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恶汉> 第一百二十章 河东一霸

第一百二十章 河东一霸

夜已经很深了,曹操依然坐在书房中,看着窗户上的树影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心思非常的复杂,思绪也是起伏不定。

去年复起之时,他曾经路过南阳,专程拜访当地名士许劭许子将。

说实话,对于许劭这个人,曹操一点都不喜欢。此人趋炎附势,人品很差。只是他的名气掩盖了那些缺陷,可并不代表没有人知道。当初陈蕃失势,作为同乡的许劭过门而不入。曾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许劭却说出了陈蕃刚愎之类的诋毁话语。

明白人自然明白,他这是害怕受到牵连。

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有着令人不可小觑的名气。凡经他评点的人,大都是飞黄腾达。更美其名曰的办了一个月旦评,放眼每月只评三人,更令天下人趋之若鹜。

经历了一番宦海的沉浮,曹操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

他深深明白,名气有多么重要。于是在路过南阳的时候,迫的许劭不得不为他点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是许劭的评价,确实也让曹操声名鹊起。至少再做官的时候,被人看重了不少。

早年仗剑任侠的曹吉利,如今已经成了治世之能臣。

可曹操却不满足。在内心之中,仍旧想着能做一个中兴的名臣,可这中兴之路,又在何方?

黄巾之乱虽然已经平息了,可曹操敏锐的觉察到,真正的动荡才刚开始而已。

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如何能辅佐大汉中兴,他还在迷茫。看到董卓的时候,他隐隐有了一点线索,可并不清晰,若隐若现的让他更加难受。

董俷……

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热血、有正义感,甚至被蔡伯喈誉为当世之虎将。曹操在听说了这个名字之后,一直想见见此人。说实话,见到董卓的时候,曹操的心里还是非常的失望。这样的一个人,能生出什么好儿子?但不可否认,如果没有董卓,也许颍川还在动荡吧。

今天,终于见到了董俷,却让曹操生出了一种很怪异的感觉。

乍一看,这个人鲁而直,相貌虽然很丑,可是目光很清澈,正符合了蔡伯喈所说的那种热血、正值,更兼勇武的特征。但如果再仔细看,这些东西的后面,却好像隐藏着什么?曹操自认也见过了不少人,却从没有在这么一个少年的身上产生过这样的感觉。

什么感觉?

曹操也说不来。只是觉得第一眼看出来的一切,都变得不是那么真实了!

董俷,此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曹操很想跑过去再和董俷说上一说,可从董俷今天的表现来看,他对自己有很深的戒备。至于这种戒备从何而来,曹操不清楚,也不明白。也许,我们都看错了!

……

不知不觉,天边泛起鱼肚白的亮光。

董俷伸了一个懒腰,爬起来洗漱了一番之后,走出大帐。他并不知道,有一个人琢磨了他整整一晚。如果他知道这个琢磨他的人是谁,恐怕这一夜就很难睡好。

其实,他也没怎么睡好。

杀曹操,不杀曹操,在他的脑子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大奸臣,着实该杀。而且董俷也知道,现在杀了曹操,只怕也引不起什么太大的波澜。毕竟如今此人还是个骑都尉,想要掩饰过去,应该不难。

可杀了曹操,就能保住董家吗?

董俷很犹豫,委实有点拿不定主意。

何家的人已经整备好了人马,董俷点齐人马,拔营起寨。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何真启程,作为长社军事主官的曹操自然会出面相送。到时候找个由头,想办法把这个人干掉。至于董俷甚至已经想好了理由,如何杀死曹操。

没想到,曹操居然没出现。

来相送的是长社守将,董俷甚至没记住他的名字,只记得他姓蔡,是蔡邕的同乡。

曹操发现我要杀他了吗?

董俷心里不免感到奇怪,在动身的那一刻,下意识的向城头上看了一眼。

隐隐约约,他看到有人在城垛后面闪了一下之后就不见了踪迹。董俷的眼力很好,一眼就认出了那七尺身影,正是他想要干掉的曹操。姓蔡的守将说,曹操出去剿匪了……可他明明就在城里面,为什么要撒这个谎呢?这家伙又在想些什么呢?

扫了那姓蔡的守将一眼,董俷想起来了。

这家伙好像是叫蔡阳,圉城人,确实是蔡邕的同乡。不过在演义中,他后来归降了曹操,再后来,在关二爷千里走单骑的时候,与古城之下被关二爷一刀砍死。

原来,蔡阳这个时候就和曹操认识了?

董俷挠挠头,随着大军出发。一路上,他不停的回头,总觉得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

心里清楚,那应该就是曹操。

曹操,难道开始注意我了?也许是吧,可如果这样子的话,我想杀他,可就难了!

就这样,董俷想了一路,也没有想明白曹操干嘛会注意他。

在路过颖阴的时候,徐庶母子告辞离去。临别时,徐庶恋恋不舍,看上去很想随董俷一起走。但母亲既然拒绝了董俷的好意,他也不能不停母亲的话。

董俷又好生的劝慰了徐庶一番,并说将来等他剑术有成的时候,随时可以去临洮找他。

出了颍川,进入河南尹,就算是到了京畿地界。

早派人前往雒阳,通知何老太公的行程。故而过了虎牢关之后,很快就遇到了一支人马。

看装备,当属于羽林军,人数在千人左右。

主将是一个中年人,看上去和老太公颇有几分相像。董俷刚开始还以为是何进亲自来迎接何真。后来一说话,才知道这人是何进的弟弟何苗,奉命前来迎接何真。

何苗官拜中郎将,刚接手了羽林军。

乍看到董俷的时候,他吓了一跳。目光扫了一眼董俷的兵器,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闻听董俷是董卓的儿子之后,这何苗甚为亲热。

“公子大名,苗亦有耳闻。此次大乱,若非令尊父子二人与危难中力挽狂澜,恐怕这局面会更加糟糕。听闻南方战事已经平息,令尊可安好?公子又往何处去呢?”

这人和董卓的官职一样,董俷怎敢怠慢。

连忙恭敬的回答:“中郎将客气了。大将军日理万机,还有时间挂念我父子,俷感激涕零。父亲一切安好,如今正在宛县等候朝廷的旨意。草民则是离家太久,而南方战事也已经平息,故而准备回河东探望母亲,之后回临洮……祖母年事已高……”

何苗连连称赞,“公子果然是孝顺之人,想念家人也是人之常情。苗本来还想请公子去雒阳和家兄相见呢……呵呵,闻听说若非公子你拔刀相助,宛县危矣!”

也看不出此人说的是真是假,不过心里面还是热乎乎。

寒暄了几句之后,董俷带着人告辞离去。临别时有何徐晃依依不舍,互道了珍重。

……

往河东的路上,董俷百思不得其解。

何苗,堂堂中郎将,又是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为何对他如此热情?

于是找上了典韦和沙摩柯,一起研究这里面的问题。

哪知沙摩柯闷头来了一句:“人家热情,难道还不对吗?要按你的说法,他对你横眉立目的才算好?”

把董俷噎的好生难受,狠狠的瞪了沙摩柯一眼说:“事有反常即为妖。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且应不应该。那何家位高而权重,堂堂中郎将,和我父亲的官职一样。平白无故的这么热情,里面肯定有问题。你没听人说过:无事献殷勤,非奸及盗。”

典韦闻听,连连点头,“二弟说的不错,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些古怪。”

沙摩柯仍然是一根筋儿的说,“按照你们这么说的话,那二哥你当初对我也很热情,莫非也是非奸及盗?”

董俷张口结舌,典韦哈哈大笑。

“没错,没错……二弟啊,当初你见我的时候,一样热情啊。”

“这不一样,不一样的!”

“二哥,怎么到人家那里就是非奸及盗,到你这里就是不一样?这全天下的理,都让你一个人给占了。”

“沙老三,你,你……我是你二哥,你竟然如此顶撞我。来来来,咱们手上见分晓。我要不好好教训你一下,你就不知道你二哥的本领。”

董俷催马作势要打,沙摩柯哼了一声,一催胯下丹犀窜了出去。

“你兵器不趁手,我才不愿意以小欺大,胜之不武。等你换了兵器,咱们再比试。”

“咦,你居然能出口成章了?”

典韦哼了一声,“你不在的时候,

铅笔小说 23qb.net

<=17目录+书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