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武侠仙侠>玄幻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250,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250,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既然张特愿意去跟着张飞,陈元决定乐见其成。

有这样一个人辅左张飞,对张飞肯定是有很大好处的。

不过,陈元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子产,你也姓张,难不成你跟三哥有什么亲戚关系?”

张特洒然一笑:“好叫军师知道,如果按照辈分论起来,三将军还要唤我一声叔叔。“

陈元满脸问号?

???

什么情况,你居然是张飞的叔叔?

张特看到陈元表情,就知道陈元误会了。

“张家在涿郡是一个大姓,没有一万人也有几千人,大家都说都沾亲带故,只不过特与三将军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虽然都是涿郡张氏,但是与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了。”

陈元点点头,明智的没有再问了。

怎么,难不成,还要给自己找个叔叔不成?

要知道张飞可是他三哥,张飞喊他叔叔,那他要不要喊张特叔叔?

这就太尴尬了。

所以,陈元明智的把找个话题给错过去了。

张特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个问题不适合多说。

接下来就跟陈元分析南阳豪强这些人派出的刺客和杀手来。

虽然金风卫进驻南阳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是得益于这个时代粗糙的情报系统和反间认识,金风卫成功的探查到了南阳豪强诸多的机密之事。

这其中就包括各家的杀手和刺客。

虽然这些豪强已经有意识的在掩盖了,但是粗糙的手段让金风卫一戳就破。

就算是邓家的暗堂,金风卫也掌握了不少的情报。

张特指着其中一副画像说道:“军师,此人名为邓骨,乃是邓家暗堂的首领,有三品修为。”

陈元稍稍惊讶了一下。

“此人有三品修为?”

“是的,军师。”

“那他为何还为邓家做这些脏事?”

“军师,此人乃是邓家从小培养的,早就被邓家洗脑了,即便是他成为二品乃至一品,也不会背叛邓家的。”

啧,这些豪强有点东西啊。

死士的培养还是非常熟练的。

也是,死士、杀手、刺客这类的职业,从春秋战国就开始盛行了,经久不衰啊。

要知道史记之中甚至还有刺客列传呢。

不过,三品而已,陈元并不放在眼里。

他好奇的是,这种死士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

陈元并没有道德洁癖,认为死士这东西就不能用。

就算刘备不让培养死士这些东西,这些豪情培养死士的方法总有借鉴的地方吧。

“子产,邓家培养死士的方法可曾探到?”

说到这个,张特脸色变的有些难看。

陈元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怎么,没有探到吗?”

张特深吸一口气,摇摇头:“不是,军师,探到了。”

“那你为何脸色如此难看?”

张特没有说什么,而是抽出一卷情报递给了陈元。

陈元疑惑的打开,搭眼看去。

没一会功夫,陈元的脸色也变的无比难看。

因为这上面的内容简直就是灭绝人性。

不仅培养的过程残忍无比,为了获得适合这种功法的人,邓家没少做逼得人家家破人亡的事情。

当然都是非常秘密的。

比如说盗匪,比如说外来修行者等等。

总之,邓家最后都是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

这就让这些孤儿对邓家感恩戴德,修炼起来也非常的卖力。

再经过一系列残忍的训练和洗脑,最终成为暗堂成员。

邓家暗堂人数并不是很多,大约保持在几十人左右的规模。

但是成为暗堂陈元最低的标准就是成为六品。

六品已经是一个高手了,甚至可以在一县之中称王称霸了。

修行九品,上中下三个层次。

六品已经是中等层次的修行者了。

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了。

陈元看完,抬起头来,语气冰冷的说到:“如此世家,如此豪强,如不灭亡,天理安在!?”

在没看到这个情报之前,陈元本来还准备给邓家一个机会的。

但是现在,陈元决定赶尽杀绝。

邓家凡是触犯了律法的人,全部都杀了。

陈元肯定不会把邓家人全都杀了,这些罪行,基本上都是嫡脉的人犯下的。

一些偏远支脉或者一些幼童,肯定是不清楚的。

这些人陈元肯定不会杀的。

至于说这些人会不会报复?

陈元要是怕这些人报复,那趁早洗洗睡吧。

失败者的报复你都要害怕,还谈什么辅左刘备称雄天下。

张特也是满目冰冷:“清算之时,还请军师让我主持。”

陈元点点头,心想,此人果然是一个正直之人。

这样有底线的人才能委以重任。

如果张特看了这种东西都无动于衷的话,陈元正要考虑张特是不是可以用了。

他可不想刘备麾下出现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人物。

这种人说实话在这个时代真的有不少。

曹操就不用说了,后来的他真就是一个魔王了,屠城的事情没少干。

其他的不说,就说屠徐州,死于他手的人就不下几十万啊。

实打实的魔王。

西凉军那群人也是一样,烧杀掳掠,家常便饭。

至于说孙吴这边,不仅有一个喜欢杀人的残暴帝王,更是有一个吃人魔王。

这个残暴帝王就是孙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

孙皓每次宴请群臣都要把大臣们灌醉,命黄门郎搜集大臣们的过失,凡是大臣中有谁抵触或者说错话了的,就会被判刑或者处死。有的被剥下脸皮,有的被挖去眼睛。

有一次孙皓大会群臣,散骑常侍王蕃喝醉了酒,趴伏在地起不来。

王蕃气质高雅,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个性高傲,不会看人脸色行事,孙皓早就看他不顺眼。

所以,这次孙皓看到王蕃趴伏在地,就用车子把他送出去,过了一会儿又故意把他召回来。王蕃举止庄严、行止自如。孙皓见了勃然大怒,怀疑他是故意装醉,就喝令左右当即砍杀王蕃。

这还不够,孙皓出去登来山,又让左右亲随肆意抛掷王蕃的首级,还像虎狼那般争抢啃咬,让王蕃的首级面目全非,碎裂破烂,惨不忍睹。

孙皓已经如此残暴,但是对比这个将领,还是有点相形见绌。

不是说杀人数量比不上,而是手段比不上。

因为这个人的爱好是吃人,而且最为变态的是什么,那就是谁经过他们家门口就会被他的部曲给拖进家中吃掉。

这样的人,即便是在三国这个人相食的时代那也是无比变态的。

其实,在东汉末年这个时代,吃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事情。

“自遭丧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

汉献帝初平二年夏,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

初平三、四年,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人祸乱长安。“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掠……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尸秽满路。”

兴平元年,“自四月不雨,至于秋七月,谷一斛值钱五十万,长安中人相食”。

同年,曹操在徐州、PY与陶谦、吕布作战,战争加蝗灾,“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

兴平二年刘备被吕布袭取徐州后,收拾散卒跑到广陵一带,“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

”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看到没有,这里面的记载之中也有刘备麾下吃人的记录。

这并不是说刘备不仁义,实际上这是没办法了。

没有粮食,只有易子而食了。

吃人的记载,可不仅仅是在东汉默念,纵观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在任何朝代,即便是所谓的盛世,依然是吃人不断。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鲁迅先生也说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绝非虚言啊。

翻开史书去看一看吧,吃人的记载充斥在每一部史书之中,甚至有些吃人的将领最后还封侯封王。

这不是时间最大的讽刺吗?

铅笔小说 23qb.net

<=19目录+书签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