见了高勋都下意识地往旁边躲开两步,只有偶尔遇到几个蔡党的忠实成员时,才会上来打招呼。

只不过他们的笑容同样非常勉强。

“据国公府那边传来的消息,今天的情况很有可能不太妙。”

高勋和蔡攸走的很近,压低了声音叮嘱道:“那边让咱们提前做好准备。”

蔡攸沉默了片刻,没有回这句话,而是问道:“我爹还不能出来吗?”

高勋无奈摇了摇头:“案子没个结果,他们说依旧不能排除嫌疑,还是不肯放人。”

但等案子有了结果,一切就都尘埃落定了,那也太晚了。

只不过如今形势比人强,仅凭他们两个根本不可能撼动皇帝加上中书省、御史台的决定,就算再加上其余众多蔡党官员也不行。

他们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蔡攸深吸了一口气:“能不能保住性命?会不会牵连到家人、族人?”

高勋没有回话,过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不知道。”

蔡攸眼前一黑,虽然高勋说的委婉,但蔡攸却能明白他的意思。

不知道,就是什么也不能许诺,连最基本的也保证不了,根本就不能确定事情会到什么地步。

“大公子……”

高勋察觉到他的异状,忧心地望着他:“这次只有御史台独自审案,刑部并未参与其中,所以我们也……”

“我没事。”

蔡攸深吸了一口气,暗暗捏紧了拳头。

“不过大公子放心。”

高勋急忙安慰道:“就算御史台他们赶尽杀绝又如何?”

“只要等案子审完,蔡大人从贡院中出来,我等未必不能改变他们的判决……”

蔡攸捏着拳头摇了摇头,改变御史台已成定数的判决?

何其难也?

或者说根本不可能。

御史台的判决要送往皇帝那里,待皇帝审批同意之后,由中书省拟招,门下省复核,随后开始执行。

但就算蔡京出来,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是能改变皇帝的意思?能改变中书省的想法?还是能从门下省使力?

这三者都在年关时候同蔡党争夺过会试副考官,现在焉能不落井下石?

蔡攸目光渐渐坚定起来,等蔡京出来又能改变什么?

必须要在结果出来之前,就改变此事。

但说的容易,他蔡攸却很难做到……

高勋见他不再说话了,也陷入了沉默,在前面领着路,两人继续向着御史台而去。

今日虽然只有御史台审案,但却并不禁止其他官员围观,蔡攸、高勋两人来到这里时,堂外已经快站满了人。

“高大人……”

围在正堂外的官员们纷纷向他问好,让开了一条路。

“高叔叔,你先进去吧,我在外面就好。”

蔡攸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同高勋告别。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官员们的潜规则,如果人数太多,正堂里的座位就按照官位大小排列。

蔡攸没有官身,连进皇城都是跟着高勋进来的,现在又怎能进去凑热闹?没见这么多官员都在外面等着吗?

“也好。”

高勋叹了口气:“你在此等着,我……我和邓兄尽力。”

说着就转身踏步进了正堂,只留下在场的其他低阶官员们好奇地望着蔡攸。

若是放在往常,蔡攸肯定会接着这个机会,好好和这些人熟络熟络,拉拉关系。

但现在他却烦闷的很,根本没心思做这些,只是心焦地隔着栅栏,遥遥望向堂中的情况……

此刻堂中已经聚集起了一大批官员,穿绯袍的更是有十来个,都坐在左右两边,静默地等着。

阎立德也不知抱着怎样的心态,放下了工部的工作,来到了这边,苏凌阿正坐在他身边,两人好像在小声地商量着什么。

另一边,兵部右侍郎吕胤也坐在对面,神色复杂,时不时地还要望向阎立德那边一眼。

一时间大堂中无人开口,气氛略微有些诡异。

但这样的情况并未维持多久,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从堂后传来,不一会儿一身绯袍、相貌威严的魏征便领着一众御史,来到了主台上坐下。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身材高大,须发皆张的李渊,缓缓踏步来到了主台侧的一张太师椅上落座。

啪~

响亮的惊堂木拍下,不少走神的官员都是一激灵。

“升堂!带人犯!”

魏征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直接进入正题。

正在堂外观看的官员们呼啦啦地让开一条道路,让衙役们押着两个“案犯”入堂,同时也唏嘘地望着两位侍郎大人。

不对,应该叫“前侍郎”了。

蔡攸混在人群中,神色复杂地望着自己的岳父、舅舅。

如果不是仔细观察,蔡攸几乎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

从前的气度、威势已经消失不见,一身还算干净的麻布囚服披在身上,头发散乱。

唯一的好消息是,两人整体还算干净,不像是被用了刑的样子,还维持着朝廷大员最基本的体面。

如今走在一众官员中,两人努力直着身子,将头昂起来,似乎想要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高傲。

蔡攸目中闪过一抹悲凉,但并未出声呼唤他们。

宋乔年和韩木吕也没发现人群中的蔡攸,或者说发现了,但装做没看见,在一种官员们的注目礼中,昂首向前走去。

“大人,人犯宋乔年、韩木吕已带到。”

衙役们俯身说完后,便直接退下了,只留下这两个穿着囚服的犯人。

坐了满堂的官员们用肆无忌惮的眼神打量着他们俩,就像打量两块案板上的肉。

宋乔年和韩木吕的脸色都有些涨红,曾经何时,他们也是上方侍郎们中的一员。

如今却化作了阶下囚,只能被曾经的“同类”高高在上地俯视着。

这种屈辱的滋味绝对不好受,但眼下也不是他们闹别扭的时候。

啪~

响亮的惊堂木再次响起,魏征面无表情地望着他们两人。

“宋乔年、韩木吕,你二人可知罪?”

“何罪之有?”

宋乔年怒目直视着上方,回答完之后,他反倒质问起魏征来了:“下官自认为所作所为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百姓,问心无愧,敢问魏大人为何将下官当做囚犯,从贡院押送到御史台?”

韩木吕也抬起头来,面上满是不屈服:“魏大人和国公大人此举太过失妥,下官问心无愧,从未有过任何失格之举……”

两人在朝中厮混了这么久,自然都深深地明白何为“坦白从宽,牢底坐穿”。

坦然承认,肯定没什么“宽大处理”,因为罪名如何设置根本没有依据,全看上面人的心意。

本来诛九族,现在只让你一个人死,那也是宽大,但这样的结果谁能接受?

可要是死不承认,反而有可能逃过一劫。

该怎么选,谁都能算明白。

围观的官员们都好奇地望着这一幕,面上神色不一,但大多都是期待。

之前皇帝陛下说拿到了互通内外的证据,但究竟是什么证据呢?

但魏征却不理会他们的垂死挣扎,只是冷冷地道:“事到临头,又有从官舍中搜出来的证据,二位就不要狡辩了。”

这话一出,二人都是一怔。

从官舍中搜出的证据?

宋乔年下意识就将头转向了一旁的韩木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官舍中根本没东西。

他是临开考才进的贡院,根本没必要和外面联系。

韩木吕身子一颤,面上也

铅笔小说 23qb.net

<=09目录+书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