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格局呢

“肤浅了吧?”

“咱举个例子,太子朱标一旦挂了,这大明的皇位,该有谁来继承?”

朱雄英一脸鄙夷的问到,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今他朱雄英死而复生,只要让朱元璋找到自己,自己就可以不装了,摊牌了,表明自己皇长孙的身份。

到时候皇位自然就是他朱雄英的,至于朱允炆,一边玩泥巴去吧!

但现在他的身份还没暴露,这个问题对于大明的文武百官来说,自然是个棘手的问题。

“这不是废话吗?”

“大明未来的皇位,自然是皇长孙的!”

蓝玉不假思索,当即脱口而出!

因为再他们的认知中在,原本的皇长孙朱雄英已经早逝了,如今的皇长孙朱允炆,也才刚刚五岁,真算起来,那还得叫他蓝玉一声姥爷。

就算朱标挂了,朱允炆当了皇帝,他蓝玉依然算得上是皇亲国戚。

有这层关系在,皇上怎么会砍他蓝玉的脑袋?

“说的好!”

朱雄英很憋屈,老子就是皇长孙啊,但是老子现在还不能暴露身份。

强行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朱雄英这才再次解释起来。

“大明建国至今十几年了,你们这些武将就不提了,都是死人堆里摸爬打滚出来的。”

“因此在你们看来,世上的事情,自然就是简单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也正是因为如此,想要征服你们,办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你们更加生猛!”

“太子马上就到而立之年了,打小就跟着陛下南征北战,即便是算军功,跟你们比起来,也是不逞多让!”

“满朝文武,就算是民间,太子的威望,那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但你们再看看你们口中如今这个皇太孙呢?”

说到这里,朱雄英顿了顿,虽然话里有话,但显然此时眼前这两个人应该是听不到明白的。

一念及此,朱雄英不由得又腹诽了几句,憋屈至极,这不当人子的狗系统!

“朱允炆才五岁而已,别说民间了,就是应天府,就是金陵皇宫,他都没出过!”

“要不是因为朱雄英出了点意外,他连个皇长孙的头衔都落不到!”

“这么一个小屁孩,要是突然成了大明的皇帝,你觉得朝廷里那些生猛无比,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人,他镇得住吗?”

朱雄英心里憋屈,话里有话的问到。

“镇不住又咋了?咱可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人,可从来没人想过要造反的!”

蓝玉不仅没听出朱雄英的言外之意,就连言内之意都没听进去。

“格局呢?”

朱雄英冷笑一声,原本也没期望他们能听出自己的言外之意。

“当年赵匡胤也是这么说的,但是结果呢?”

“这个......”

“那个......”

朱雄英突然把赵匡胤搬了出来,一瞬间,不只是蓝玉慌了,就连朱元璋都不由得愣在当场。

现在的朱元璋,仍旧算得上是身强力壮,太子朱标也正当年。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允炆想要继承大明的皇位,怎么着也还要个几十年才行。

因此朱元璋压根就没想过这些问题,在朱元璋看来,再过几十年,当年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这些老伙计,要么老死了,要么病死了,对于他老朱家的地位,自然也就没有威胁了。

朝廷上下,要么就是这些老伙计的后人,要么就是新提拔上来的新人。

这些人还不是跟朱允炆一样,没有丝毫威望可言?

因此朱允炆不需要什么镇得住谁,只要皇长孙朱雄英没有起死回生,那以朱允炆的身份,就足以坐稳大明江山的皇位了!

因此,朱雄英这番话,朱元璋从未想过。

但若是真的出现了这个问题,名正言顺的皇长孙朱雄英已故,对于下一任大明皇位的继承者来说,这不仅是个问题,还将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尽管吧蓝玉说的也有道理,没人想过要造反,但作为大明的皇帝,朱元璋却不能不多想一点。

“这.....不会吧?”

“陛下应该.....不会对咱......”

直到此时,蓝玉终于开始感觉到害怕了。

“不会?”

“现在这个大明王朝,那根象征着皇权的权杖,早已布满了尖利的倒刺。”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太子威望只在洪武大帝之下,自然是不用丝毫担忧的。”

“若是皇长孙朱雄英还在世,自然也是无需担忧的。”

“可这个小小的朱允炆,简直就是可笑可笑。一来没有经受过任何的历练,二来是因为皇长孙朱雄英出现了意外,才顺位罢了。那象征皇权的权杖,他能握的住吗?到时候一定会被搞得遍体鳞伤的!”

“因此如果你们是洪武大帝,会不会在把象征皇权的权杖交给娇生惯养的朱允炆之前,先拔光上面的倒刺呢?”

“否则,这大明如何继续繁荣昌盛下去?”

朱雄英一脸鄙夷,强忍着,没把自己就是皇长孙朱雄英这件事情说出来。

‘砰!’蓝玉听到这里,哪里还淡定的下去?

早就两腿一软,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早已冷汗淋漓!

太子朱标只要有一点意外,那么眼前朱英的话,就极有可能会成真!

除非......除非皇长孙朱雄英起死回生!

作为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这么多年的老伙计,蓝玉对于朱元璋的性子,可以说再了解不过了!

否则一旦到了那时候,别说蓝玉了,怕是连徐达、李善长等人,都绝无可能善终了!

况且,历史上,这种事情可是有不少先例的。

看看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有谁能善终呢?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蓝玉瘫坐在地上,早已吓得面无血色。

“你不是挺勇的吗?怎么现在吓得魂不守舍的?我说你至于吗?你不过就是个小小的七品官,轮得到你操心吗?”

朱雄英一脸鄙夷的拍了拍蓝玉的肩膀。

心里却是再次腹诽起来,赶紧抱大腿,皇长孙朱雄英就在你面前,现在抱大腿还来得及!

“咱......”

本就吓得魂不守舍的蓝玉,被朱雄英这么一拍,差点没摔倒在地。

蓝玉的性子骄纵跋扈,典型的有头无脑的人,打仗在行,处理人际关系那是一塌糊涂,因此一直仗着自己跟朱元璋是老伙计了,被他得罪的人可是数不胜数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这小子的话成真了,那他蓝玉将会成为朱元璋第一个砍脑袋的人啊!

这一点,蓝玉倒是挺有先见之明的,历史上,朱元璋为了铲除对朱家皇权的威胁,第一个砍脑袋的也确实就是他蓝玉。

不仅如此,蓝玉的尸首甚至在金陵皇宫的墙头,被挂了两百多年。

“老余这么个不起眼的小芝麻官,自然是不用担忧的。不过老章头你嘛,可就大不同了。到时候陛下挥刀第一个砍的,可就是你们这群人了。”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觉得咱让你跟咱去南洋砍人,先砍他十几二十个岛出来,作为退路,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啊?”

朱雄英压根就没去看蓝玉,转头看着朱元璋,再次开启了忽悠模式。

对于狗系统这个不当人子的规则,朱雄英既不敢违反,又不想遵守,如今之计,唯有弄出动静,动静越大越好!

到时候自己那个便宜爷爷朱元璋自然就会关注到自己,自然就会找到自己。

而现在大明境内,国泰民安,加上锦衣卫神出鬼没的,想搞出什么大动静,显然是难于登天的。

因此忽悠一个水军指挥使,跟着自己去南洋砍人,先打下一片天地来,到时候朱元璋想不关注自己都难!

那时候自己就可以摊牌了,不装了,宣告天下,自己就是皇长孙朱雄英了!

“你是认真的?”

朱元璋眉头紧锁,不由得问了起来。

“认真!如假包换的认真!”

朱雄英一边信誓旦旦的回着,一边举起手来做发誓的动作。

洪武四大案,这蓝玉一案,牵连之广,可谓是史无前例,被杀之人,高达两万左右!

而且这将近两万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武将!

铅笔小说 23qb.net

<=09目录+书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