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太平记> 第四节 叛徒马道空

第四节 叛徒马道空

四连更啊……这速度连我自己都在怕啊……

------------------------

帝大中十七年,四月初五,袁州,武明

离开鸿门两天后,一行四人终于到达了武明。住下来后,卡门被派去集市,为下一阶段的行程进行物资和情报上的准备。三兄弟则是坐在一起,讨论下面的安排。

前天晚上,卡门突然出手,慑服祆教诸人,是三兄弟最大的意外,事后,张元和直接建议与之解约,以防变化。还是在张元空的坚持下,这份当时才刚刚签署不到三个时辰的合约,才没有作废。

“首先,我当时并没有出手……绝对没有,所以她不会察觉到我们另外的身份。”

另外,那三人刚出现时卡门的用语张元空记得的很清楚,怎么想,“疯的”也不象是一个高阶教徒应该的赞语。

当然,仅仅是这样的话,还不足以让三人放下警惕,所以,在之后的路上,由张元津负责,假痴作呆的对卡门进行了另一次试探:如果卡门不能让三人信任的话,那……便不是解除合约,而是地峡当中会不会多上一具无头路倒的问题了。

但卡门显然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回答时,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开朗与快活。

“你开啥玩笑?大姐姐怎么可能是祆教的,那些家伙每次大祈祷的时候都要用牛尿擦身,恶心死了!”

“……呕。”

作出恶心的表情—确实不是作伪而是发乎真心—张元津整理一下心情,又换了一个角度,开始探问卡门为什么能够吓住那几句祆徒。

“哼哼,这个啊,说来话就长了!”

脸上现出悲伤的神色,卡门介绍说,自己本来是个独生女,和父亲一齐生活在幸福的大平原上。

“当时啊,我们那里势力最大的是景教,大家每隔几天就要拜一次,拜的时候要吃天主赐福过的圣鸡蛋,然后打破圣鸡蛋的时候,要从小头打起。”

但是有一天,有个人站出来说,不对,你们以前拜天主的方法都错了!圣鸡蛋应该从大头先打!

“就这样,新景教建立了。”

……随后,就是战争。

相信新旧景教的人,相互攻击,虽然大多数时候这仅限于互相的咒骂,但有时候,也会变成血洗长街的长刀之夜。

“那时候啊……我家的生活可真是惬意呢。”

在宗教战争开始后,卡门的父亲,就发现了一种改善家庭生活的途径,每天吃完早饭后,他就背上家里仅有的一张弓出门,躺在大道边的树下,看到有单身行人走过来的时候,他就会跳出来,要求对方说清自己的信仰。

“如果对方是先打小头的,爸爸就会用雄辩让他认识到新景教的正确性,使他憣然悔悟,并自愿献出身上所有的钱来赎罪。”

而如果对方竟然是个新景徒的话,卡门的父亲就会觉得自己瞬间受到了神启,天主的荣光会充塞他的心胸,他会无比深切得感受到维护天主与圣鸡蛋的重要性,愤怒斥责那个新教徒,强迫他忏悔和购买赎罪券。

“然后,有一天啊……爸爸他到一家小酒馆里去喝酒,很不幸,他同时遇上了一位新教徒和一位旧教徒,还都听过他的布道。”

最后的结果,是新旧教徒们罕见的达成了一致,把卡门的父亲吊死在了酒馆外的第一颗树上,而年轻的卡门也从此流离失所,最后来到一个港口,坐上了她看到的第一条船,来到了大夏。

至于她为什么会精通祆教的祷文,那是因为她的父亲卡小田是一位目光长远胸怀大志的绅士,他并不准备就这样把自己的拯救之途一辈子局限在景教内部,而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去,帮助景教以外的更多宗教,比如摩尼教、祆教等等教众来纠正他们的信仰。

“哦,这真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不过……”

狐疑的提出意见,张元津觉得,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卡门似乎说过,自己上面还有两个姐姐,而且是因为得罪了一位姓内的阉人才背井离乡的?

“啊,什么,大姐姐这样说过吗……开玩笑,那一定是开玩笑的啦!”

大笑拍着张元津的肩膀,卡门表示说,会开玩笑的男人,都是很讨人喜欢的、

“不过大姐姐可不是那么容易动心的哦?小弟你还要多加努力啊!”

……总之,在一番乱七八糟的交流后,三张兄弟虽然勉强,但也还算是给予了卡门以信任,继续了他们间的雇佣合约。

在卡门出门后不久,三兄弟也各自出门,早在离开龙虎山之前,他们就仔细的研究过这次行程,虽然并不准备在武明呆太久,但也有几件事情必须完成。

首先,他们去看望了一位已经致仕的官员。

这个人叫袁天雁,曾经在袁州下面的多个州郡为官,不仅熟悉地理人情,还是朝中少有的夷教专家,对三夷教皆有颇深了解,更曾经率先举发白云菜的反迹,因此得以增二品致仕,也算是少见的恩典。

但见面之后,三兄弟却颇感失望,这个人的了解甚至还不足以取代三兄弟一路上所看到的资料,而很多所谓亲历的“细节”,与卡门这两天随口讲起的一些小故事相比,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情报价值的猎奇。

“想要了解一些夷教的东西啊,那问老夫就算来对了。”

得意的轻敲桌面,袁天雁介绍说,三夷教其实不外乎化生于圣人之道,终归还是忠孝二途。“比如说景教吧,你们大概也去景寺看过,是不是供奉了一个死在木架子上的中年人?”

告诉三张兄弟,自己曾经就此专门考评过,这其实是景教“老吾老”的道理。

“那个中年人啊,其实就相当于我大夏的祖宗牌位。遥想当年,先人开辟不易,于是他们四时焚香,以祈平安。”

“哦……原来如此啊!”

(这就是现在朝廷信重的夷教专家?)

对视当中,都从别人的眼神里看到了怀疑,于是,本来留下甚长用时计划的谈话草草结束,客气的表达了“老前辈老大人”的尊重后,三人带着一肚子的鄙视,离开袁府,路上计议,觉得偌大袁府内,虽然倒也富贵气象,但除得袁天雁身侧那名武者外,再没第二人堪言。

“那家伙,便是那个叛徒马道空吧?”

适才谈话时,袁天雁只介绍说“这位是马协领。”这是地方上的军制,千五百人一校,五百人一旅,百人一协,协领如有实职,手下也有百来条汉子,巷间社里,那也足为一霸。但这人却低调的紧,绝不说话,只是含笑在一旁陪坐,偶有些茶水之事时,还趋前顾后,熟络的很,全不显出别扭,袁天雁也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好象浑不觉得这样驱使一名武官有何不对。

“如果是那家伙的话,不奇怪啊。你看他是个协领,但走出去,连下面的队正,也未必放他眼里的。”

马道空这个名字,在官府的层面上,知道的人颇不为少。毕竟,近年来颠乱袁州的“太平三乱”中吕大、吕光富之乱,就是终结在他手中。

所谓“太平三乱”,说来其实略不符实:第一乱的张治仔、陈七十之乱,根本就是白云菜被官逼民反,当陈七十代表太平道起事呼应时,白云菜上层甚至还表现出了极大的不信任—在他们,始终还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心情表达至帝京,得到一个被招安的机会。一直到初乱平息,千万头颅落地,教首无空被锁拿上京,千刀万剐之后,残余教众才真正放下幻想,与太平道全面融合,继而,在吕氏兄弟的带领下,在仙游、同安诸地起事,声势最大时,曾两围武荣,震动东南。尤其是他们所打出的口号,对下层民众有极大吸引力,甚至连守城军队中,也有人为之动摇。

也就是在这时候,亦思巴奚军正式走上了舞台。

本来只是由部分夷商通过商会的形式出资维持的一支极小规模的队伍,力量也被严格限制在治安层次,但面对道军围城,武荣守官不得已接受建议,允许这支部队扩大编制,更换甲兵,更给予其“乡营”的半官方身份。

随后,全由色目人组成的这支雇佣军,展现出了凶狠的破坏力,他们不畏死生,没有顾忌,在用完全是拼人命的消耗战打崩了农民军的士气与组织之后,这些或者碧目金发,或者褐瞳黑发的异乡人,如同嗅着鲜血的鲨群一般,死死缠绕,疯狂追击。他们的屠刀所向,更不止于已然崩坏的农民军,武荣周边的袁州地方世家如汪、柳诸家,甚至是天南林家,都有人口田宅被他们摧毁,激怒之下,差点演变成地方世族私兵与诸色目佣军的战争。

但当事情闹大后,亦思巴奚军却从帝京得到了预料之外的强大支持,皇子帝逍遥一派毫无保留的给出了保护与扶持,而其它有能力与帝逍遥对抗的派系,也都默不作声。

“……说到底,夷人最多坏些子女金帛,却不可能裂土,不可能

铅笔小说 23qb.net

<=02目录+书签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