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轻小说の>BACCANO!大骚动> 第十六卷 1932-Summer man in the killer 第一章 记者并不在自己的人生里寻求事件

第十六卷 1932-Summer man in the killer 第一章 记者并不在自己的人生里寻求事件

纽约 华尔街 某大楼3F

“话虽如此,什么碎冰锥•汤普森啊。这么蠢的名字居然还流传开了。最早是哪家报社写的?”

“听说是DD。”

“Daily Days吗……那里明明很弱小,偏偏在这些小道消息上很灵通啊。”

“没错。”

“先不说这个,上周死那个已经是第四个了吧?差不多就快赶上开膛手杰克了吧?”

“赶上了也只会让人困扰而已。”

“警察说什么?”

“尚无线索,而已。”

某报社办公室的午餐时间。

文件、照片和稿纸堆得跟山一样高,被这些山峰围绕着的几个男人,一边休息一边讨论起事件来。但其实现在并不是他们的休息时间,对其他记者来说做完工作才能开始午餐时间,而正忙着跟如山一样高的资料及电话搏斗。

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是记者中特别悠闲的那一群人——

然而为了打破他们之间这种散漫的气氛,从事务所深处走出来的上司开了口:

“你们竟然在讨论自己负责的工作以外的话题,还真够轻闲的嘛。”

听上去像是俏皮话,但确实包含了批评的意思在里面,听了这话后,记者们连忙住了嘴——沉默了一瞬间后,像是要蒙混过去一般回答道:

“因、因为,部长你看。不是没办法吗?负责的莱斯特又那副样子……”

“有空抱怨别人还不如赶快做自己的工作!如果能把那些工作给我好好完成了的话,就让你们去跟那个无聊的杀人狂混蛋约会。”

编辑部长一边这么说着一边露出了笑容。虽然他已经年过半百,但体格健壮,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阅历深厚的气度。

然而,待记者兼编辑部成员们发现他那独特的微笑仅仅只限于嘴角之时——便纷纷争先恐后地涌出了房间。

编辑部长无奈地叹口气,转头环视事务所一周,在一片混乱的室内,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个男人身上。

然后他走到这个年轻记者面前,把手放在他肩上,说道:

“怎么了,莱斯特。你不去采访吗?”

听到他极具魄力的声音,被称为莱斯特的男人吓得肩头一震。

他看上去不过二十五岁左右。

金发的男人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转身瞪住站在自己身后的上司。

“……请别吓我啊。我这几天本来就已经够劳神的了。”

“别这么说嘛。我认为谨慎小心的你正是最适合这项工作的啊——”

“没错,我是很谨慎。所以也根本没办法接近事件的真相。”

负责“碎冰锥•汤普森”事件的记者摇着头长长叹了一口气。

“而且,这种事件大概就是……被现在这种不景气的现状逼得发疯的家伙犯下的罪行吧。现在掌握的情报只有凶器大概是碎冰锥一类的东西,以及钱包并没有被取走所以并不是谋财害命……这两点而已。仅仅只有这两点而已啊!像这样我该去哪儿采访才对啊?”

“能够调查的事不是有很多吗?比如受害者的家人或者朋友有没有什么联系之类的。”

“这些我已经大概都调查过了。但这种程度的东西就算写出来也不会被当做报道的吧。”

“这也没办法啊。难得现在正是美国急袭金牌的时候。总不能天天都登这种不吉利的报道吧。话虽如此,那些八卦报纸倒是每天都编造出这种新闻来登呢,托他们的福,杀人狂的命名权也被DD那些家伙抢走了。”

上司静静地笑着,在莱斯特身边的空位坐下来。

“说老实话,以我们报纸的购买人群来看,现在登载奥运会的结果会卖得更好。你尽量在奥运会结束后总结事件经过给我写出一篇连载报道就行了。要是这中间犯人已经被逮捕了的话,就更能安心的去鞋店了。”

莱斯特知道部长所谓的鞋店,其实是指地下酒馆。

这正是连鞋店的地下都可能开设有地下酒馆的时代。经济萧条快到达顶峰的现在,正当收入无法养家糊口而开始进行违法造酒的人层出不穷。

而且,莱斯特还知道另一个事实。

受害者全都是往返地下酒馆的途中,在小巷里落单的时候被袭击的。

虽然这个事实已经见报,广播也多次播出,但绝大多数人们并没有停下前去地下酒馆的脚步。

但莱斯特并不想跟上司讨论这个话题,只是默不作声地听着上司接下来的话语。

“不过莱斯特,最早提出想要调查这个杀人狂的,并不是其他人……而是你自己吧?没想到你会主动要求负责这种事件的采访,我当时真的吓了一跳。要不然我现在找个其他人跟你换?”

“……对不起。我想要继续调查。请让我继续调查下去。因为没有进展,我产生了焦躁的情绪。今后绝不会再抱怨了。”

“哎呀,想抱怨随便你怎么抱怨都可以。就连警察都没有进展这也没办法啊。”

编辑部长把胳膊抱在胸前,打量着莱斯特,提出了一个提议:

“喂,莱斯特。虽然这么说不太好听,不过反正你要在警察局和小巷之间来回跑,有没有兴趣同时负责另一份报道呢?”

“……”

“你也觉得很不愉快吧?关于这个杀人狂的小道消息,你总是输给卡尔那家伙。”

“……请不要提起那家伙。”

卡尔。

听到部长提起这个名字,莱斯特的脸色明显一沉。

“他不过是被我们开除后跑去DD那种小地方的丧家犬而已。为什么要拿我跟那种人比较呢……”

“然而,正是卡尔•迪格尼斯起了‘碎冰锥•汤普森’这个名字。说不定他还会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呢。”

“……”

“而且,他并不是因为犯下什么错误而被开除。好像是由于女儿患病还是什么原因,不得不调到DD社去的吧。虽然我也不了解详细情况,但他并不符合丧家犬这个称呼。”

听了编辑部长袒护对手的话,莱斯特露出不满的表情正待反驳,部长像是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一般,又开了口。

有力而温和的话语。

“但是,莱斯特啊。本来这种事就没有胜负之分啊,不过我们先不讨论这个话题……你不愿意照这样下去自己成为丧家犬吧?所以你才主动要求负责这回的杀人狂事件吧?”

“……”

看着沉默的莱斯特,激将法就到此为止——部长缓缓站起身来,交给莱斯特新的工作。

“主题是关于小巷里那些年轻人。你也知道最近虽然还算不上黑帮,但可以被叫做小混混的家伙们越来越多了吧?面对现在这种巨大的经济危机,生活在城市表里夹缝里的少年少女们到底思考着什么,担忧着什么呢。未来将要担负起社会重任的年轻人们,在这看不到头的萧条中到底在考虑些什么——就是想要你写一篇这样子的报道啦……首先,去采访这个家伙吧。”

部长砰地拍了拍莱斯特的肩头,从怀里掏出一张字条。

上面用潦草的笔迹记录着几个地址,大概就是那些“少年少女们”聚集的场所吧。

“没什么,虽然有点调皮,但不过是些小鬼。过高评价或是过低评价都没什么意义,不过——”

“比起杀人狂来说,好说话得多吧?”

傍晚 纽约某处

——真让人不愉快。

莱斯特满脸不高兴地走在大街上。

——该死,为什么要在那时候提起卡尔这个名字啊。

回想起几小时前和上司的对话,莱斯特无意识地把牙咬得嘎吱作响。

卡尔是几年前还在同一家报社工作的新闻记者。

他比莱斯特先工作5年左右,对于莱斯特来说既是目标,也是憧憬的对象。

然而,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对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莱斯特越来越明确地感到和对方之间有着连经验也无法弥补的差距,他对卡尔的感情也就渐渐变成了厌恶。

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赶上他。

产生了这种想法的莱斯特,为了证明这个想法并不正确拼命地工作了一段时间,但——结果是惨败。不管做什么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莱斯特曾被上司这样评价过:“作为记者来说,你过于在乎自己的性命了。”虽然身揣采访稿返回报社的途中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但莱斯特根本就不会冒着危险去获取独家新闻。

当然,并不是说记者就该是一群不怕死的家伙。不过,莱斯特实在是有点过于谨慎了。并不光是作为记者,他的整个生活方式都有着这样的倾向。

——为了报道不惜献出生命吗?

——我才不能理解那种人到底在想什么呢。

——我们是追逐事件这方。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让别人白白多一条消息可写简直是耻辱。

——果然这才是最基本的吧……这世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铅笔小说 23qb.net

<=17目录+书签09->