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都市青春>虎狼> 第十二节 天平

第十二节 天平

“贫道不是很懂军务,不过在许将军的营中呆久了,倒是知道了一些,”清治道士听说许平打算只带一个翼去增援李自成,不急不忙地说道:“据贫道所知,镇东侯便是一人,也能取上将首级于万军之中,这次多半还不是孤身前来。”

“其他各军都需要休整,一个翼总比没有强。”

许平说完后,清治轻摆下拂尘,没有应声。

“唉,”见状许平长叹口气,闯军实质上是各大山头的联盟,这个曾让许平沾光不少,但现在弊端也慢慢浮现,任何利益都要与同盟分享,比如建立新的野战营;如果介入其他将领的领地,就需要利益交换,比如组建骑兵营,许平必须要事先想好一个能让各方都满意的方案,其他人都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也不用和大师隐瞒,曾有人和我说过,只要采用彻底的儒家来治国,就能让中华长治久安,避开战乱。”

“又是浪里白条说的?又是为了治乱循环。”

“是啊,我现在很迷惑……”许平把孙可望的对话和清治说一二,刚才对心腹才稍稍提了一点这个构思,他们就变得非常兴奋:“若是闯王得知此事,肯定会非常不满,牛军师更会异常恼怒,可是每个人都想保护自己,不是么?孙将军他们有这样的念头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是行不通而已。”

“许将军认为这套行不通?”

“自秦以来,中国就是一统,我刚才仔细想了想,恐怕就是孙将军说的这个道理,纯粹的儒家,认为可以让治国者做到无事不可对人言,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天子和诸侯互相畏惧,只要诸侯还手握兵权,天子就寝食难安,希望能大权独揽;而诸侯整天担心天子对自己不利,更要拼命地抓住兵权,而解决之道就是推翻天子,自己去做大权独揽的天子。”许平觉得分封制或许只是把内斗推迟或者说公开化了:“看看这乱世吧,天下可能有上百万生灵饿死,而死于战乱的更是不计其数,虽然我因为乱世而出人头地,可我并不会因此而喜悦,更不会认为这是种幸运,连能老死在床上都像是种奢望了。”

“许将军想得太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清治宽慰道,同时也是提醒:“再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贫道记得许将军曾经说过、发誓再不重蹈覆辙,难道许将军你忘记了吗?”

逃到闯营后,许平曾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自己好多管闲事是一个很大的弱点,私下里曾对清治说过狠话,表示再不会尝试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但那也就是一句气话,许平在自己的军队中,仍然鼓励军官积极主动,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就我所知,侯爷组建的长生军,并不是现在的这支新军,长生军的官兵对胜利有一种热望,一种让我敬仰而且激动不已的热情,而侯爷本人更是如此。就我的理解,侯爷和他长生军,总是会问自己:我能为胜利做什么,而不不会问,我能不做什么。自从我加入新军的那一天起,这就是我对自己的期许,同僚们看不惯我,我最尊敬的长官,也常常指点我要和同僚好好相处,不要让别人难堪。可我认为这是不对的。”镇东侯征求士兵的意见,没有人敢说话,作为一个小兵的许平就要把看到的不足指出来,以后更是变本加厉,只要许平觉得某种情况可能是不足,他就要毫不客气的上报,让更高级的指挥官定夺:“如果看到了事情不去做,那就是对同僚和士兵的生命不负责,兵凶战危,这本来就不是顾惜颜面的地方,山东更改推演结果一事,”这件事许平始终耿耿于怀:“要是我做的不对,张大人可以驳回,金求德也可以驳回,但如果我觉得不妥,担心被人说狂妄就闭口不言,那就是失职。”

“可是许将军因此被排挤、摸黑,现在许将军又要把不归自己管的事情硬揽到自己身上,和那次一样,成功了会削同僚的脸面,失败了会成为替罪羊,许将军还是要去做么?”清治叹了口气:“贫道久闻长生军的赫赫威名,想不到竟然会堕落如此。”

“新军不是长生军,压根就不是,我这支军队才是,长生军战无不胜。”闯营中的种种潜流,让许平变得非常不安,今天更是越想越不能释然:“自古以来,多少叛军都有始无终,或许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原来的王朝已经太衰落了、内斗不休、人浮于事,但随着叛军不断胜利,这个问题同样会出现,到时候就不是一支新锐的军队同一支衰败的军队交战了,而是两支衰败的军队再比谁更不堪,而旧王朝在这种时候,往往能靠着地盘和人心上的优势翻盘,我很担心闯营也快到这个转折点了。我学习侯爷的办法,重建了战无不胜的长生军,和披着侯爷虎皮的新军交战固然能赢,但如果我失去了这股朝气,如果我的军队变得和新军一样,那就是比谁的钱多、谁的火枪多、谁的大炮又多又厉害,我怎么可能比得过新军?”

听许平慷慨激昂地说了这一通,清治知道他决心已定:“许将军打算什么时候出兵?”

“明天就出发,新军是我的前车之鉴,我不能犯下和他们一样的错误。”

……

听说镇东侯赶来山东后,李自成急忙派人多方打探到底有多少军队随行,现在闯营势成骑虎,虽然镇东侯威名远播,但总不能一听说他前来就望风而逃,那样不但会极其有害闯营的威望,而且以后这仗就没法打了。

令牛金星等人庆幸的是,听说镇东侯只带了很少的亲卫赶来,新军刚刚返回京师,无法在十天半个月内赶到山东,而且朝廷里也不同意把这支军队派向山东——来自许平的威胁让大明君臣如刺在背,开封随时可能陷落,就是有这万把新军京师仍然是危机非常,还有人担心镇东侯见势不妙会和其他将领一样南逃,所以新军更加不能派去山东。

此外,朝廷认为就是山东丢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季退思在山东大闹多年,顶多是把漕运变成海运罢了。京师是脑袋,漕运是给脑袋供血的大动脉,动脉固然重要,但总不能为了动脉把脑袋扔了,再说不是还有海运嘛。

而山东明显坚持不到朝廷有确定的决议下来,李自成进兵神速,已经抵达曲阜周边。和革左五营还有季退思不同,李自成没有任何攻打曲阜的计划,他还修书一封送到城里,表示会严格控制军队,绝不会容忍姑息任何伤害孔府的人。

闯营得知镇东侯孤家寡人前来山东后,牛金星就极力继续进兵夺取山东,和之前季退思不同,牛金星已经制定了在山东建立全面统治的计划。

“孙兄弟靠着不断骚扰江北军,短短半年就大大扩充了实力,建立了两个野战营和数万民团,这靠小小一个归德府事绝对做不到的。”孙可望不愿意和闯营本部分享资源,牛金星对此一点儿也不惊奇,他秘密向归德府派出了不少细作,有几个还是从明廷那边调回来的得力干探,对孙可望的各种政策进行了细心的侦查,现在牛金星打算引为己用。进一步说,现在战略形势和季退思作乱山东时期也完全不同,闯营连续取得大捷,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战略主动权,牛金星可不会满足于只夺取季退思以前的那点地盘,更准备在夺取山东后把地盘一直扩展到淮河流域:“山东有盐、铁之利,两淮民风剽悍,自古就盛产精兵,更不用说还有粮食,扬州商贾云集,对大王的霸业也是大大有利啊。”

“黄侯,他是来送死么?”刘宗敏插嘴道,鲁军已经逃散一空,回到老家后诸如朱元宏之流横征暴敛,借口剿匪把地方洗劫一空,军力比之前强大不少,更加不把朝廷的圣旨放在眼里,听说李自成亲提大军前来后,鲁军将领二话不说就各奔东西。处于李自成北方的朱元宏怕被闯军堵住不敢南逃,就打出了响应孙传廷三月平贼的口号,带着军队从大名府横穿直隶,直奔山西去了。沿途生灵涂炭,面对一波波的大明野战部队,地方官敢怒不敢言,只能一个劲上报天子请求对策,而崇祯天子一贯优容手握兵权的臣子,让地方官对各路鲁军晓以大义,感动他们继续为国效力。

“黄侯固然是武勇天下无双,可是他现在也是半百的人了,当年的本事不知道还有没有剩下四成?我们只要小心防备,不要被他偷袭了便是。我们这边可是几万大军,便是伸着脖子不动让黄侯他砍,他也砍不过来啊,再说我们还有火枪。”虽然没有许平的规模那么大,但牛金星也组建了一支火枪部队,目前制约牛金星的主要问题是钱,其次是没有孙可望身边的江北军——楚军不归南京管,装备毕竟还是差了点。

“都不用火枪,”罗汝才听牛金星说得谨慎,哈哈大笑道:“黄侯难道有三头六臂不成,我手下有几十个儿郎,各个都是上山能擒虎,下江捉得蛟。闯王你就放心吧,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斩下黄侯的首级,献给你哩。”

之前李自成和罗汝才合作还算愉快,不过最近两人间关系有些紧张,罗汝才总是抱怨许平自傲河南的收入没有按规定分给他三成,牛金星总是争辩说许平一样没有把收入上缴给李自成——这当然不是完全的真话。在河南罗汝才的部下看到许平部队的良好情况后,怨

铅笔小说 23qb.net

<=12目录+书签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