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太平记> 三、二十年前?辨是非

三、二十年前?辨是非

三、二十年前?辨是非

挂满了白布的堂屋内,一位鬼师正在舞蹈。

鬼师,纳语中又叫“巴队雄”、“固相西”、“笃能”、“迷拉”等,自古传说,是能够与鬼神沟通的人。

纳人虽然信奉巫蛊,但巫是尊贵的人,蛊是神秘的人。就仿佛大夏土地上,儒、道、佛三教各有一套神明,但普通民众信奉的,却是一套混杂了三教的东西,最大的神仙是玉帝,最和蔼的神仙是观音,最可爱的神仙是孙悟空,最尊敬的神仙是关二爷。既然巫蛊都离普通人有点远,所以普通纳人常常说道的,反而是所谓的“鬼”。

纳人所说的鬼,相当于夏人所说的鬼神。鬼是恶鬼,神是善鬼,万物莫不有鬼。祖先是鬼,司职有鬼,如送子鬼、土地鬼,万象有鬼,如火鬼、老虎鬼,恶事为鬼,如吊死鬼、痛肚鬼。在夏人那里,自然也有另一种叫法,而纳人,便通称他们为“鬼”。

既然有鬼,便有专门与鬼沟通的人,就叫做鬼师。鬼师通常不是专职的人,而是主业为歌师或医生,生来或者后天具有鬼魂沟通的能力,可以帮人们亲近善鬼,送避恶鬼,或者送葬、祭祖的时候与死者交流,有人得了小灾、恶病,也可以请他们和相关的“鬼”打交道。

这位鬼师,肩扛大刀,头戴斗笠,口~含银币,脚踏犁锄,肃然而立,口中念念有词。两壁厢,鼓声、芦笙齐鸣,最前排,跪着几位白衣白冠的人,面容悲凄。

堂屋正中央,停着一口杉木大棺,头南脚北。纳族古言,其先祖并非居于此地,而是从北方而来。最最古老的时候,纳族的领袖,叫做赤尤,曾经同大正王朝的帝轩辕角逐天下,后来被阴谋所害,举族南迁。而棺木这样摆放,就是表示死者的魂灵要回到北方故乡。

大正王朝的官修史书《大夏全史》中《岐里书》名下的《轩辕本纪第一》记载,在第一战国时期,有无数强者涌现,各逞风云。其时,歧里姬家的家主姬轩辕,以一身强横的业艺,以有史以来第一位突破到第十级顶峰的力量,几乎跻身神域之列,其不仅掌握了姬家的“问天五击”和浑天经,更是史上第一位拥有“御龙之力”的人。除了个人的力量无比强大,他更在统治部族上展现了极强的能力。而这惊才绝艳的一代天骄,便也得到了数家有志于结束战乱恢复一统的世家支持,在以丘、敖为首的世家支持下,他终将八百年的乱世结束,以传说中的正帝为号,建立了绵延至今的大正王朝。

但,后世有一位用兵如神的统帅曾这样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又说“上兵伐谋”,一位远超侪辈的强者永远迸射不出让后人无限仰望的光芒。传说中,第一战国时期曾经有一代天下五强,他们曾经自愧不如的一代大剑师,因为世无抗者而被世俗所低。帝轩辕身上的光环,倒有一大半是因为他在当时如林的强者中冲杀而出得来。只是他既得天下,便没有颂扬对手的道理。有些真实,便也只能在对手的古话,以及某些歌谣里面留传下来。

而这些歌谣里面,都少不了一个人,他的名字便是,赤尤。

赤尤的强大,便是《歧里书》也不能掩盖。帝轩辕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战,便是与这个来自南疆的强者之间的争斗。

“……有赤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帝轩辕以仁义不能禁止赤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神人下授帝兵信神符,制伏赤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虽然短短几十个字,但真正读史的人便能发觉,此战前后帝轩辕地位的变化,从一方强者一跃而成天下霸主,而有些精研力量的人更能觉察到,帝轩辕即以此战,突破至十级顶峰那个地方,战中出现又言之不详的种种术法,又让他们潜心钻研。那这些人便更要问一声,这个铜头铁臂、八十弟兄的赤尤,正史中却寥寥数语的赤尤,何许人也?

在歌谣里,赤尤更是与帝轩辕大战数场,只是到了最后,因为极度讨厌外族的敖家从中牵引,当时几个不明显出手的势力也站在了帝轩辕一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所谓的鬼谷,这也是传说中唯一的一次四灵齐聚,在他们的谋划之下,不光其他神秘的势力介入,据说四大仙都的人都有助力。

于是,便有了那一战。

战了之后呢?

战胜者留名青史,战败者呢?几乎所有的正史中,都没有了他的踪迹。直到两千年后,凤翔朱家治世,才有一位商贾子弟,以行遍天下为志,随行随记,留下一部传世甚广的游记,里面写道:“百纳之人,自谓赤尤之苗裔。”

当年雄族,沦为夷狄,逆天强者,而今安在?

岁月换,老了英雄!

虽然不知道纳人就是赤尤的后代,但大正王朝建立之后,经过几代休养生息,又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出世,自此,征夷四方,便成为虽帝姓更替而不易的大计,而纳人被征讨尤甚。远的不说,开京赵家治世以来,在开辟疆土上最大的功绩,第一便是攻打下纳人经营了百年之久的邵陵,将松州地域扩大近半,以至于当时的帝者居然亲至蜀龙山封禅,实为赵家入主帝姓以来第一盛事,直到最近开拓西域的功绩,才差可仿佛,但开拓西域也不够封禅的资格。

要知道自英峰陈家始有封禅以来,亲身往至“封禅”的帝者,数千年以来,不过寥寥二十人。并非他们不想歌功颂德、自高自大,实是因为封禅乃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没有天下平安的文治或是拓疆千里的武功,谁也不敢讨巧天意。而相反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曾有帝者,以强势手腕镇压国中反对的声音,穷兵黩武,以里通外国为由,将一些边远世家一一抹煞,以此为盖世之功,悍然于所谓的“秋狩”南返之后,登蜀龙山封禅,不料当日冬雷大震,竟将这自诩天下最强的九级强者当场轰杀,唯余焚成灰的冠冕。是故无论世家还是百姓,都视封禅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举动。

对于封禅的赵家,自然是浓墨重彩,青史大书,而所谓的邵陵谈家也以此役之功,得以跻身世家之列。但对于再次退归莽苍的纳族,却是沉重的打击。据说北方项人曾有一首歌谣:“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纳人亦有歌谣描述迁退的艰难:

不安揪断代熊代萤肚肠

忧虑撕裂代稣代穆心肝

大家一起商量计议

决定离开向南方移迁

陆路,我们沿着河岸行走

水路,我们随着流水下滩……

沿着驴迹下去

循着马迹下去

从务穹稀下去

从务穹萨下去

从务浓下去

从务酿下去

从堵腊下去

从堵网下去

从堵泡下去

从堵皂下去……

有过这样的苦痛灾难,自然也不难理解纳人这丧葬的习俗。虽然不再视北方的花花世界为“故乡”,但自己的根,毕竟在那里,祖先的足迹,祖先的骨骸,祖先的鬼魂,都在那里。

那鬼师诵毕一段,挥舞大刀开始舞蹈,面具之后的长发飞扬,尖细的嗓音悲凄嘹亮,两旁的死者亲友一阵号啕。

堂屋之后,一个小厅之中,却没有多少悲伤的气氛。

一个脸正口方、头戴白冠、身穿白衣的小伙子歪坐在当中的竹椅上,两边共四把椅子,却是左一右三。左边的,是一位老者,也是白衣白冠,手里拄着一支竹杖,其长近丈,上端却系了一个红色的绳结,脸上看,约莫五十岁,双眉粗散,背后站着一位盛装的少女,只是没戴纳族女子常戴的银冠,而是一顶白帽。右边最上首,也是一位老者,从额至眼有一道醒目的刀疤,连左眉也被断开,从露出的腕踝看,甚是粗壮,只用白布缠头,后面站着一个骠悍的青年男子。再往下,是一个白冠老者和光头白衣的巨汉,身后也有人侍立。

那巨汉正在说话,声音响亮,几乎要把前面的哀乐也压了下去,被刀疤老者横了一眼,忙把声音低下去,道:“族长大人遇害,我们心中自然也悲痛。大人他英雄盖世,又抗击夏狗,全族没人不尊敬的。但规矩就是规矩,横死之人必须火葬,那是咱们纳家老辈子就传下来的……”

“是啊,风行兄。夜行大人是我族的英雄,但横死之人必成猛鬼,何况是夜行大人……”巨汉旁边的老者也搭腔道。

竹杖老者背后的少女却打断了他:“你瞎说!伯伯才不会变成猛鬼!伯伯一定会变成善鬼保护大家的!”

少女话才说了几句,便见刀疤老者望向自己,脸色一沉,前面的竹杖老者也扭过头来,一脸不悦之色,方想起这四位都是寨老,实在没自己说话的份儿,也只好低声承了句错,不免斜眼盯着居中而坐的男子,心中一阵气苦。

他们正在谈论的,便是堂屋中的丧事。

死者,叫鬼夜行。

铅笔小说 23qb.net

<=15目录+书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